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采用超声波、赤霉素、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种子,研究3种处理对两种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在1 000~2 000 mg/kg时,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浓度1 500 mg/kg处理效果较好;超声波处理20~40min,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超声波35 min效果较好,种子发芽提前1~2d;超声波和赤霉素共同处理对种子发芽具有协同效应,其中以超声35 min、赤霉素浓度1 200 mg/kg效果较为明显。超声波、赤霉素、超声波和赤霉素相结合处理能够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对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声波处理唐古特大黄种子,测定种子的电导率、发芽势和发芽率以及种子的平均根长和简化活力指数。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在10-60 min范围对种子的萌发能力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30 min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48%、94%,比对照高出8和19个百分点;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为432.4,比对照高出132.4。  相似文献   

3.
将川西獐牙菜,椭圆叶花锚,抱茎獐牙菜种子贮存在(18±5℃)和(0~4℃)下18个月。用0 2%CaCl2和2%KNO3溶液浸泡24h,进行电导率、TTC还原量及发芽率测定,结果表明:①两种温度下贮存的种子,除电导率差异极显著外(P<0 01),其余各项指标均不显著(P>0 05);②经药剂处理的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两种药剂以0 2%CaCl2效果较好,发芽率平均提高20%;③同一温度贮存的川西獐牙菜和椭圆叶花锚种子,经药剂处理后的电导率极显著高于对照(P<0 01),药剂处理后TTC还原量差异不显著(P>0 05)。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及不同浸种时间对雷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山杜鹃经不同浓度赤霉素及不同时间处理后,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雷山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赤霉素浓度为400mg/L,处理24h的发芽率高于其它处理,为66.00%;其次为400mg/L处理36h,发芽率为65.33%;赤霉素浓度为400mg/L下,处理36h和48h发芽势较高,均为61.00%。因此,适宜促进雷山杜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赤霉素浓度400mg/L浸种36h。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木兰(Magnolia lilifloraDesr)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对木兰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木兰种子萌发温度幅较宽,在室温18(±2)℃~35℃范围内均能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在不同温度下变化显著。在30℃恒温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最高。因此,木兰种子最佳萌发温度为30℃。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在30℃时,分别可达29.4%、29.4%和15.1%。不同温度条件下,经过200mg.L-1GA处理的木兰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用清水处理的木兰种子有所提高,说明GA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室温26℃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mg/L)浸种对刺蒺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叶长和根长等萌发特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刺蒺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均有促进作用,浓度为300 mg/L的赤霉素能显著增加发芽率、发芽速率和活力指数,浓度为400 mg/L时能显著增加发芽势,同时,浓度在200~400 mg/L之间,能增加刺蒺藜幼苗根重量、茎长度和茎重量,经300 mg/L浓度赤霉素浸种后,幼苗根冠重量比显著增大。表明赤霉素能显著提高刺蒺藜种子的活力和抗逆性,增强种子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和赤霉素处理促进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超声波作用时间和赤霉素浓度二因素对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和赤霉素处理对唐古特大黄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超声波是促进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优化综合农艺措施为:超声波作用时间21.6~43.1 min,赤霉素浓度38.2~58.9 mg/kg。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赤霉素、双氧水、硝酸钾和浓硫酸对聊红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硫酸浸种20min为最佳处理,发芽率为98.7%,发芽势为90%,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6.7%和51.8%,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选用不同浓度吲哚丁酸、萘乙酸及赤霉素浸种1,2 h,对长白松种子进行预处理,以清水浸种2 h为对照,试验分析预处理后长白松种子的萌发状况.结果表明:长白松种子经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后发芽率、发芽势明显提高.其中,以100 mg/L的IBA浸种2 h长白松种子的发芽效果最好,发芽率为53.66%,发芽势为12.33%,发芽指数为38.15.  相似文献   

10.
采用GA3、IAA、NAA、无水酒精、30%H2O2浸种5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紫花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浸种方式对紫花香薷种子的萌发效果不同,与对照相比均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以100mg/LIAA浸泡24 h效果最好,发芽率达95.67%,比对照组分别高了27%和10%,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而且发芽势达93.67%,比对照组提高了30%,发芽势高,出苗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从枳椇种子的种皮结构和透性、离体胚萌发等方面开展种子休眠原因的研究,同时采取低温层积、浓硫酸处理、机械处理等方法研究枳椇种子休眠解除技术。结果表明:枳椇种子种皮结构致密,透水性差是抑制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类型为物理休眠(PY)。低温层积75 d枳椇种子的发芽率达到72%,层积90 d种子发芽率达到76%,且发芽速度更快; 浓硫酸处理5~25 min,种子发芽率在76%~81%,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差异,但浓硫酸处理30 min对种子明显产生伤害,发芽率仅为64%; 切除部分种皮的种子在置床后4 d开始萌发,发芽速度与层积90 d的发芽速度一致,置床16 d后萌发结束,发芽率为80%; 擦伤种子表面的种子置床后6 d开始萌发,发芽率为73%。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处理盐胁迫(9g/L)下的辣椒种子,旨在研究水杨酸对盐胁迫下辣椒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 mmol/L的水杨酸和9g/L的NaCl处理下的辣椒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较高,处理后的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也较高.认为低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对盐胁迫下辣椒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的方法,研究栝楼种子吸胀前期、吸胀期、萌动期、胚根伸长期、萌芽期及幼苗期6个时期的总黄酮含量及变化规律。各萌发阶段的栝楼种子经石油醚脱脂后,以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比色法测定各萌发阶段栝楼种子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栝楼种子中总黄酮含量较低,约为1 mg/g,整个萌发阶段总黄酮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至幼苗期总黄酮含量已达2.7 mg/g。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及开发利用栝楼种子提供了参考,为人工调控栝楼种子中总黄酮含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大功率超声波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超声波水浴对大豆种子进行200W,500W,800 W的不同时间处理,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对种子萌发影响无明显规律,不同功率超声波处理对大豆萌发有显著差异.大豆发芽率和萌发指数都有明显差异.其中超声波200W处理3小时萌发率最高,800W处理3小时萌发率最低.500W处理一小时产生抑制作用,而后无显著影响,从三个处理对比看500W处理是一个阈值.  相似文献   

15.
以野生白筋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正交试验和不同贮存方法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播种季节、覆盖深度和基质种类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处理组合为A1B2C2,即:干藏种子进行秋季播种于配土中并覆土2cm,次年春季萌发,萌发率达58.45%,但种子出苗时间长、不整齐.不同种子贮存处理结果发现,秋季采集种子于次年春季播种前35—45d进行冬季室温湿沙层积处理显著提高白筋种子萌发率,达77.78%,出苗时间短、整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NP-2000对绿豆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将NP-2000原液配制成3种不同浓度,对绿豆种子进行浸种及喷施处理,分别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绿豆发芽率、根长、芽长、株高、淀粉酶活力、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P-2000对绿豆萌发及幼苗生长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蓝福生  Jean-Yves Peron 《广西科学》1997,4(4):276-277,281
用0.025%,0.050%,0.075%和0.100%浓度的赤霉溶液按12h,18h,24h和30h浸泡海甘蓝(CrambemaritimaL.)种子,以风干种子和自来水浸泡24h为对照,结果表明,多数处理对海甘蓝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规律性不明显,0.025%浓度溶液浸种18h的处理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电场处理油葵种子对幼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葵种子经不同电场强度处理一定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电场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与对照相比,电场作用后,油葵种子发芽率提高为1.2-10.8%,根体积增长率为21.3%-150.96%,苗长的增长率为0.49%-23.3%,水势提高率为7.51%-37.51%,束缚水提高率为5.20%-35.58%。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对大豆种子萌发及诱导幼苗抗根腐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壳聚糖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及诱导大豆对大豆根腐病的抗病性表现.结果表明:1.0mL/L壳聚糖处理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1.0mL/L的壳聚糖诱导效果最好,达65.45%,在诱导处理后第5d表现出最高诱导效果;0.1-2.0mL/L的壳聚糖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但可抑制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