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丹玲 《科技信息》2011,(17):227-227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类语言交际中的一个现象。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人们常常不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要"转弯抹角"地间接表达。听话人该如何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呢?了解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正确推导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本文从礼貌的角度来解释间接言语行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鄢璐 《科技信息》2007,(15):107-108
言语行为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言语行为又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其主要动机是礼貌的表达所要说的话,尤其是命令,拒绝,批评和暗示之类的话语。日语是间接言语行为高度发达的语言,研究间接言语行为主要是探讨婉转的表达方式,研究言外之意。本文紧密结合语境,考察了有“万能语”之称的“どうも”一词背后省略的言外之意,以及利用接续助词实现的省略句所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本文从句式角度,紧密结合具体的语境,探讨了日语的间接言语行为与省略句的关系及其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3.
人与人的交往中,礼貌是很重要的。在交谈过程中,为了让说话双方交流更加流畅,通常用间接言语行为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想法。间接言语行为在日语中很重要,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日本人显著的特点是在说话中,很少会直接表达自己想法,而是喜欢用间接的表达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意思。用间接言语行为表达,多数是出于礼貌的角度来考虑。通过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听力策略之言语行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根据这一理论,一个人说话会同时完成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焦点主要是言外行为,它试图解释说话者的言外之意.探讨如何运用这一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加深对听力材料中出现的言外之意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张琳 《科技信息》2009,(33):226-227
要与日本人进行正确的交流,必须重视语言的表现手法。平常叙事很少从头到尾语法一个不落都说出来。因为语境可以帮助理解言外之意,言外之意更重于字面意思。本研究的目的,试图通过翻译资料来探讨间接言语行为的特征。通过分析研究,笔者发现日语的间接言语行为非常发达,日语的言语表现方法反映了日本人的思维和表现心理,颇具日本特色。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交际的一种工具.一般情况,一个人至少掌握一种语言,用这种语言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无论说话或听话都是使用语言的行为.说话的行为及其结果在语言学中通常称为"言语",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对语言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语境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郑重 《韶关学院学报》2013,34(7):107-110
日语终助词"カナ"的某些使用场合,反映出其语用方面的功能;从面子保全理论来分析,带有"间接指令型‘カナ’"的表达作为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这一补救策略来体现其礼貌性的;"间接指令型‘カナ’"在具有较高礼貌性的同时,伴随着较高的交际失败风险。为降低风险,说话人有时需一定程度地牺牲礼貌性。  相似文献   

8.
间接言语行为和委婉语都属于间接语言的范畴,都研究语言的间接现象,但二者在表达间接性上有所不同。本文按照赛尔对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分析了规约性和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如何表达言语行为施行的间接性;依据委婉语的定义,从语气、语形、语义三方面分析了委婉语如何表现其在表意上的间接性。在表达间接性方面,委婉语和间接言语行为是交叉关系,只有部分委婉语的间接表意方式可以产生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9.
间接言语行为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接言语行为与英语教学单满菊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往往并非直截了当地、而是间接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这就是语言使用的间接现象.语言使用的间接现象已受到语言学界的普遍重视,语言学家把此现象称为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speechacts).作为...  相似文献   

10.
话语(言说)既是说话人实施言语行为的基础,又是说话人意向的载体.疑问句不仅与说话人关联,而且与受话人密切相关.从后者看,主要体现在受话人对具体语境中的疑问句间接意向的推断上.  相似文献   

11.
杨妮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2):161-161
20世纪初,西方出现了研究语言学的热潮。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是其中一项重大的突破。他认为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词和句子,而应是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美国语言学家塞尔系统地修改了言语行为理论,除了认同言语行为是语言的最小单位,还发展了奥斯汀的观点,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12.
间接言语行为和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接言语行为是言语交际中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 ,作为教师 ,要掌握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其特点、分类以及间接言语行为在英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并在英语教学中教会学生使用间接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13.
孙德林 《科技资讯》2014,(28):210-210
社会语言学把伴随言语交际过程的辅助表达行为称为副语言行为。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副语言与语言有着显著的差异性,解析这些差异性,恰当地运用重读、音调、停顿、延长语音等技巧,发挥副语言的强调、补充修饰、活轮转接和替换的功能,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效果。副语言是人们说话时伴随语言而产生但又不属于语言现象的某些发音特征,副语言行为贯穿于言语交际的始终并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了解英语副语言的交际功能与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对于学习和掌握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语用语言学研究的是不同语言文化中或相似的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的异同,以及人们在理解这些 语言形式和使用这些语言形式实施言语行为的异同。这包括语言形式的各个层面: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篇等 等。同一言语行为可以用多种语言形式来实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语言形式可以相互替换,在一种语言中用来 表达某一言语行为的最常用的言语行为策略在另一种语言中并非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刘冬雪 《科技信息》2013,(8):202-202
在日常生活的交际过程中,人们交流常常并非直奔主题,而往往是间接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真正意愿,在语言学领域,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有其自身的规律,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活动,而同时也会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一定的障碍。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该了解并掌握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有关的知识,明确它在英语交流中的重要性,并适当地把它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如何适当地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16.
话语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语言单位.在日常交际中,借助一种言语形式传递另一种语言意义的言语现象被称为话语的言外之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注重言外之意的交际价值,在文艺作品中人们倾向于追求话语言外之意的审美价值,而在电影作品《泰囧》中,话语的言外之意则被用来制造冲突,营造滑稽、幽默的喜剧效果,凸显独特的话语张力的魅力和美.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是人们相互之间交换思想、传递感情的工具。言语(说话)是一种声音清晰、意义连贯的口头语言活动。为什么人会说话呢?这是由于人类具有了高度发展起来的发音系统,可以说话;和人类在社会生产、集体生活中彼此交流经验、相互表达意图,需要说话。言语是在人类社会交往中产生的,也是在人类社会交往中发展的。幼儿的言语发展也不例外,同样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幽默是一门语言艺术,是人们交际中的润滑剂.曲解是一种语用策略.有时听话人对说话人的话语的刻意曲解会造成幽默.本文主要从话语内容、隐涵含义和间接言语行为三个方面来探讨曲解和幽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话语标记的意义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格赖斯理论初步讨论和分析了话语标记的语义语用意义,指出话语标记在语义上没有真值条件意义或概念意义,但具有程序编码意义,其意义是隐含的;话语标记的作用主要是语用的、动态的,以说话人为取向,明示说话人的态度、方式、评价等,是言语中话语单元之间的内在的语义关系明晰化的一种语言机制或手段。  相似文献   

20.
言语交际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林 《镇江高专学报》2006,19(4):104-106
借助题旨情境,模糊语言在言语交际中十分活跃,语用灵活,可使言语表达更加有效、更加睿智、更加委婉、更加灵活。应结合语境并随语随文来剖析其表象,阐释其语义,体会其言外之意和弦外之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