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芦荟大黄素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及运动行为学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斑马鱼胚胎为模型,研究芦荟大黄素对胚胎发育和行为学的影响。结果显示,1.0 μg/mL及以上浓度的芦荟大黄素对斑马鱼胚胎有致死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芦荟大黄素对斑马鱼胚胎的孵化过程有阻滞作用,1.0 μg/mL及以上浓度的芦荟大黄素使斑马鱼胚胎出现了卵黄延伸异常、发育迟缓和身体弯曲等畸形现象,但是对斑马鱼仔鱼的运动行为学无明显影响。本实验结果提示,临床应用芦荟大黄素治疗如孕妇这类特殊病人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2.
荧光光度法测定中药芦荟大黄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光度法研究确定了测定芦荟大黄素的适用条件 .在λex/em =470 /5 4 0nm ,pH =7.0的实验条件下 ,测定的线性范围为 1 .0~ 8.1 μg .mL- 1 ,检测限为 0 .0 3 1 μg .mL- 1 ,方法精密度为 2 .1 8% ,并成功地测定了样品决明子、血清和尿样中芦荟大黄素的含量 .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GD-3、GD-4和GD-10三种吸附树脂对芦荟提取物的分离效果,确定了以GD-10大孔吸附树脂为固定相,梯度浓度乙醇溶液为流动相的低压柱色谱分离模式.通过实验确定分离条件为上样速度为2.0mL/min,上样浓度为5.0g/L,制备型色谱的洗脱速度为20mL/min,分析型色谱洗脱速度为<1.OmL/min,优选了以60%乙醇溶液为溶剂超声波多次提取法,利用上述分离条件,将分离出的芦荟大黄素,UV-V、IR、^1HNMR和MS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的药理作用为基础,综合分析了它们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并且对有关问题给予说明.结论是,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可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的凋亡响应,但仍有许多细节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虎杖中大黄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黄素含量为指标对虎杖中有效成分进行了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了萃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内置为50 W的仪器条件下影响大黄素萃取的主要因素依次是: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微波功率。大黄素的最佳萃取条件是:乙醇浓度为90%,乙醇用量为75 mL,提取时间为5 min,微波功率为30 W。正交优化条件下,大黄素得率可达1.26%。萃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溶剂回流方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  相似文献   

6.
大黄素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有效单体,具有利尿、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大黄素药理作用文献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其实际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黄素的分光光度测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实验发现,微量的大黄素与NaOH呈显色反应,当pH大于12.00时,在530nm处有最大吸收峰,且大黄素在1~200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29X+0.002,r=0.9994,检出限为0.5μg.测定了在Tween80-(NH4)2SO4液固萃取体系萃取大黄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以醋酸镁比色法测定游离蒽醌含量并以其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朱砂七游离蒽醌的提取工艺,探讨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夹带剂种类和用量、提取次数和浸泡对游离蒽醌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之前, 用10 mL水浸泡朱砂七(200 mg) 24h,萃取温度45 ℃,萃取压力35 MPa,静萃取时间35 min,夹带剂(无水乙醇)15 mL 和动萃取时间30 min,连续提取3 次,游离蒽醌得率达3.98%,其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分别为3.44%和0.38%.与超声法相比,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具有得率高、对环境友好和溶剂残留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用于纯化大黄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以1,8-二羟基蒽醌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丙酮为溶剂,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大黄素吸附性能和选择识别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8-二羟基蒽醌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大黄素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首乌益智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采用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 0.1%磷酸水(82:18,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9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 ℃。测得大黄素在0.019~0.19 μg(R=0.999 9,n=5)、大黄素甲醚在0.021~0.21 μg(R=1.000 0,n=5)线性关系良好;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8%、100.0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66%、1.15%。研究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作为同时测定首乌益智胶囊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薄层色谱斑点面积法测定了天山大黄中大黄素的含量.样品以乙醇为溶剂,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在硅胶G薄层板上点样,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5:2:0.98)为展开剂展开.在紫外365nm下检测斑点位置,Rr=0.54,测薄层色谱斑点面积.根据点样量与斑点面积进行线性回归,其回归方程为Y=35.179X 17.65,相关系数R=0.9998;测定出样品中大黄素的含量为1.65%、RSD=0.68%、(n=4).此法所用仪器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为基层单位对该药材的质量评估和药物质量检控提供了快捷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大黄素的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4(CVB4)作用,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药,用MTT法从药物抑制病毒增殖、直接杀灭和抗吸附3种方式评价了大黄素抗CVB4效果,并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了大黄素对CVB4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用空斑法测定了大黄素对病毒感染细胞不同时间空斑形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素不能直接杀灭病毒或阻断病毒吸附细胞,但能显著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生物合成,其IC50=(14.10±0.74)μM,TI=(4.35±0.60),能显著降低细胞内CVB4基因mRNA表达(p0.05),其抑制作用发生在病毒进入细胞0~4 h.故大黄素主要通过抑制CVB4穿入细胞后复制环节发挥抗病毒作用,并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大黄素的抗癌活性和水溶性,通过羟基保护、NBS溴化、然后再和叔胺反应,得到两个双长链季铵盐大黄素衍生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表征了这两个产物的结构.这两个化合物对白血病K562和胃癌AGS、BGC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比大黄素的相应值明显降低,表明在大黄素的6位链接双长链季铵盐可以提高抗癌...  相似文献   

14.
大黄素用于牙周病预防和治疗的可行性,已被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所证实。本文研究了大黄素牙膏的配方和主要工艺,并对研制成功的大黄素牙膏按照牙膏国家标准进行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大黄素牙膏符合牙膏国家标准的要求,为牙周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虎杖中大黄素的分离及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H梯度法提取虎杖中的大黄素,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然后用滤纸扩散法及薄层色谱自显影生物技术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草分枝杆菌的抗菌效果.结果显示:大黄素对这5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在薄层色谱板上最小的抑菌量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35μg;大肠杆菌为75μg;枯草芽孢杆菌为4.7μg;绿脓杆菌为4.7μg;草分枝杆菌为18.8μg.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小儿导赤片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C18(4.6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80:2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大黄素在0.04~0.4μg(r=0.999 9)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大黄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采用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pH-ZRCCC)与常规高速逆流色谱(HSCCC)结合技术分离制备大黄粗提物中的化学成分。首先采用pH-ZRCCC分离大黄粗提物,溶剂体系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3:7:4:6,V/V),上相加TFA(10 mmol/L)作为固定相,下相加Na OH(15 mmol/L)作为流动相。从1.3 g粗提物中得到140 mg桂皮酸(纯度为96.1%)、130 mg大黄酸(纯度为92.5%)和560 mg尾吹物。称取260 mg该尾吹物采用常规HSCCC的方法进一步分离,溶剂体系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7:3:7:4,V/V),得到约98 mg大黄素(纯度为96.5%)和60 mg芦荟大黄素(纯度为94.6%)。用HPLC检测纯度,用ESI-MS和1HNMR鉴定结构。研究结果表明pH-ZRCCC与HSCCC结合是分离大黄中化合物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HPLC测定黄萱益肝散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制剂益肝散中两种有效成分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钻石)C18(5μm,250 mm×4.6m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水溶液(75∶25)。流速1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进样量分别在0.014 5~0.462 4μg和0.008 8~0.280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8.3%和98.7%;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益肝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实验发现,微量的大黄素与NaOH呈显色反应,当pH大于12.00时,在530nm处有最大吸收峰,且大黄素在1-200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29X 0.002,r=0.9994,检出限为0.5μg,测定了在Tween80-(NH4)2SO4液固萃取体系萃取大黄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瞿麦中大黄素的提取工艺.利用单因素法进行考察,以大黄素提取量为指标,考察液固比、超声时间、温度、盐酸质量分数及用量对大黄素提取量的影响,并结合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超声提取瞿麦中大黄素的工艺进行优化,再与药典中虎杖提取大黄素方法进行比较,确定大黄素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液固比为61倍,温度为40℃,超声30 min,加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1 m L.通过优化得到的大黄素超声提取工艺省时,稳定,且与回流法相比提取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