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温消解炉——分光光度计测试环境水质样品中的化学需氧量,具有简便快捷、减小二次污染、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根据实验对测试条件加以优化选择后,其测试结果根据t检验和国标法测试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根据煤矿的地质条件和开采现状,笔者用直流电法在雷家沟煤矿、常顺煤业有限公司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爆破振动速度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破振动速度是爆破地震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准确地计算好爆破振动速度对指导爆破作业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贵阳市金阳新区金岭东路爆破现场测试情况,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分析数据结果,探讨爆破振动速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马奕新  张虎  王娴  唐桂华 《科学通报》2020,65(8):740-749
飞行器热防护与节能保温等领域均需使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导热系数作为表征材料隔热性能的重要参数,其准确测试具有重要意义.修正瞬态平面热源法(modified transient plane source method, MTPS)又称TCi方法,是在瞬态平面热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瞬态导热系数测试方法,因其具有单面测试、测试速率快、便于进行现场测试等优点而得到了较多应用.但其声称测试精度适用范围有待验证,不同方法对比或者相同方法不同测量方式均会出现较大的测试偏差.本文通过数值手段模拟TCi方法的实验测试过程,定量分析并揭示其测量理论假设对泡沫类、陶瓷类和金属类材料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测试精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TCi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测试不同类型材料的蓄热系数,不同校准曲线对蓄热系数测试结果影响不大,但不同导热系数校准曲线所得结果差异较大,尤其是泡沫类材料,受探头隔热层影响非常显著,会使测试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探头与测试材料之间的接触热阻会使高导热材料测试结果偏低,而对低导热泡沫类材料的影响可以忽略,添加接触剂可以显著降低接触热阻的影响. TCi方法理论假设中校准曲线及接触热阻均会对测试精度产生影响,这些误差累积后可能会显著影响测试精度.因此,使用TCi方法时需对其理论假设引入的误差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发射光谱法测试水系、岩石、土壤等化探样品里高、中、低含量的钼元素,讨论了电极、缓冲剂等对样品测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在最近的一次全美科学测试中,一些常常在科学课堂上捣鼓岩石或矿物的美国高中生的表现,远不及那些从未有过动手操作活动的学生。从未在课堂上混合各种化学试剂或者利用显微镜进行科学观察的学生,在测试中与那些经常参与此类科学活动的学生一样表现出色。这结果是不是让人觉得吃惊?根据日前公开的2015年美国科学类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这  相似文献   

7.
<正>心海波澜我觉得自己不是很了解职业规划,曾经想过以后要从事什么工作,但具体要怎么做却不是很清楚。我一直在考虑怎么样能把书读好,因为成绩的好坏会影响职业的选择。我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点概念,也会根据自己的模拟考试成绩来选专业,只要不是太冷门的就行。今天学校请了心理辅导老师给我们讲职业规划,我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升学与就业指导测试,测试结果建议我读法学或管理学专业。我个人倾向于管理  相似文献   

8.
在已往对链状硅酸盐穆斯堡尔效应和晶体结构测试的基础上 ,确定了四极分裂与链状硅酸盐中八面体畸变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 ,四极分裂在开始时随着表示八面体畸变的角度方差和平方伸长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 ,在达到极大值之后缓慢下降 ,根据配位场模型对这一关系做出了定性解释 .  相似文献   

9.
线性GaAs光电导开关的饱和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计算几种主要散射机制对GaAs迁移率和电导率的影响, 给出了GaAs迁移率和电导率随载流子浓度的变化规律; 考虑常温、低偏置电场下费米能级对载流子浓度的约束, 给出了光激励下GaAs中的饱和载流子浓度; 结合微带实验测试电路方程、饱和载流子浓度计算结果、半导体迁移率和电导率随载流子浓度的变化规律, 以及半导体材料对激励光强的朗伯吸收规律, 给出了微带测试电路条件下的饱和光能和饱和电压等参数,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0.
正只要符合要求,内分泌治疗就能取得预期疗效。在一项基因检测中,我们会检测与乳腺癌复发相关的基因活性。基于这项测试的结果,许多罹患早期乳腺癌的女性患者无需再接受化疗。这项名为TAILORx的临床研究结果将刊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项目的负责人近期在芝加哥举办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议上分享了这项研究成果。根据预测,美国2018年预  相似文献   

11.
李哲  徐文东  赫伟 《科学通报》1998,43(5):536-539
在已往对链状硅酸盐穆斯堡尔效应和晶体结构测试的的基础上,确定了四极分裂与链状硅酸盐八面体畸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四极分裂在开始时随着表示八面体畸变的角度方差和平方伸长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在达到极大值之后缓慢下降,根据配位场模型对这一关系做出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单桩静载荷试验及桩身轴力的测试结果,深入分析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挤扩支盘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变形特性;同时给出挤扩支盘桩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分析计算,指出了支盘的承力特性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和端承性质,揭示了支盘桩高承载力和S型Q-S曲线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丙烷-空气层流火焰向湍流燃烧转变过程中的基本结构和燃烧反应区的反应特性, 运用高速摄影和纹影摄像技术实时记录了丙烷-空气预混火焰由层流向湍流的转变过程, 得到了火焰结构形状的变化规律. 结合离子探针和微细热电偶测试技术, 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丙烷-空气爆炸过程中传播火焰的基本结构, 揭示了燃烧反应区的反应特性、反应强度及温度分布规律, 研究发现层流预混火焰中也存在小尺度湍流燃烧.  相似文献   

14.
梁新刚 《科学通报》1991,36(24):1903-1903
近年来我国在热物性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并获得了许多成果,但涉及生物和医学工程的生物软组织导热系数的测定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作者在国内首次利用微型热针对猪肉类和内脏器官进行了测试,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这种微型热针具有使用方便、测试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分子的太赫兹时域光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THz时域光谱(THz-TDS)测试技术, 在室温氮气环境中, 对4种氨基酸分子(酪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酰胺)在0.2~3.0 THz波段的光谱特性进行了探测. 根据提取材料THz光学参数的物理模型, 获取了吸收系数和折射率等光学参数, 得到了具有高分辨率的特征吸收谱和折射率谱; 所得结果填补了氨基酸在远红外区域的光谱空白, 为利用THz时域光谱技术研究其他氨基酸分子, 建立氨基酸类分子的指纹谱库以及分析分子构象等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给王曦(女,11岁)、张云松(男,11岁)、张燕(女,9岁)进行非目视图象试验过程中,发现他们的这一功能是依赖于经络感传。现将测试情况分别叙述如下: 王曦腘窝认字时产生的经络感传现象,不同日期测试成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关于某些人是否具有一种特殊感应机能,即用腋下、耳朵等辨认文字和图形的机能问题,引起了一些科学工作者的注意,存在着不同看法。我们对几位据说具有这种机能的少年儿童进行了调查和测试,得到了肯定的结果。调查测试的对象中有两位是北京西城区  相似文献   

18.
抗体分子对蛋白抗原的结合主要通过表位区域进行, 而表位区域的氨基酸残基通常形成不连续的、构象的或者空间的表位区域, 而不是抗原表面上的线性连续片段. 已有许多算法可以用来预测构象表位, 并且基于各自的测试集, 各种工具对空间表位的预测都声称取得了杰出的效果. 本文收集了由实验方法确定的空间表位数据并建立了一套独立的测试集. 基于这套测试集, 采用灵敏度、真阳性预测率、成功挑选率和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等参数对常用蛋白抗原空间表位预测工具进行了评估, 工具包括SEPPA, CEP, DiscoTope, ElliPro, PEPOP和BEpro等. 测试集评估结果表明, 6种蛋白抗原空间表位预测工具预测性能仍有待提高. 其中, SEPPA预测性能相对较好, 然而计算得到的灵敏度、真阳性预测率、成功挑选率和平均AUC值也并不理想. 评估结果还表明, 预测工具采用的空间表位训练和测试数据集以及预测算法对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 以上分析结果为改进B细胞蛋白抗原空间表位预测方法和为免疫原性多肽和新型疫苗分子的设计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宋又王 《科学通报》1983,28(14):848-848
许多部门都需要快速、方便而准确地测定液体的导热系数。例如,在节能研究中,希望知道乳化燃料——一种新型液体燃料在不同浓度时的导热、导温系数。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方面资料。液体的导热系数是比较难以测定的参数,因为液体中可能出现的对流和辐射换热将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采用稳态法测试时,控制边界条件需要复杂的装置。此外,液体的膨胀或泄漏等问题,也给测试工作带来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20.
人体电磁能场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的经络、穴位、气功师发放的外气等究竟是什么物质?人类还有哪些潜在的能力未被发掘?这些问题正困惑着人体科学研究工作者。《人体电磁能场测试》一文向读者介绍了对人体电磁能场所进行的各种测试以及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