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的检验矩形混响室中平面型试件按传统布置方式布置时其测量结果是否接近试件的实际吸声系数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并实验了目前常用的四种装饰材料对吸声体吸声性能的影响,在同等表面积、等量相同的吸声材料、空腔体积依次增大、侧面边数增多的条件下,不同形状吸声体的吸声特性,以及吸声体底面面积,空腔体积和吸声系数的关系;研究并实验了声源是否固定,传声器带不带防风罩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计算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具有吸声系数高、吸收频带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噪声控制的各个领域。根据马大猷的微穿孔吸声理论,总结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原理,并用基于此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在低频、中频驻波管中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采用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进行汽车发动机隔声降噪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具有良好的降噪功能。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的初步研究,为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类低频宽带共振吸声结构,该结构由多个带伸长瓶颈的亥姆霍兹共振器组成,可应用于管道消声和壁板吸声,达到低频宽带吸声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不仅拓宽了吸声带宽,而且谷底更有了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平均消声量增加了23dB,平均吸声系数增加了0.7,明显改善了吸声性能,可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5.
影剧院座椅和听众吸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剧场中座椅型式、椅垫材料、座椅排距和听众衣着变化等因素对吸声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其规律对新建和改建剧场控制混响时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剧场中座椅型式,椅垫材料,座椅排距和听众衣着变化等因素对吸声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其规律对新建和改建场控制混响时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微穿孔膜墙面吸声结构和空间吸声体的声学特性,在混响室中对8组墙面吸声体与7组空间吸声体的宽频带吸声系数进行了测量,以探讨吸声体的构造与其声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测量数据表明,微穿孔膜墙面吸声构造和空间吸声体具有良好的声学性能.该测量数据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声学工程,也可以用来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建筑声学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在试听室、录音棚、演播室等小型房间的条件下,既要获得良好的声扩散,又要有足够的吸声效果.由于空间有限,因此需要设计不同的扩散吸声体.过去20年来,对扩散吸声体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改变其几何构型方面,在其他方面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文中在前人对声吸收和声扩散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数论中的伪随机理论及物理学中的分形理论,发展了理论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优化设计手段,并由此设计了各种具不同吸声效果的扩散吸声体文中还对所设计的吸声体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钢球磨煤机本身的筒体内反复反射声、电机噪声、齿轮传动噪声、排粉风机噪声等相互作用,且钢球磨煤机房墙体、地面及设备表面等为噪声的强反射面,造成钢球磨煤机及室内噪声为强混响声场。在钢球磨煤机噪声治理中,单纯靠隔声或阻尼减振方法等措施,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必须辅助以吸声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混响空中测量材料的吸声系数时,存在两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一是各个混响室对同一材料的吸声系数的测量结果差别很大;二是吸声系数的大小与材料面积有关,虽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R354)及我国国标(GBJ47~83)“混响室法吸声系数测量规范”中已对材料试件面积作了规定,但仅仅为了统一,面积与吸声系数的内在关系仍不十分确定。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归结为声场扩散程度及测试材料的边缘效应的影响。作者指出,现行判断声场的扩散方法──“对同一材料在不同扩散条件下测得的吸声系数越大,扩散愈好”,是不适宜的。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扩散问题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1.
被动综合控制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及分级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研究柔性基础上机械系统的被动隔振和吸振综合控制。探讨复杂激励力作用下,被动综合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以注入主振系或基础结构的净功率流为最终控制目标,提出了主隔振系统和吸振结构分级优化设计策略,即:首先,优化设计主隔振系统的结构参数,使主振系的固有频率向低频区集聚,然后,优化设计吸振结构参数,使系统功率流在激励频率覆盖区内的峰值最小。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薄壁结构吸能元件的抗撞性能,在传统的光滑圆柱壳表面添加金字塔型波纹。基于显式有限元技术, 应用LS-DYNA软件对这种新型的金字塔型波纹薄壁管进行抗撞性分析。采用Fibonacci搜索方法搜索该波纹管的正多边形截面的最佳边数,以波纹的高度和倾角为设计变量,以结构的吸能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采用响应面法拟合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设计。半径为40mm的波纹管算例的优化结果表明,金字塔型波纹管在截面为正十一边形、波纹高度为80mm、金字塔形波纹的顶点到中心轴的距离为38.92mm时吸能最大,吸能能力比光滑表面的圆截面结构提高31.88%。新提出的波纹结构可用于实际吸能元件的设计,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含随机分布散射颗粒的吸波体设计和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层致密平板吸波材料除几个特殊的吸收峰外,很难在较宽的频段达到理想的吸收效果.通过在吸波体内导电媒质的“孤岛”化设计,制备了单层非连续体平板吸波材料.测试结果表明,在8~18GHz频段内,热压平板媒质只出现两个特征吸收峰值,含炭20%吸收效果最好,但超过10dB的有效频段只有约1GHz.而非连续体平板吸波材料由于和空间波阻抗的良好匹配以及内部“孤立”颗粒对电磁波的散射和吸收衰减,其反射损耗有较大提高;而且随着平板试样中“孤立”颗粒炭含量的增加,平板对电磁波的反射损耗也增加,当炭含量达到30%时,平板的反射损耗在8.5~18GHz宽频范围内都超过10dB,有效频段在10GHz以上.  相似文献   

14.
在常压、高温下,测定了热钾碱液、二乙撑三胺催化热钾碱液吸收CO_2的吸收速率系数(k)。讨论了温度、转化度、液体喷淋密度对k的影响,并建立了k的数学关联式。比较了改良型湿壁塔和搅拌反应器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的k值,当吸收符合拟一级快反应时,两者所得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在ADAMS环境下,开发出双筒液压减振器的虚拟样机,并研究了减振器强非线性。将减振器速度外特性试验曲线拟合为速度外特性不对称非线性迟滞环,取代了常规减振器建模中的速度外特性不对称双线性化模型。采用实际减振器的几何参数、物理特性以及动态约束,经动态仿真分析表明,数值仿真与台架试验结果基本相符。因此,该减振器虚拟样机建模是正确的,可以减振器优化设计和整车性能匹配改进提供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16.
手持式振捣器普遍用于水电工程施工中边角及钢筋等复杂部位处的混凝土捣实,由于振捣器是利用振动工作,其振动不仅通过手柄传递给操作者,而且还通过空气以噪声形式影响操作者,使操作者身体受到损害,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新型低振辐射的振捣器.基于设计的振捣器试验台,测量手持式振捣器振动加速度沿振捣器的传递情况,分析减振效果,在试验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减振的有效途径,为振捣器低振辐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无机紫外线屏蔽剂的功能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诸多文献对无机紫外线屏蔽荆机理的认识尚存在可商榷之处。文章基于光学理论,建立新的光与织物相互作用的模型。通过一套基于该模型的独特的实验方案和分析方法,以商业品TiO2、ZnO和SiO2为例,对无机紫外线屏蔽荆的功能机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材料呈现不同的机理,给出理论解释,就无机紫外线屏蔽荆及其功能纺织品的开发提出建议,提出新模型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车辆减振器动力系统实验数据序列混沌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相位随机化产生替代数据的方法对减振器动力系统台架实验和实车实验的数据序列进行分析,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结果表明,具有异常响声的减振器实测数据序列出现混沌现象,而性能良好的减振器实测数据序列没有出现混沌现象.减振器动力系统中产生混沌现象对该系统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这为减振器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