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一种语言的方方面面.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形成了非形态语言的汉语,思维方式影响着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诸要素,思维方式成就了汉语完整的语言面貌.  相似文献   

2.
英语的书面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与汉语有很大差异,然而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忽视了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死套汉语写作模式,造成其英语作文不地道、生硬,存在着许多"汉语式英语"的现象。本文主要从英文写作时受汉语书面表达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影响着手,分析其根源,找出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3.
肖华 《奇闻怪事》2010,(10):34-36
对于语言同思维的关系,曾有两派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端是“萨裴尔-沃尔夫”语言决定思维假说(language determinism),另一端是皮亚杰的思维决定语言假说,两者各执一端。而语言与思维无论谁决定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语言同思维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汉语语法的许多特点与我们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西班牙是两个相隔万里的国家,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两国特定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生活习俗,这些因素影响了各自的语言习惯.词汇的不同文化含义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潜在的障碍、甚至可能导致文化冲突.使用西班牙语和汉语进行交际,就必须了解这两种语言词汇所代表的文化含义,使交际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杨思柳 《科技咨询导报》2014,(4):148-148,150
汉语习语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地方特色。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异,汉语习语的翻译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相互转化。正确恰当的习语翻译可以大大促进文化的顺利交流。该文通过对汉语习语的定义,以及影响汉语习语翻译的四种主要的文化因素的分析,简要地归纳了汉语习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英语作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与汉语间的互译越来越频繁。要使两种语言的互译准确、完整,需要有很好的翻译技巧和能力。创造性思维即是翻译过程中最好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了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本文着重从汉语的造字语义、词汇组合、修辞手法和日常称谓等方面对语言中存在的性别偏见现象加以分析,并进一步揭示出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8.
汉语和哈萨克语的反义系统在语音形式、构词方式、表达色彩、对立联想、语义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些特点是两个民族社会生活、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在语言上的反映。通过两种语言的反义词对比研究,可以帮助学习者完成向目的语思维方式的转换,以便正确地用目的语表达思想。  相似文献   

9.
汉语的主体性地位在近百年来的中国语言史上历经兴衰沉浮,为国人对汉语语言字的认识而左右摇摆,而汉英对比理论与实践由于既受国内影响,又长期受制于国外东方主义的语言认识论,所以对汉语语言主体性认识不足,于是在研究倾向上呈现出以英律中的不成熟状态,不仅造成了语言研究原创能力的萎缩,也失去了民族化身份,在国际上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但这种倾向正随着汉语主体地位的复兴而改变,尽管这种变迁比较缓慢并伴随着迷茫与图惑。  相似文献   

10.
魏萍  邹斌 《科技信息》2009,(10):27-27
思维与语言关系密切。一方面,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另一方面,思维支配着语言,赋予了语言的逻辑性和丰富性。各民族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必然要对翻译活动产生影响。本文分析了汉语民族与英语民族思维模式差异的具体表现及其对本民族语言的影响,并通过英汉互译的典型例子探讨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的思维差异在翻译中的具体体现及其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一对统一体,英汉民族各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体现在语言上。  相似文献   

12.
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流专业,也是提升全民语言文字素质的核心主力专业。它符合一般的社会需要,就业率高;符合多数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科整体布局需求,是多数普通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缺少这个专业,许多高校的档次、对地方的贡献、在全国的影响等或多或少都会打一些折扣。  相似文献   

13.
汉语、汉字是汉学的载体。汉学是汉语、汉字和汉族智慧的结晶。汉字是表意兼表音的,具有整体性、形象性特点,是朴素辩证方法的产物。汉字难学,但学习汉字的过程,是接受思维系统训练与美育教育的过程。这是中国人聪明的根源。与拼音文字相较,汉字的抽象性不及拼音文字,在思想方法上没有进入形而上学方法,与现代科学无缘了。  相似文献   

14.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的语教育受到外来化的强烈冲击,在现当代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国外语言教育思想流派对中国语教育形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汉字又是表义符号,具有异常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应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留学生传输一些中国文化的知识,并力求取得润物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学、诗学、美学等角度,分析叙述在诗歌表达中的必要性,并就诗歌语言叙述功能的多样性展开重点论述,指出诗歌语言的多样性取决于诗人叙述的角度与思维方式、叙述的技巧——结构与解构、叙述的趣味性与意味性,以及叙述的想象力与表现力等。同时对现代汉语诗歌写作中语言推进的几种可能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佘娜 《科技信息》2009,(4):104-105
Vulgarism language, also named four-letter words.in English, is words or phrases of roughness and pushiness used in people's daily life. Though crude and ungrateful, i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any language. It is a common way for people to express their emotions with such words. Any language in the world has vulgarism language and Chinese has no exception. Chinese vulgarism language not only exists in daily life, but in literary works as well.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eir expressions of vulgarism language diff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come up with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vulgarism language into English.  相似文献   

18.
从理解汉语口语、检讨汉语口语教学和建构汉语口语课程三个层面剖析了汉语口语的本体意义、口语课程的教育价值和有效实施口语教学的可能性,旨在唤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重视口语课程研究的前沿性以及在当下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口语教学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9.
王力先生的《汉字改革》是民国时期研究中国语文改革的重要著作,对当今中国的语文改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在新中国建立后,王力先生积极投身三项语文改革工作,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两方面都做出了宝贵的贡献。王力先生积极主张汉语拼音化,对有关汉语拼音化各种理论问题都有过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语法是语言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同时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语法作为一种规定语言一般的结构模式的框架,它对词汇及句法的定义决定了语言的某些思维模式。因此观察分析英汉语言语法,便可捕捉到它的思维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