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艺术发生学致力于建立普世性艺术理论,艺术人类学追求艺术现象或艺术感受的人类学基础,二者殊途同归。艺术发生学乃艺术人类学之基点,其实质是从仪式到艺术的观念发生。艺术人类学将艺术学与人类学结合,使艺术发生学从仪式到艺术的理论建构具有学理性。  相似文献   

2.
艺术传播是用传播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传播的过程及其一般规律,揭示艺术传播与艺术创作的关系,艺术传播与艺术接收的关系,以及技术复制条件下所带动的艺术传播与艺术的产业化发展的关系、新媒体的出现与艺术形式的变更等在新的大众传媒下艺术的基本问题。文章从艺术的传播与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关系出发,结合广西和百色的民歌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案例进行分析,探究了艺术传播和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复杂关系,对艺术传播和艺术产业化发展关系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艺术命名的源起为艺术创造;艺术命名的过程为发现和赋予意义;艺术命名的结果为命名艺术及其样式表现。艺术命名,要把握艺术创造的主体创造和客体创造、认知艺术命名过程中的"追认"性、艺术及其样式表现的差异性,从而为"艺术命名"理清脉络。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作者撰写的关于艺术批评本质的系列论文之一。文章着重从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因素、艺术批评的种类和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因素与不同种类的艺术批评之间的结构关系等方面,论证了艺术批评不是艺术。  相似文献   

5.
阮建玲 《科技信息》2009,(6):213-213
在理工科学生中进行艺术教育存在特殊的困难,诸如:对艺术的价值重视不够、形象思维难以充分展开、艺术创造积极性不高等。通过实践我们认为以下对策切实可行:培养艺术兴趣,激发艺术热情;拓宽视野,增强艺术鉴赏力;拓宽视野,增强艺术鉴赏力;鼓励尝试,激发艺术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冯友兰新理学美学的艺术问题可以从艺术内、外两个层次上进行探讨。站在艺术内讲艺术,是冯友兰从艺术创作、欣赏的实际出发对艺术相关问题的观照,主要讲了艺术的层级、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艺术风格等问题,这些论述符合审美活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站在艺术外讲艺术,是冯友兰从其哲学立场出发对艺术问题的考察,他对艺术的本质和批评标准等问题的论述显得非常深刻。  相似文献   

7.
从逻辑分析和历史溯源的角度界定非物质性,以阐明数码艺术的非物质性的内涵。认为20世纪60年代所兴起的系统艺术、信息艺术、控制艺术都属于非物质性艺术,具备观念性、过程性与编码性。数码艺术继承了系统艺术、信息艺术和控制艺术的特点,长于在信息平台上流动,以此和依存于特定载体的物质性艺术相区别。非物质性给数码艺术的创作、收藏与流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刘芳  黄展 《枣庄师专学报》2009,26(3):124-126
本文通过对艺术与大众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当代公共艺术中的艺术形式有别于传统艺术门类,强调公共艺术的大众性;更为强调公共艺术中大众的参与性;并认为大众的参与不仅提高大众对艺术的理解与全民素质的提高,并可以在艺术与大众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桥梁,调动大众艺术创造力,更好的营造出全民化的艺术空间与氛围.  相似文献   

9.
媒介变革的时代,各种新的艺术样式层出不穷.影像艺术作为一种电子媒介被运用于现代艺术中,成为新媒体艺术中典型的艺术类型.随着影像艺术的日益成熟与发展,它在各种艺术展览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影像艺术因其特殊性而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消弭了展览空间,另一方面,使得影像艺术的"情境空间"和"互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延展.  相似文献   

10.
西方的宇宙观是实体的宇宙观 ,实体的宇宙观确立了西方艺术的发展模式和美学特征 ,从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到近代欧州艺术再到现代西方艺术 ,一直在遵循这样的宇宙观不断的创新、发展并演绎出了西方艺术美学的理论与艺术实践 ,显示出了不同于中国艺术的西方艺术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西方的宇宙观是实体的宇宙观,实体的宇宙观确立了西方艺术的发展模式和美学特征,从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到近代欧州艺术再到现代西方艺术,一直在遵循这样的宇宙观不断的创新、发展并演绎出了西方艺术美学的理论与艺术实践,显示出了不同于中国艺术的西方艺术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自古希腊以来的各种艺术起源学说均从经验论出发,将艺术发生视为一种静止的现象,艺术源头的探寻因而存在不可突破的"瓶颈"。神话学视角下的艺术探源遵循情境性原则,研究者将图像视为元叙述,它反映并揭示了艺术持有者的思想与理念。艺术源头的追寻由艺术与各种外部因素探讨转向艺术创造者认知体系的建构,其中包括宗教理念、宇宙观与意识形态框架的重构。神话学对艺术主体认知框架的重构使得艺术起源研究出现"向内转"趋向,艺术起源研究范式由此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艺术点滴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艺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备课艺术、导课艺术、教态艺术、 应变艺术及结课艺术方面来谈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邓以蛰充分汲取了西方美学理论尤其是黑格尔的艺术美学思想来观照中国的传统艺术,从而在艺术本质观、艺术方法论上实现了中国现代艺术理论的超越并且建构了富有本土话语特色的艺术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对艺术分类的不同观点进行比较,论证用艺术构成的物质要素对艺术分类的观点,说明其意义在于更能抓住艺术活动的本质特征,有助于艺术理论内在的统一性,有助于使艺术的分类标准细化,有利于艺术创作实践,有助于使艺术理论与其他观念形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陈永根 《科技信息》2009,(4):200-201
数码艺术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它的诞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码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艺术是灵魂,数码技术是表现方法,只有把艺术与技术结合在一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数码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7.
艺术人类学的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人类学是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尤其它涉及文化功能的解释,或者叫文化深层解释。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定位和艺术民族志、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分类,这四个问题涉及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及其理论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依托于高科技所产生的新媒体艺术逐渐成为了一种大众艺术,它与传统艺术不同,新媒体艺术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是一种以光学、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门类,与时俱进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将为新媒体艺术带来宽广的前景。同时,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也必将使该艺术门类达到突破。  相似文献   

19.
杭州城市艺术应当体现杭州城市的文化水准与艺术风貌,提高杭州城市的艺术品位与创新特质。关键在于实施艺术都市计划,应从加强杭州城市雕塑的建设、建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打造南山路艺术休闲一条街、建立都市艺术仓库区、建立都市艺术市场、注重杭州城市的建筑美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与艺术     
蒋晖 《科技信息》2007,(33):235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媒体的艺术形式作为当前新媒体艺术中较为活跃的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艺术表达方式,极大地扩展了艺术表现手段,缩短了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作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网络艺术的发展情况,归纳了艺术通过网络表现的种种形式,旨在探讨网络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趋势,促进网络艺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