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2012年陕北非农业人口和陕西省交通地图为主要数据,借助分形理论对陕北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空间结构和空间集聚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延安和榆林城镇等级规模较为集中,分布较为均衡,中间位序城镇较多;陕北城镇之间交通通达性较好,各城镇之间具备开展经济协作的基础设施条件,两市的城镇体系在空间上分布比较集中,城镇主要分布于沟谷河流沿线,形成城镇体系的主要发展轴线;陕北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从中心向四周密度递减,城镇体系呈现集聚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2.
为了刻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的特征,运用分形方法,从城镇空间分布的向心性、均衡性和城市要素的相关性3个方面,测算了描述空间结构分形特征的集聚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根据3个维数的地理意义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并提出了强化中心、轴线发展、圈层优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应用分形理论、借助GIS软件,测算了16个主要城镇的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关联维数,定量分析了黔东南州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黔东南州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以州首府凯里市为中心、沿交通干线自组织演化;黔东南州城镇空间布局不均衡,发展重心向西北部倾斜;主要城市之间公路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好,城镇体系各要素关联度较高,但关联效率有待提高;新交通线路的开通将打破黔东南州城镇体系原有的空间格局,有利于形成更加均衡和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4.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体系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定量计算了其城市首位指数、规模结构分维数和空间关联维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城市首位度过大,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辐射功能较弱;空间上呈线形密集分布,并受自然条件和交通干线的显著影响,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力较弱,整体功能发挥受阻.最后提出了优化城镇体系的一些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定量分析鲁南经济带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文章分别计算了其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的关联维数与聚集维数.结果显示,鲁南经济带城镇的空间布局较为分散,城镇空间关联程度一般;城镇空间向心性集聚分布特征比较显著.为此,提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一圈一区",增强区域"双核动力",构建"济临日"三角结构等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渝东北三峡库区11个区县为例,基于分形理论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计算了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角度,计算了其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结果表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体系存在空间分形结构和分形特征;城镇体系首位城市万州的垄断特征不明显,中间位序城市数目较多,人口分布比较均衡;城镇空间布局较为分散,空间关联程度一般.最后基于分形理论的测算与分析结果,从优化区域内城镇体系结构和功能角度,提出了培育万州增长极、开发沿江城镇带、建设特色小城镇和完善交通与信息网络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兰州-白银城市区域为例,运用分形理论中的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模型对区域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城镇空间分布以兰州市区为中心向四周呈密度衰减状态,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的吸引力也是从中心逐渐向四周衰减;城镇高度集中于某一地理要素(交通干线或河流),其自组织演化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优化趋势;城市区域空间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8.
运用分形理论对山东黄金海岸带优秀旅游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表明:该区域优秀旅游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空间分布密度由中心旅游城市———青岛向周边地区衰减,且青岛的集聚性比较强,众多旅游城市集中分布在G18、G15等高速公路线上,交通通达性好。从空间集聚维数可以看出,该区域优秀旅游城市空间结构仍处在有限扩散集团凝聚模型演化的初级阶段,空间分布密度由青岛向四周衰减比较快,但青岛的空间吸附半径不大。从空间关联维数可以看出,该区域优秀城市系统空间结构自组织优化还没有完成。据此,本区域在继续发挥青岛集聚性的同时,应着力培育烟台、潍坊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构建以青岛为中心、烟台、潍坊为副中心的“三角形”山东半岛黄金海岸带优秀旅游城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
以济南都市圈为例,对其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计算出了济南都市圈等级规模分形维数和空间结构分形维数,结论如下:济南都市圈城镇数量和规模分布不均匀,区域集聚力不强,一体化程度不高.由此提出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建设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利用分形理论计算出昌九地区137个城镇城市首位指数,测算出城镇规模级别分布维数、聚集维数、网格维数,从而揭示昌九地区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状况。研究表明:1)利用城区常住人口规模测算出两、四城市指数,分别为3.56、2.36,均高于正常值,表明昌九地区城镇体系属于首位型分布;从城镇体系规模级别测算出分维数为0.758 8,验证了昌九地区城镇体系呈极核型结构,城镇规模分布不均衡;2)南昌市区、九江市区的集聚维数为0.755 9、0.614 4,中心城区在昌九地区城镇体系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核心作用显著;3)昌九地区城镇分布的容量维与信息维分别为1.754 5、1.510 6,城镇分布均衡性偏低,城镇稀疏的地区分形形态不佳。昌九地区城镇体系结构呈现不平衡状态,首位城市的垄断性较强,小城镇发育不完全,影响了城镇体系功能的充分发挥,提升中小城镇功能是今后昌九地区今后城镇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经济发展条件最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生产要素最密集的地区,是连接珠江三角洲开放区和长江沿岸开放带的纽带,其空间结构不仅直接影响湖南省的产业空间布局,而且对整个南中国地区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影响.湘江流域分布有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和534个建制镇,其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处于极化阶段,点轴走廊式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城镇密度较大,但分布不均匀,存在着明显的轴线特征和核心边缘结构.为了实现湘江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应采取点轴式空间开发模式,使水系成为区域联系开放性通道,并加强不同等级的城镇建设,构建"一区三圈四轴"的开放性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山区聚落空间格局与合理规划国土空间,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探究山区聚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以岷江上游山区聚落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位序-规模原理、聚集维数和关联维数方法对岷江上游聚落行政和聚落几何中心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和对比,并总结其造成误差的原因。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首位分布城镇体系结构特征明显,县域人口的累积百分比曲线符合位序-规模的特征。(2)岷江上游聚落空间结构分形特征显著,受经济因素的重要影响,聚落在空间上聚集分布,并以各首位城镇为中心向周边逐渐衰减。(3)岷江上游关联维数和牛鸦比所揭示的城镇相互作用强度和交通通达性特征与实际情况一致。(4)行政中心造成的误差与研究区平均海拔关系密切,聚落行政中心在平均海拔高的区域相对几何中心的偏离较大,应重视其偏离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运用分形理论,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了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及分形分布的分维数,讨论了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的特点.用城镇密度、关联维数分析了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得到了目前城镇体系的特征.进一步探讨了城镇体系结构特征形成的内在机制,提出了未来城镇体系发展的相应对策,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和优化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等.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计算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并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及其特点;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角度,计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中心城市吸引力的分维值和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最后,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方向:在发挥江浙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区域整合优势,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西部典型的河谷型小城镇体系-临洮县域城镇体系为例,运用分形研究方法,对其规模结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城镇体系的优化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河谷型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其等级规模结构比较松散,呈明显的首位分布,城镇首位度大,中间城镇缺失,城镇空间体系呈明显的线状分布,主要小城镇分布在一条地理要素上,交通网络不畅达,各小城镇之间联系不紧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豫北地区城镇体系异速增长的分维性质及其退化图式,第一,城市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生态限制,地理环境制约着城镇体系的发育;第二.城市和城镇体系的内部结构协调性关系着城镇体系的生长;第在,社会经济状况对城镇体系的演化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形维数将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与城市群整体收益损耗联系起来,建立包含投入、产出和人口规模等多因素空间分布分形特征的城市群最优空间结构模型,明确城市群最优空间结构的经济内涵,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以陕西省关中城市群为例,在利用城市规模效益对比检验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对比最优分形维数与Zipf维数演变趋势,发现模型预测的空间结构优化方向与城市群空间结构Zipf维数等于1的优化标准并不相悖。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城市经济影响区与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西北地区城市等级结构与经济影响区范围进行界定,并研究城市经济影响区的空间联系通道,为西北地区城市建设与区域合作联系提供基础研究。方法运用城市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方法,依托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西北五省城市的等级结构以及中心城市与腹地形成的经济影响的界限,同时提出了西北地区各城市经济影响区的联系通道以及影响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的因子。结果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可分为四级等级结构,西北五省中,城市与省区间城市发展水平与规模差距大,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差异显著;城市发展水平、交通通达率、人文社会因素以及自然禀赋等因子是影响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的主要因子;西兰新、西兰青、西兰银、"门户"通道构成了西北地区城市区际协调与空间组织的联系纽带。结论西北地区城市间存在显著等级结构,各城市经济影响区之间有较为明确区间及区际通道。  相似文献   

19.
豫北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河南省北部为研究区,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性质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城镇体系是地球表面分形支体上发育的多标度分形系统。计算结果表明,豫北地区城镇体系的多分维Dq和奇异谱f(a)在参数q≈-1处发生了标度间断,多分形测度只在q∈[0, +∞)范围内发育,当q≤1时,标度紊乱,f(a)函数和Dq谱均不收敛,从而证明:多分形是由单分形演化而来,城镇体系的多分形结构是由测度集中区向测度疏散区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的。另外,从人地关系、系统演化以及测算方法等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