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书的印数     
过去看书,我是不大注意书的印数的,只要有用或感觉不错,买来看就是了。待家里有了些藏书,或自己也有书稿刊行于市的时候,忽然就对书的印数有了兴趣。现在的书发行几千册已经不错,偶尔碰到万册左右的书,感觉那都是领潮流之先的书。暗想,这样的书捧场的人一定很多。我很是羡慕C  相似文献   

2.
在书中成长     
上期《每期一题》征文选登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书中成长”。从记事时起,我就认识了帮助我成长的书。当大灰狼那凶神恶煞的面孔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仿佛看到它那锋利的牙齿卡在小白羊的头颅上,直觉告诉我:这太可怕了!于是我嚎啕大哭。不再看带有大灰狼的书。到幼儿园以后,常常听阿姨讲故事,从中我进一步知道了这世界上有大灰狼一样残忍的人,也有惩恶扬善的侠客。于是,我的书包里有了心爱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卡通画,有了灰姑娘的故事,有了白雪公主的危险经历……一有空,我就抚摸着这些可敬可爱的人物,梦想着能够和她们做朋友。而  相似文献   

3.
读书是我的一大喜好,就像每天洗漱、吃饭一样,书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日不读书身边就像缺少点什么。这么多年来,在有书相伴的日子,我就不会感到寂寞与空虚,读书使我学会了适应、增长了才干,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相似文献   

4.
跨过书窗     
正暑假里的一天,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书。忽然,书页破了一个洞,这个洞不断扩大,后来竟然变成了一扇窗户。我吃惊地看着黑黢黢的窗口,不敢靠近。窗户却笑着说:"小朋友,你不要怕,我是一扇书窗。你跨过我,就可以进入书的世界。"我壮着胆子把头探过书窗看了看,只感觉一阵凉丝丝的微风吹过,什么也没看到。书窗后面到底有什么呢?我很好奇,于是伸直腿跨了过去。  相似文献   

5.
<正>我喜欢读杨红樱的书,因为她的书语言幽默,写出了儿童的心声,还蕴含了许多道理,让我受益匪浅。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和姐姐再次来到新华书店"蹭读"。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蹭读"者,我对在书店里"蹭读"的好与不好心知肚明。"蹭读"的好处不言自明,我可以免费读书,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当然,前提是我要爱护书,不能损坏它。"蹭读"也有不好  相似文献   

6.
正以前,我不喜欢读书,觉得阅读是浪费时间。很偶然的一次,我陪好朋友去书店,一本书吸引了我的眼球。它有精美的封面,更重要的是,它的标题吸引我翻开这本书——《我讨厌书》。正如标题所指,最开始,书中的主人公米娜十分讨厌书。但是,后来,她对书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神奇的是,随着米娜越来越喜爱读书,我也有了改变。至少,我第一次领悟一个道理:不要在没有真正体会过书的美好时,便  相似文献   

7.
正几十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在故乡的草地上放牧牛羊的顽童时,就开始了阅读生涯。那时候在我们那个偏僻落后的地方,书籍是十分罕见的奢侈品。在我们高密东北乡那十几个村子里,谁家有本什么样的书我基本上都知道。为了得到阅读这些书的权利,我经常给有书的人家去干活。  相似文献   

8.
我奶奶有一个问题想了一生也没想明白:她去菜园摘菜,路边有棵树,去的时候在反手(左手)边,回来的时候,怎么就跑到顺手(右手)边。我爷爷想的问题比我奶奶的要深奥得多,他读过书,也知道地球是圆的,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地球上到处都有人,那肯定有一部分人头朝下生活。我跟他解释,地  相似文献   

9.
静夜思     
我所写的,是我最近的一种状态。从寝室出来,已是暮色淡暗。我飞快迈着步子,走向教室。这几天似乎除了教室、寝室、食堂之外,就没去什么地方。其中在教室呆的时间最多,至少也有14个小时。在寝室主要是睡觉,一般也会看一些书。去食堂吃饭,我认为更是一种放松。从书堆里抽身换个不  相似文献   

10.
我要先讲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个波斯王,在他即位的时候,就叫国内学者给他编纂人类史。学者们耗费了二十年岁月,得五百卷巨书,用十二只骆驼载献于王。王说:“书太多了,我读不完。”又二十年,学者们把书缩短,只用三只骆驼载去。王说:“我年老了,书还是多。”又十年,学者们再把书缩短,只用一只骆驼载去。王还是嫌书过多。又五年,学者们把书缩写到只剩一卷,书到,王已病得奄奄一息,只好望书兴叹,一字也没有读便死去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一些形容读书多或知识渊博的成语,如学富五车、汗牛充栋等,说明书多得都要用车拉。这在古代的确如此,因为古代没有纸的时候,书都是写在竹简上,五车书也不见得有多少内容。有了纸之后,同样体积的纸质书容量就大多了,不过就算汗牛充栋,也就是几千册书吧。据说当代读书最多的人之一李敖有藏书10万余册,个人有这么多书还真需要有足够大的地方存放,他曾经就为找个放书的地方而发愁。不过现在好了,有了"电纸书"就不愁运书和藏书了,一个薄薄的电子阅读器就能装下成千上万种书,甚至可以  相似文献   

12.
我是书迷     
正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家有一位小书迷,那就是我!很久以前,姐姐送给我一本书——《安徒生童话》。那时,我还不识字,于是缠着妈妈给我读里面的故事,每次我都听得入了迷。后来,我学了拼音,就闹着让妈妈给我买注音版的书。自己独立看完一本书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我爱上了看书,爱上了书中一个又一个新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观鸟之旅     
前些时,我所居住的城市北面,靠近加拿大边境的一个小城举办候鸟展览。德里克驾车三个多小时越境过来。他是摄影爱好者,爱拍动物,尤其爱鸟。他来找我一起去看展览会。一见面,他就递给我一本识鸟初学者词典,300多页,有照片有解释,几千种鸟,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活动范围,一目了然,书里还配有北美地图。他说,这些都是最常见的候鸟,就在我们身边。罕见的珍鸟另外有书。  相似文献   

14.
十年前当班主任时,我就看过有关魏老师关于如何当好班主任的书。 当时,我就觉得魏老师真是个奇才,管理班级的方法太奇特了,想都没想到的办法,他都做过,并且做得特别好,对他大胆创新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书上看来的办法拿来就用,当成管理班级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5.
林怡萧 《少儿科技》2008,(12):29-29
我爱看书,也爱买书。去年爸爸给我买了两个书橱让我放书,可是书橱容易发霉,星星点点的霉菌呈墨绿色,像一簇簇小花开放着。妈妈每次擦完不久就会又长出新的霉菌来。真让人苦恼。有一次,我看见妈妈用抹布在擦书橱,恍  相似文献   

16.
沈国华 《杭州科技》2001,22(4):39-39
和孩子一起上网吧!这个“吧”不是“网吧”的“吧”,而是一个表示催促的感叹词。家长,尤其是学生家长看了,一定会很生气,如果他们知道我还是一个老师,肯定会更生气。 那么,我就先检讨检讨自己吧!报纸上说了,现在的老师知识面没有学生广,有的老师看了非常不高兴。我看了却觉得很惭愧。调查的结果绝对是真实的,老师的知识面确实普遍没有学生广。因为我也曾经是学生,我知道我书看得最多的时候就是读书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一有零用钱,首先就是买书。现在看看书架上的书,大多数都是学生时代买的。等做了老师了,却好像是功德圆满了…  相似文献   

17.
胥亮 《世界知识》2010,(2):68-68
我有逛书店的习惯,近代人物传记是我关注的重点。很多书,我刚拿上手,翻上几页,就放下了。文字要么太粗糙,要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近日,我欣喜地发现了世界知识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卧底:解密“余则成”们的潜伏档案》一书,原本以为这又是一本“跟风”的文史作品,细读之后,我立即将它买下。  相似文献   

18.
图书漂流:让书香飘散开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是一本‘漂流书’,我不属于任何人。欢迎您阅读我,也希望您帮助我继续漂流。”近期,在南京、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一些图书馆、公园、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人们会看到一个个专用书架,上面摆放的图书的封面或封底上都贴有一张带有蒲公英标记的小纸条,纸条上印着这样一句温润的话语。不用借书证,也不必付押金,看到中意的书,你尽可以随意取阅,读完后,记得把书放回“漂流书架”,让它漂流到下一位读者手里,你若有想“放漂”的书,也可以随时放上书架,与人分享——这是一种名为“图书漂流”的全新阅读方式。让书漂流,让书香流淌,让整个社会成…  相似文献   

19.
书累     
前年搬家,主要就是捣腾书,深受书之累,便对网络时代的书的价值,生出了许多疑问,对书的感情自然也随之有了一些变化。 有亲戚和朋友帮忙,还哩哩啦啦地干了一个星期,才把我的书分门别类地装进了几十个纸箱子。  相似文献   

20.
"呀!我的书呢?"妹妹急得大叫。"啥?你的书?等你的眼睛好了再说。"我关切地说道。妹妹一听,急得大哭大叫:"还我书来,还我书来,我要看书,你这个坏蛋!"看着妹妹的神情,我想:书有那么好看吗?难道老师说的开卷真的有益?我想试试与书"搏斗"一番,我觉得自己是不会为了书成妹妹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