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BT(稀土)复合锅炉、窑炉设备、异型管道绝热涂料,是国家级发明专家张振英先生众多科技成果中的一项,他以稀土为助剂,采用多种无机纤维组织材料和轻质无机矿物材料经深度复合增强工艺而成,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各类锅炉、窑炉、反应釜、冷库、建筑物等需要采取绝热、保温、保冷、节能措施的高温设备、设施和异型管道上,解决了几百年来保温材料保温性能不好,施工不便,  相似文献   

2.
将稀土配合物与无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复合得到的功能性材料,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改善了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条件,大大增强了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强度,延长了发光时间。同时将稀土纳米微晶复合到材料基质中,可以赋予功能材料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本文就稀土配合物与无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复合、稀土发光材料的纳米化及其最新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绝热材料,比如稻壳、软木、炉渣、石棉等,品种较少,使用面也很窄,新型的绝热材料用途很广,不论房屋建筑、冷藏设备的保温,还是工业锅炉、窑炉、管道、设备的高温绝热都离不开它。  相似文献   

4.
FBT(稀土)复合保温涂料以其显著的隔热保温性能和50%的节能效果已广泛用于国内外众多行业,FBT(稀土)保温材料型材是在此基础上研制的一项新产品。它省去了涂料需要干燥的时间,可直接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建筑的锅炉、管道和各种冷藏设备,具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在用工业锅炉保有量50多万台,约180万蒸吨/时。燃煤锅炉约48万台。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约有燃煤工业锅炉24万台。工业窑炉每年消耗原煤约3亿多吨。水泥材料窑炉约7800座;墙体材料窑炉约10万座。钢铁工业窑炉每年消耗煤炭约6600万吨。以上窑炉平均能效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以上。设备陈旧老化;技术水平低,装备陈旧落后、规模小;能耗高。大部分缺乏污染控制设施,污染严重:运行管理水平低,管理粗放;缺乏能效标准和节能政策。 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是我国十大节能工程之一。国家为了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花大力气推行节能减排相关措施。明令限制落后锅炉的生产。现阶段,鼓励开发和应用工业锅炉、窑炉节能降耗新技术、新设备。采用新型高效锅炉房系统更新、替代低效锅炉,提高锅炉热效率。示范应用洁净煤、优质生物型煤替代原煤作为锅炉用煤等,不失为一条有效解决之道。现今,工业锅炉行业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相似文献   

6.
应变监测技术是针对锅炉主蒸汽管道安全运行的普遍性问题,研究的成果可以在所有锅炉锅炉主蒸汽管道的运行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基于对风险的锅炉主蒸汽管道维修和监测技术是适合我国锅炉设备计划定期检修的方式,是提高我国锅炉设备可靠性和可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减少维修工作量及检修费用、提高经济性而迫切需要开发的新技术。本文主要是针对锅炉主蒸汽管道的维修的理论研究心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陶瓷纤维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窑炉的绝热耐高温材料。由于其容重大大低于其它耐火材料,物理特性完全不同.于传统耐火材料,因为蓄热很小,隔热效果明显,作为炉衬材料可大大降低能源损耗。陶瓷纤维的应用技术和方法为窑炉的建造带来了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8.
超级绝热型防火材料,是一种具有纳米孔隙结构及超低导热系数的无机材料,可分为溶胶-凝胶法气凝胶复合材料和气相法氧化物纳米粉末基材料两种.其基础组成氧化物为SiO2和更高熔点的Al2 O3、ZrO2,且研究发现合适的复合组元比单组元在火灾温度下具有更好的耐热稳定性.红外遮光剂是显著降低材料高温导热系数的关键组分,通过比红外消光系数测定以及基于Mie散射理论等的数值计算为红外遮光剂的合理选择提供了依据.超级绝热型防火材料,具有高效防火的特点,只要很小的厚度就能达到较高的耐火等级.随着气凝胶材料从超临界干燥向常压干燥的发展,以及超级绝热型防火材料总体生产成本的降低,这种材料将在城市地下空间被动防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效节能锅炉清灰剂适用于以煤、油、煤气、天然气为燃料的各式热水锅炉、蒸汽锅炉、窑炉,如采暖发电工业锅炉、民用锅炉、船舶锅炉、茶炉及蒸汽机车等。 锅炉设备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部门,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设备和热力设备。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锅炉的用煤量约占全国煤炭消耗量三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10.
邻苯二甲酸铕锶体系荧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类似无机荧光材料中掺杂办法,将稀土荧光络合物掺入络合物基质中,降低稀土浓度,得到新型稀土络合物发光材料。测定了基质及络合物的红外、荧光光谱和部分顺磁谱,讨论了可能的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11.
稀土无机复合絮凝剂在化肥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稀土无机复合絮凝剂.通过该絮凝剂在化肥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确定了RE絮凝剂与无机高分子的最佳复配比例,研究了投加量对絮凝效果与COD去除率的影响,并且与RE有机复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絮凝剂进行了比较,证明了RE无机复合絮凝剂具有絮体生成快,沉降速度快和COD去除率高等特点,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12.
硬度法预测锅炉高温管道的剩余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在高温、高应力状态下运行的锅炉高温管道蠕变损耗的评价,过去一直沿用新材料的寿命损耗曲线,并没有考虑锅炉高温管道长期服役所产生材质退化现象的影响。该文通过对淮北发电厂使用不同年限的在役锅炉高温管道材料试验结果的分析及研究,建立了锅炉高温管道材料的硬度与使用寿命的函数关系式,为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及评估其使用寿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倪佳苗  程娟 《科技信息》2011,(30):32-33
建材工业窑炉主要给学生讲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功能,但目前的教学强调的是基础理论和整体体系。教学过程中,教师觉得枯燥乏味、学生觉得过于形式。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建材工业窑炉课程教学活动中作出一些关于教学法的新探索并提出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能够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实现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本质的复合,可以获得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结构、相态、性能和功能,广泛应用于光电、催化、生物医学等领域.本文着重总结了几类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以及它们在荧光、光声和拉曼生物成像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石河子科技》2010,(6):43-43
<正>保温工作是施工工程和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通的保温作业中,使用岩棉、针刺毯、甩丝毯等保温材料就可以保温,但对于一些保温要求相对较高的管道和设备,就不能用普通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由于高温蒸汽管道内部水击及压力波动等影响,造成管道振动频繁,致使由岩棉、玻璃棉、矿渣棉及复合硅酸盐等软质保温材料做成的绝热结构,突出的问题是保温材料下沉严重,高温蒸汽管道上部热损失较大,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能源浪费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开发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保温效果更好的保温产品。  相似文献   

16.
本期主题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包括设备所用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以及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所有设施。特种设备是我省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工作的防治领域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光器件,将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制成复合体,取长补短,使其在平板显示技术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简述有机与无机电致发光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有机一无机复合器件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在具有不同结构的有机-无机异质结器件中无机材料所起的作用.通过对无机界面修饰层修饰电极、基于Ⅱ-Ⅵ族半导体材料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发光等方面的综合探讨,总结出有机-无机复合器件的优势:能得到更好的Ⅰ-Ⅴ特性曲线和更高的发光效率,对器件内部场强起调节作用并且改善两种载流子的平衡注入,为今后在制作有机.无机复合器件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稀土永磁材料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Sm-Co,Nd-Fe-B,Sm-Fe-N,Nd(Fe,Mo)12Nx和双相复合永磁等几种重要的稀土永磁材料的性能、制备工艺和应用领域,展望了稀土永磁材料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书为关于复合无机固体合金的结构、稳定性和磁性的专著。当前,这种材料的特点和有关问题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含钢渣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掺钢渣、矿渣和粉煤灰复合掺合料混凝土的碳化、氯离子渗透、碱集料反应、抗冻及绝热温升性能.结果表明:在同水胶比下,复合掺合料等量取代水泥后,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有明显提高,混凝土碱集料反应膨胀率显著降低,当复合掺合料用量超过50%,混凝土抗冻性有所降低.掺加复合掺合料可显著减小胶凝材料的水化热,以及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和温升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