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Pt-Ru/C和Pt/C分别为阳极、阴极催化剂,自制了膜电极,并组装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以及测试系统.通过稳态电流-电压极化曲线法,研究了甲醇流量、甲醇浓度、甲醇温度以及空气增湿温度对DMF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池温度为25 ℃以及阴极为自然空气的条件下,当DMFC输出电压为0.22 V时,其输出电流密度和峰值功率密度分别可以达到68 Ma·cm-2和14.8 Mw·cm-2,且各因素对电池性能存在着明显的影响.实验的最佳运行工艺参数:甲醇流量为2 Ml·min-1,甲醇浓度为2 mol·L-1,甲醇温度为30 ℃,空气增湿温度为40~60 ℃.  相似文献   

2.
复杂流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体的两相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真实地模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性能,特别是电池内生成的水蒸气过饱和的情况,发展了一个简化的稳态的、非等温的三维两相流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相变过程对电池的温度场和传质过程以及电池性能的影响.应用模型对一个电极面积为3.12 cm×4 cm蛇型流道结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电池内复杂的流场、温度、局部电流密度和组分浓度等的多维空间分布.最后,分析了不同的阴极反应气加湿对电池性能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反应状态是影响电池输出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通过研制空冷燃料电池反应状态的原位测试装置,实现电池温度和电流密度的实时测量,揭示氢气出口脉排间隔、氢气入口气压和阴极风速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空冷电池中温度和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平均电流密度为500 mA/cm2时,电池内温度极差达到20℃,电流密度极差达到400 mA/cm2.氢气出口脉排间隔越短、入口气压越大,氢气出口区域性能越好,分布均匀性越好,电流密度波动也越小,输出稳定性提高.如果阴极风速过低,电池局部温度高,温度分布均匀性降低;风速过高则导致生成水被吹走,质子膜含水量下降,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性变差.  相似文献   

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多孔介质中水的两相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混合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二维两相流模型来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水分的传递规律和分布状态,在该模型中,催化剂层作为一个有厚度的实体包含在电极中.模型耦合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极中的流动方程.组分方程、催化剂层和质子交换膜中的电势和电流密度分布方程,可以应用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也可以使用在阳极.同时,模型还考虑了相变引起的液相和气相间的动量变化,重点模拟了水分在燃料电池的阴极、阳极和质子交换膜中的传递规律及其分布状态.模拟结果显示:升高加湿温度、提高电流密度和降低电池温度都会使电池质子膜中的水分含量增大,质子传导率升高,也会使阴极中液态水含量增加,阴极浓差极化加剧.  相似文献   

5.
针对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水管理开展了实验及数值模拟工作,使用Tokuyama A201膜制备并组装了实验室规模的AEMFC单电池,建立了一个基于质量守恒、组分守恒及电荷守恒的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二维稳态等温模型,用于研究电池性能及内部水传输机理。通过模型计算分析电池性能及内部水传输和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计算预测得到的特定参数下的极化曲线趋势与单电池测试的数据吻合良好;电流密度增加会增大水从阳极到阴极的净通量,有利于阴极反应的进行;电池两极均需进气加湿,提高阳极进气湿度可以加快水从阳极到阴极的净迁移,在较高电流密度下阴极进气湿度过低对电池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以掺杂石墨粉的中间相碳微球(MCMB/G)烧结管为阴极支撑体,采用浸涂工艺分别制备了扩散层和催化层,通过在其外表面包裹Nafion 117膜制得管状异型阴极并组装成异型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采用水热乙二醇制备了适用于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的阳极电催化剂,并通过XRD,TEM和ED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线性循环伏安曲线、交流阻抗等测试手段,对Pt-SnO2/C电催化剂异型直接乙醇燃料电池进行了性能测试,并考察了温度、氧气流量等对电池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型电池阻抗大于传统的平板电池,但其活化后电池阻抗明显下降;较高的氧气流量和较高的工作温度有利于提高电池性能;60℃条件下,Pt-SnO2/C电催化剂异型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功率密度达到8.5 mW·cm-2.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流道深度及其宽度对于提高其性能的影响.方法建立了一个二维、单相、稳态数学模型模拟研究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氧气和水蒸气分布规律,分析流道深度及宽度对电池阴极中氧气、水蒸气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在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中,氧气浓度沿着流道方向降低,而水分浓度则升高;从催化剂层到扩散层,氧气浓度升高,而水分浓度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流道深度,电池阴极催化剂层和扩散层内氧气浓度越大,水分浓度越小.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流道宽度,电池阴极扩散层和催化剂层内氧气浓度越小,水分浓度越大.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流道的深度和增大流道的宽度有利于氧气的传输与充分反应,可以提高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研究结果对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流场结构参数的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温度变化对PEM燃料电池动态特性的影响,分别比较不同加湿温度和电池温度下PEM燃料电池的动态特性,找到最佳加湿温度和电池温度.方法通过测试PEM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和交流阻抗,采用等效电路法研究燃料电池中的欧姆阻抗和法拉第阻抗,分析电池温度和加湿温度对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欧姆阻抗和法拉第阻抗的影响.结果实验得出电池温度和加湿温度不同对PEM燃料电池的影响不同;不同的电池温度和加湿温度对电池的电阻变化影响不同.结论当加湿温度低于电池温度10K时,电池性能最好,欧姆阻抗和法拉第阻抗最低;因此实验结果对PEM燃料电池性能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提升流道构型对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综合性能,通过建立一种三维单相、等温的圆形交错迷宫式流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型,分析新型流道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输出性能、阴极氧和水浓度分布及阴极进气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形交错式流道相较于矩形交错式流道和蛇形流道电流密度提升25%和143%,也可以明显的改善流道内反应物和产物的分布和输运。阴极进气流速的增加可以提升电池的性能,但也会带来其他额外的损耗。可见,圆形交错式流道可以有效提升输出性能,改善氧和水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采用Pt/C作为阴极催化剂,PtRu/C作为阳极催化剂,Nafion115和Nafion液涂覆膜作为质子交换膜,管状Ti丝(管)和平板式Ti网作为制备异型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的阴极和阳极的载体材料,制备管状阴极和平板阳极.观察了异型阴极和阳极的组织和结构,并通过单电池试验,研究了异型电极对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状阴极涂覆的Nafion膜均匀一致,阳极催化剂与Ti网的结合能力较强,较高的O2流量有利于提高DEFCs单电池的性能,当膜载量达到25.0 mg/cm2以上时,会提高DEFCs单电池阻抗,当膜载量小于20.2 mg/cm2时,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Isoflavonoids are found mainly in soybeans,aprimary food source for humans and herbivores.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isoflavonoids aresimilar to 1 7β- estradiol (1 7β- E2 ) ,and have dualeffects as both mammal oestrogenicity and anti-oestrogenicity,so they are also termed isoflavonicphytoestrogens(IPE)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these compounds can reduce blood fat,as well asthe risk of cancer and osteoporosis[1] .Genistein and daidzein are two principleisoflavonoids in soybe…  相似文献   

12.
Cell biology. Cell cycle gets more cyclin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 Hunt 《Nature》1991,350(6318):462-463
  相似文献   

13.
Cell division     
A C Dean  C Hinshelwood 《Nature》1965,206(984):546-553
  相似文献   

14.
Cell Research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7,52(3):I0001-I0001
  相似文献   

15.
Cell mates     
Ruttimann J 《Nature》2007,450(7170):756-757
  相似文献   

16.
Cell divis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choley JM  Brust-Mascher I  Mogilner A 《Nature》2003,422(6933):746-752
In creating the mitotic spindle and the contractile ring, natural selection has engineered fascinating precision machines whose movements depend upon forces generated by ensembles of cytoskeletal proteins. These machines segregate chromosomes and divide the cell with high fidelity.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s and regulation of spindle morphogenesis, chromosome motility and cytokinesis emphasizes how ensembles of dynamic cytoskeletal polymers and multiple motors cooperate to generate the forces that guide the cell through mitosis and cytokinesis.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杂交骨髓瘤细胞周期机理的分析,研究了细胞循环周期中各时相的特点,建立了比生长速率驱动的细胞周期模型.然后,将细胞周期模型与已有的宏观动力学模型结合,形成完整的杂交骨髓瘤细胞动力学-细胞周期组合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对于各期细胞分率的描述在趋势上与采用流式细胞仪所得到的实测值一致.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一定剂量的奥曲肽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细胞生长与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药物对的抗肿瘤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鼻咽癌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并在理论上奠定一定基础。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0nmoL/L-1.0μmol/L的奥曲肽均能抑制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生长,且在此范围内明显呈药物量——效关系,1.0μmol/L的奥曲肽可以使鼻咽癌细胞株CNE2阻滞在G0/G1期。一定剂量的奥曲肽能够抑制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生长,奥曲肽有望在药物治疗鼻咽癌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细胞面积估计的蓝藻细胞计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基于Agent的单元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智能体系统的理论,构造一种基于Agent的单元控制器,建立了其功能模型.单元控制器通过Agent以谈判的方式与其他单元交互,采用基于合作知识库的方法选择合作伙伴,利用奖惩机制保持虚拟企业的稳定性。采用基于成组技术的参数法和特征法,对订单进行满足交货期能力的评价和制造成本评价。基于Agent的单元控制器具有较强的对外合作协调能力,能使单元制造系统成功地运作于敏捷制造生产模式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