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许平华 《科技信息》2012,(19):453-454
通过对高海拔山区引进秃杉进行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山区引进栽培秃杉成活率高,生长快,9年生的秃杉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达到8.9cm、8.7cm、0.0296m3,比马尾松分别提高了1.53倍、1.32倍、2.69倍,比柳杉提高了1.05倍、1.04倍、1.14倍,比杉木提高1.14倍、1.07倍、1.35倍。秃杉在高海拔山区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抗寒抗旱性强,无病虫害发生,完全适应在高海拔山区栽培,是马尾松、柳杉、杉木的理想替代树种。  相似文献   

2.
菌根技术是一项以活性生物菌制剂为基础的生物新技术,是林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发现,它能够有效地解决在极端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难、生长慢的技术难题,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增进以有益微生物为主的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土壤生物活力的提高,是生态植被建设中实现科学造林的一条重要技术途径。现将林木菌根生物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生态学界近来争论的热点之一。笔者简要介绍了现有关于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功能有关抽样效应、生态位互补、保险效应、冗余机制、基因-环境互作、边际效应及中性理论等作用机制,以及现有的关于生产力和多样性之间关系的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和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的关系,重点讨论了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地清理、造林密度、间伐、林农复合经营、轮伐期长短等经营措施对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林分结构的构建和调控,任何左右林分结构的经营措施都有可能对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因此,从生物多样性维护及生态功能发挥的角度看,决定应该营造什么样的人工林以及该采取怎样的经营措施是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和长期立地生产力维持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是维护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支撑,与气候变化有着紧密的关联性,气候危机的本质就是生物多样性危机。为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加速性破坏影响,减碳是这个阶段必经之路。在系统梳理了减碳与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与减碳之间彼此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减少CO2的排放可通过采取能源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等措施来实现;同时,还可以发掘生态系统固碳的潜力来减少CO2在大气中的含量。控制在大气中CO2的含量可以缓解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积极作用。同时林业碳汇固碳在植树造林方面与生物多样性之间也存在联系,亦即在人工造林时生物多样性植物将比树木单栽培隔离更多的碳,存在碳生物多样性的权衡。  相似文献   

5.
自然保护区落叶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保护与经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内人工林的经营问题关系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针对我国东北林区保护区中占较大比重的落叶松人工林,研究了东折棱河自然保护区,不同经营方式和针阔混交比例的人工兴安落叶松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采用Simpsonindex(DS和E)和Shannon-Weinerindex(H)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大阔叶树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其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在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从恢复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人工落叶松林的“栽针保阔”经营方式,给出了保阔的树种,可以选择水曲柳、黄檗、色木和春榆与兴安落叶松混交。混交造林时,可以通过调节树种种间关系,形成良好的林分结构,发挥其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6.
大河镇不同立地条件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六盘水市大河镇退耕地营造的6年生柳杉幼林,通过样地调查,分析比较不同立地条件(土壤、坡向、坡位、坡度)对柳杉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类型上看,柳杉幼林在土壤比在砂土生长快;坡向上看,在阴坡比在阳坡生长快;坡位上看,下部生长速度最快,其次为中坡位;坡度对柳杉速度的影响表现在缓坡生长量最大,其次是斜坡,陡坡生...  相似文献   

7.
徐州市人工侧柏林的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徐州周围山地人工侧柏林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勘察的基础上,建立了10块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地.通过对群落的生境条件、种类组成和结构等的调查,详细分析了徐州市现有侧柏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徐州周围山地现有人工侧柏林群落结构简单,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较低,生长更新缓慢.建议引种朴树、臭椿、黄连木、三角槭、梧桐、女贞等树种,以改造林相,促进地带性植被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谢巧银 《科技信息》2008,(4):315-316
对柳杉种源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柳杉早期生长较慢,在苗期和幼林期,不同地理种源间的生长量无明显差别,但随着林木的生长,不同种源间的遗传分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差较大,至中成林期,不同地理种源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经综合评判,选出适应性抗逆性强且生长量高的优良种源有四川洪雅、日本精英后、安徽灰州和福建柘荣共4个种源。在Ⅲ类立地和经营管理较为粗放的条件下,这些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年生长量分别可达0.4~0.6m、0.6~0.8cm和0.004~0.006m^3,适宜作为用材林树种在闽东沿海较高海拔山地栽培。  相似文献   

9.
柳杉马尾松不同混交模式造林试验研究表明,柳杉与马尾松混交是成功的,也是沿海高海拔贫瘠山地培育柳杉用材林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混交方式,其适宜的混交模式为:混交比例1柳杉:2—3马尾松,行状或插花状(星状)混交,造林初植密度为4995彬hm^2—6660彬hm^2;并根据种问关系、林分郁闭度及立地条件等因素,在10年生左右时,应适量地进行一次间伐,最终保留密度以1600株.hm^-2-20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铁岭莲花湖湿地中生长着大量的自然群落和人工种植群落,它们都对莲花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辽宁铁岭莲花湖湿地的36个样方进行了湿地植物资源和植物群落的调查研究,进行了群落分类,并在BioDiversityPro等软件的支持下,进行了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铁岭莲花湖湿地共有12种植物群落类型,其中陆生植物群落8种,水生植物群落4种。植物物种多样性在辽河大堤上自然群落中最大,在水中的人工群落中最小,自然群落在大堤上生长最为集中。对莲花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今后莲花湖及类似湿地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对杉木多代连栽地经柳杉长期轮栽后凋落物的组成及归还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柳杉林分的年凋落量是杉木多代连栽林的2.18倍,两树种凋落物年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不同,但杉木和柳杉年凋落物主要都来源于叶、枝和花果,其余的组分归还较少.柳杉林凋落物的归还模式为主峰出现在5月份和8月份,这两个月的凋落量占年凋落量的49.69%,可见,柳杉凋落物主要发生在5月和8月这两个月,而杉木则主要发生在8月份,仅8月份这1个月的凋落量就将近占年凋落量的一半.柳杉各月的凋落物中都以柳杉叶为多,但其他组分的归还顺序各月亦不完全一样,杉木亦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凋落物的季节归还模式亦不同:柳杉林凋落物的季节变化呈适现出夏季(35.13%)>秋季(30.39%)>春季(26.33%)>冬季(7.57%),而杉木多代连栽林则呈现出秋季(53.06%)>春季(24.07%)>夏季(15.76%)>冬季(6.48%).  相似文献   

12.
恩施州柳杉人工林碳汇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恩施州柳杉人工林碳汇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柳杉生物量与胸径大小密切相关,全树生物量50%以上集中在树干,各组份生物量分配大致呈现树干>树根(含桩)>叶>枝的趋势.本地区柳杉生物量与胸径、树高的关系模型为W=254.519 7D2.161 4,或W=42.877 2(D2H)0.939 0,采用胸径分布代替年龄结构的方法推算,恩施州柳杉人工林生物量为4 055 704.557 t,碳汇储量为2 038 397.11 t.  相似文献   

13.
<正>1、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柳杉(Cryptomeria Janponica)大、小孢子的发育时间不同,柳杉早于杉木,两者花期也不一致。 2、电镜扫描发现,杉木、柳杉及其杂种的花粉粒在形态、大小以及突起等方面各不相同。 3、在人工授粉条件下,柳杉花粉能大量滞留在杉木的珠孔内,并在杉木的珠心中正常发育。 4、杉木的胚珠从接受柳杉花粉粒起至“杂种种子”的形成,大约需八个月的时间·在南京地区,3月底授粉,4—6月中旬雌、雄配子体发育,6月上、中旬受精,6月下旬起原胚发育,7月下旬后胚早期分化,9月上旬起胚分化完全,11月份采种。各阶段发育正常。 5、从有性生殖过程的发育时间及形态特征看,“杂种”与杉木极为相似,且具有杉科胚胎发育的一般特征,说明两者在其亲缘关系上十分相近。我们认为,杉木与柳杉的杂交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神经网络的转炉冶炼终点磷和硫含量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转炉冶炼终点磷、硫含量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影响冶炼终点的控制变量,根据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常用BP算法进行改进,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转炉冶炼终点双节点输出模型,实现了对终点钢水磷、硫含量同时进行预报,选取现场实际生产数据为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使模型对磷、硫含量的预报误差在±0.003%的命中率均达到了85%以上,预报精度达到了炼钢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丽水白云山设立39个样点,调查了54种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重要值.以此为基础,应用基于组平均法的聚类,结合样方实地调查资料,将丽水白云山植被划分为6个植被型11个群丛.39个样点代表了11种植物群丛,它们分别是马尾松群丛、黄山松群丛、木荷-锥栗群丛、柳杉群丛、褐叶青冈-甜槠-短柄枹群丛、杉木-香果树-乌药群丛、杜鹃群丛、合欢-马尾松-杉木群丛、锥栗-枫香-山苍子-( )木群丛、青冈栎-马尾松-黄山松群丛和甜槠群丛.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天台山八种植被下土壤中的肥力因素:有机质、全氮、全钾、全钾及pH值,并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八种植被土壤的上述指标进行了综合比较,八种植被土壤肥力的相似顺序为:七子花土壤=茶园土壤>竹林土壤>柳形土壤>金钱松土壤>日本花柏土壤>黄山松土壤>云锦杜鹃土壤。  相似文献   

17.
对柳杉树冠特征和承雪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2年生不同径级的柳杉平均冠幅为2.63~5.34m.平均冠高为5.39~9.98 m,它们与胸径的关系模型是L=0.017327+0.162 113 D,H=1.0223238 D-0.126759.枝密度有树冠中层高、下层和上层低的趋势,枝基径、枝长与枝下高的关系模型是h=8.078750-3.719225 d、h'=7.921 565~4.0319171,冠形为圆锥体.柳杉地上部分自重和极限承雪能力与胸径之间的关系模型是F=-618.858453+174.655412D、W=-70.205010+17.824595 D.  相似文献   

18.
工程边坡绿化技术初探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提出了工程边坡绿化技术的概念,对边坡绿化方法和不同边坡选择合适的绿化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给出了播种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以乔木层树种重要值为指标,Pearson相关系数为测度距离,运用SPSS软件对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人工林类型进行聚类划分,并分析了各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根据聚类结果,按优势种命名原则,将双峰山森林群落划分为马尾松群落、杉木群落和柳杉 杉木群落,其中杉木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水平呈现出灌木层较高,草本层次之,乔木层较低的变化规律.但总体上,这些群落植物种类较少,物种多样性水平尤其是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水平低,应采用人工间伐、引入观赏价值高的乡土花卉及树种等方式促进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的提高,同时丰富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