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研究车载CAN总线网络系统的网络性能指标,选用通用CAN总线软硬件整合组成低成本车载CAN总线网络测试与仿真分析系统.对大众宝来车身舒适系统CAN总线网络进行测试与仿真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大众宝来车身舒适系统CAN总线的节点平均发送CAN数据帧时间间隔为20ms,教据长度为2~5位,网络通讯波特率为62.5 kBd,正常工作时网络负载为30%,系统后备能力强、可靠性高;仿真结果表明:车载CAN总线网络系统设计时节点测控数据定义较少的发送CAN数据帧时间间隔与数据长度、系统采用较高的网络通讯波特率,可以提高车载CAN总线网络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HLA和OPNET仿真技术,以CAN总线为研究对象,建立一个联合分布式仿真系统.系统由三部分构成,一个OPNET工程用于模拟CAN总线的仿真网络;一个WINDOWS工程是CAN总线控制台,用于设置OPNET仿真网络中CAN总线设备的工作参数;另一个WINDOWS工程是CAN总线设备的参数显示终端,用于显示仿真CAN总线设备的工作参数.系统中WINDOWS控制台和参数显示终端的真实数据与OPNET仿真网络的虚拟数据之间的数据交互依靠HLA技术实现.这样,传统的全数字OPNET仿真软件就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实现与用户交互.  相似文献   

3.
韩芳  朱玉琴 《科技信息》2012,(7):65-65,37
以煤矿风机监控系统为背景,在CAN总线协议的基础上,在MATLAB的Simulink仿真环境中建立了CAN总线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运用该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可以对CAN总线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简洁直观地解释CAN总线的媒体访问控制机理,并能动态地仿真通信活动。仿真模型对CAN总线在煤矿风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G(dual-clutch gearbox)电控单元TCU(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设计的高可靠性要求,应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热分析软件Flotherm对TCU进行热分析,得到TCU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温度场分布.针对存在的局部温度过高现象对TCU进行结构优化,使TCU的工作温度降低到许可范围,保证TCU的高可靠性设计要求,同时通过物理实验来予以验证.实验表明:对TCU的仿真分析以及结构优化是合理正确的,能有效降低TCU局部高温,提高TCU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在液力机械自动变速传动分析及变矩器测试建模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油门、不同档位下,采用液力传动和采用机械传动时AT轿车的牵引特性,建立了AT轿车动力性换档、经济性换档和综合性换档的控制策略,提出了液力变矩器闭、解锁控制策略,制定了液力变矩器闲锁离合器滑摩控制策略,在多工况条件下仿真分析了采用滑摩控制的液力机械自动变速传动综合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其燃油经济性比未采用前提高2.36%.  相似文献   

6.
采用CAN总线构建的轿车信息集中控制系统是集中控制轿车上各种电子控制单元的一种控制模式,是目前轿车电子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对轿车信息集中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轿车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关键信息,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文中在分析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通信控制协议的基础上,运用有限状态机理l论,在MATLAB/Simulink软件Stateflow仿真环境中建立了CAN总线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运行此仿真模型,求取了如网络传输数据和不同优先级信息平均传输时延等性能指标。最后,文中还研究了CAN总线系统中字节量和传输速度对上述性能指标的影响,充分分析了CAN总线的高实时性。仿真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此种仿真方法对于研究总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在电网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和信号转换装置之间用CAN总线通信,使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和综合自动化设备之间构成一个闭环运行系统.本文介绍了信号转换装置的结构、CAN总线电路、组网,及CAN总线工作的程序流程.  相似文献   

9.
马丽娟  王平安 《科技信息》2009,(13):162-162
基于CAN总线技术提出一种改造现有的以RS485为通信模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方案,使改造过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独立组建先进的CAN网络,具有现场总线的优点,同时能够具有与现场总线CANBUS直接接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TMS32lf2407 DSP控制器中CAN模块的通信原理,介绍了一个利用DSP的CAN模块开发的CAN总线通信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多路、多现场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采用光纤CAN(Fiber-CAN)总线网络,有效提高CAN总线网络抗干扰能力,保证CAN总线网络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提出一种模糊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方案,给出了一种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和快速的优化学习算法(FLA),通过网络的在线自学习不断修正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隶属函数和权值,实现了模糊逻辑规则的自动更新,经仿真结果和倒立摆控制表明,这类自适应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控制系统的开发时间和费用,利用Matlab/SimDriveLine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建模仿真软件,建立了DCT整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神经网络训练改进了软件中的发动机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系统设计了DCT车辆的起步、换挡过程以及换挡规律控制策略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DCT整车系统仿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DCT系统动力学模型及所设计的控制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证明该方法建立的仿真模型适用于DCT控制系统开发,提高了系统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研究动态网络中间节点的拥塞控制. 提出一种PID型神经网络的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给出基于BP学习规则的网络参数自调整规律,根据Lyapunov定理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 基于NS$-2平台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系统稳态误差和响应速度等指标优于PID算法.  相似文献   

14.
混合动力轿车的控制策略与建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理论模型和试验数据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在系统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EQ7200HEV混合动力轿车样车A的仿真模型,该整车模型的控制策略采用了逻辑门限与瞬时优化相结合的算法,既可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又能同时兼顾电池的充放电损失和制动回收电能.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表明,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控制混合动力系统在高效区工作,显著地提高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解决方案,以捷达1.6AT轿车为对象,采用半实物仿真技术通过硬件接口电路将实际车辆与模型环境有机结合,设计开发了汽车电控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所设计的平台在精确采集车辆传感器信号的同时能够实现车辆与半实物仿真模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通过平台显示系统可以直观地观察车辆电控系统的工作过程及控制原理;并可根据需要合理地改变仿真模型的参数,对不同车型和不同使用工况进行仿真.该平台不仅解决了数学仿真对现实条件过于简化、建模难度大的问题,同时也克服了实物试验费用高、周期长的弊端,可将其应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调试、检测和教学试验等.  相似文献   

16.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轿车控制策略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某国产经济型轿车为平台,对其动力总成进行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虚拟改装.为提高其整车的经济性和动力性,使用ADVISOR软件对整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开关控制模式和功率跟随控制模式的特性,确定功率跟随控制模式为适合该车型的控制策略.分析了4种典型驱动工况下不同混合动力度的整车经济性及动力性,其中50%的混合动力度是适用于该车型燃料电池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最优配置.在此最优配置下,以最小氢气燃料消耗为目标,优化主减速比、燃料电池的最大和最小工作功率以及蓄电池的充电功率,得到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的最佳工作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Matlab/Si mulink工具箱对500 W移相全桥(phase shift full bridge,PSFB)DC/DC变换器建立仿真模型,分别采用传统的PID、模糊PID、神经网络PID等控制方式对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和神经网络PID控制方式在调节时间、负载突变等情况下的性能均明显优于传统的PID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8.
微小卫星编队飞行仿真平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行微小卫星编队飞行设计,设计了一个仿真平台。该仿真平台由两颗模拟卫星和控制中心组成,通过星间RF设备和网络控制器形成三节点星间网络,并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模拟卫星的数量。模拟卫星载有多个物理的敏感器和执行器,能够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在此平台上设计了双星主从控制、双星协同控制、三星主从控制、三星协同控制、单星失效模式等多种控制策略。通过GPS伪距差分技术进行相对定位外场实验,给出了编队飞行控制仿真所需的相对定位精度,同时也验证了星间网络的功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提高分布式驱动电动方程式赛车在高速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算法的驱动扭矩分配策略。首先,基于车辆二自由度模型设计质心侧偏角观测器获取实际质心侧偏角;其次,以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作为控制变量,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算法设计扭矩分配控制器来控制车辆行驶状态。运用Matlab/Simulink和Carsim仿真软件建立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并对蛇行绕桩与双移线工况进行仿真分析和实车测试。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扭矩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