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顾伟红  梁光  王凯  韩坚 《科技资讯》2011,(34):199-199,201
本文根据索洛余值法测算的苏州市科技进步贡献率,通过对1990-2009年苏州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分阶段数据,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角度分析苏州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冯强 《科技信息》2009,(6):30-31
探寻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一直是当代经济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在运用索洛余值法对宁波1978-2005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宁波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演进过程和现状,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宁波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桐城市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一个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科技服务体系平台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建立。2008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7.5%以上。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等殊荣。  相似文献   

4.
《太原科技》2010,(1):104-104
近日,国家软科学课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研究》最新研究表明,2010-2020年期间,确保科技进步年均增长率在4.53%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增长率和物质资本投资率都保持持续稳定的前提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的60%的目标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55%”,《山西省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将“科技进步贡献率逐步提高”作为发展目标之一.采用索洛方程对“十一五”以来山西省及各市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相关指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在2008年以前山西省科技进步贡献率保持较高水平,之后有所下降,到2011年多数城市有所回升,从这一走势说明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是较为严重的,特别是对山西省这种资源输出型省份,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山西省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科技产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索洛余数"的测算方法和重庆市1978-2001年的实际数据,并通过计量经济检验,测算出重庆市该期间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值为23.27%。探究了该贡献率的成因,在横向比较中得出该贡献率滞后于我国东、中、西部省市的客观结论。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启示是:重庆市应以西部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为契机,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的集约化发展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三大产业结构的产值结构、劳动力结构和劳动生产率结构特征研究了浙江省产业结构对经济贡献率,利用熵数值模型讨论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贡献值走势,并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1978-1990年与1991-2008年的各产业贡献率变化情况和城乡贡献率变化情况。对于优化浙江省三大产业结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珠海市2000—2014年的投入产出统计数据为例,测算出科技进步贡献率,分析科技进步贡献率与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变化趋势,并就正确评估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手段,提高人力资本贡献率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保证。近期,我国劳动力数量即将到达拐点,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据预测,到2020年,物质资本贡献率将下降至40%,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60%,科学发展基本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更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科技进步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定量测度已成为学术界不断探索的理论热点之一.将索洛余值法和灰色关联度相结合,以河南省经济为研究对象,从产出和投入要素序列之间的相似性角度出发,假设规模报酬不变,测算出自2003年以来,河南省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趋于稳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8.81%,次于资本投入贡献率54.77%,年均科技进步速度为4.76%.其中,2017年河南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90%,基本符合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影响越发重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不断转型,科技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索罗余值法测算1990-2013福建省的科技贡献率,分析科技进步对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LP方法对中国30个省份以及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从外部与内部2个层次分别比较分析江西省与外部其他省份以及江西省内部地级市“十三五”期间科技进步贡献率,并运用2013—2017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西省科技进步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十三五”期间呈现稳中有进、趋势向好的局面; 江西省内各地级市总体而言呈现良好增长态势,但各地级市科技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江西省研发人员数量以及研发经费投入的提升是江西省近年来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的关键因素,同时信息化程度也对江西省科技进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是否依靠和实现了技术进步是区分粗放型、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标志.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动态生产函数法和索洛增长速度余值法关于技术进步测算的经典理论,通过对辽宁省1986~2008年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测算,得出其技术进步贡献率为46.9%(一般来说,50%是分界),表明辽宁省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而分析了辽宁省在科技发展方面的现状,特别是通过横向比较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邱维臣  吴达 《天津科技》2014,(1):32-34,42
2013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显示,17个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科技成果产出日趋活跃,各项经济指标全面提升,为保持我市位居全国科技进步监测前列,促进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监测同时显示,我市工业集团同时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包头地区产业部门科技投入与产出关系的研究,运用生产函数法分解常规投入产出表中第三象限净产值,建立了包头市1992年工业部门价值型科技投入产出模型.该模型与一般投入产出模型不同,它不仅可反映科技部门自身的产出,还可以反映科技通过固定资产、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对经济系统各部门总产出作出的贡献,这种贡献比科技自身的产出更重要.利用这一模型可以定量地分析科技进步对各产业部门产出的作用,测定各产业的科技进步水平,研究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相互关系,预测科技投资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的服务我市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性研究,利用已有的科技成果和资源服务创新,并加强人才与设备的协助利用,完善科技信息网络建设,以切实提升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服务水平、信息化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服务科技工作,加快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为驻马店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至为关键,科技经济融合成为关乎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选择。从科技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科普化配置在政策支持、主体动力、转化渠道、产业融合等领域存在的困境,探讨其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沟通科学与公众、促进科技经济融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科技资源的科普化配置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应重点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生态,完善资金保障,拓展传播渠道,形成产业集群,为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动力机制、合作渠道和资源网络。  相似文献   

18.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法规)《条例》实施30年来,在实验动物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保障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和立法工作的深入,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条例》在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已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创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修订《条例》并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对规范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保障实验动物福利,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支撑科技创新,以及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总结、分析了广西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现状及成就和经验,算出我区1983—1988年农业科技进步速率为6.52%,农业科技对生产贡献率为30%左右,指出我区农业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农业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区今后10年中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的三大任务,我区农业科技进步对生产的贡献率应争取2000年上升到35—40%,提出了实现我区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的六项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2003—2012年31省份的R&D经费投入、R&D人员投入与其GDP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发现:科技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相比而言R&D经费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要大于R&D人员;科技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之间呈现阶梯态势,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在不同省份之间并不相同,而且打破东中西的区域界限。为此我国政府制定科技政策时,不仅要确保量与质的双重提高,而且要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科技经费投入、完善科技人才政策,以便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