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自应力钢管轻骨料砼轴压短柱的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自应力钢管轻骨料砼看作一种组合材料,给出截面名义平均应力与纵向应变的关系曲线,定义了组合材料的抗压屈服强度点;找出了抗压屈服强度与套箍指标的关系,担子邮轴压珠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对空心杆双锥构型点阵材料的压缩性能进行研究,对比了点阵材料与均质材料的压缩性能.点阵材料及均质材料的试件都采用多喷头光固化树脂增材制造技术制备,通过试验测试了均质材料件及2种元胞尺寸点阵材料件的压缩性能,获得了不同应变率载荷下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探索了元胞尺寸、加载应变率对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材料破坏前的应力-应变关系预测表达式,应力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点阵材料的元胞尺寸对材料压缩性能影响显著;不同应变率下点阵材料的屈服应变变化不大,屈服强度差异相对较大;制备的点阵材料屈服应变大于均质材料屈服应变,但屈服强度不具备优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一种网架新型节点作为空间三维问题,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网析节点的变形特征,应力强度分布,以及其构造尺寸与屈服荷载之间的关系;得出节点合理设计的依据,回归出屈服荷载与构造尺寸参数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4.
从弹性应变能释放是材料屈服的基本原理来看,MohrCoulomb(M-C)强度准则认为屈服时材料的泊松比恒为0.5,这可能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研究了弹性应变能、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及泊松比之间的关系,提出广义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概念;从弹性应变能角度对M-C强度准则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广义M-C强度准则;利用强度准则对岩石的破坏强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考虑了中间主应力与泊松比的影响,广义M-C强度准则的计算精度更高,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内在机理.广义M-C强度准则突破了材料破坏时的泊松比恒为0.5的假设,这对于定量描述材料的屈服与破坏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混凝土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需要模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根据混凝土单轴受压典型曲线特征,采用Hermite插值给出了混凝土单轴受压条件下具有明显几何意义的σ-ε关系,以给定的混凝土强度准则为基础,给出了混凝土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增量本构关系,利用特征屈服半径的概念将初始屈服面、后续屈服面以及破坏面表达为一个统一的形式;特征屈服半径的概念将平面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与单轴受压状态统一起来,使问题的处理一体化,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构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胶接接头拉剪强度的有限元模型,预测接头拉剪过程中的胶层内部最大应力,基于胶层和钢板的材料特性、几何因素与胶层内部最大应力的响应面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胶接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胶层内部最大应力与钢板厚度呈负相关关系;胶层厚度和钢板屈服强度均存在使胶层内部应力最小的临界值;胶层内部最大应力与胶层屈服强度呈负相关线性关系,其斜率受到胶层厚度及钢板的厚度和屈服强度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设计模拟材料承受压应力的夹具,运用高温高压釜,试验研究不同压应力下两种套管钢材料在硫化氢、二氧化碳与氯离子共同作用下的腐蚀速率,测试压应力作用下套管钢材料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介质中石油套管材料腐蚀形态为点蚀,压应力的增加对试样的腐蚀有促进作用;当压应力小于材料屈服强度的一半时,材料腐蚀不明显,当压应力大于材料拉伸屈服强度的一半以后,材料腐蚀速率快速增加;石油套管与油管特殊螺纹接头密封面及扭矩台肩压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压应力对特殊螺纹套管材料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模拟材料承受压应力的夹具,运用高温高压釜,试验研究不同压应力下两种套管钢材料在硫化氢、二氧化碳与氯离子共同作用下的腐蚀速率,测试压应力作用下套管钢材料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介质中石油套管材料腐蚀形态为点蚀,压应力的增加对试样的腐蚀有促进作用;当压应力小于材料屈服强度的一半时,材料腐蚀不明显,当压应力大于材料拉伸屈服强度的一半以后,材料腐蚀速率快速增加;石油套管与油管特殊螺纹接头密封面及扭矩台肩压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一半。  相似文献   

9.
稀土添加剂对泡沫铝合金的抗压屈服强度有较大的影响,最佳的稀土添加量为0.40%(质量分数)。在三种不同基体材料的泡沫金属中,稀土泡沫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抗压屈服强度以及流变平台区,进一步结合金相图分析稀土对铝合金基体的增强机理。  相似文献   

10.
动高压下材料的屈服强度测量一直是冲击动力学界长期追求的目标.本文介绍了一种直接测量材料高压强度的新实验方法,即磁驱动压-剪联合加载实验技术.分析了压-剪联合作用下材料的应力偏量与屈服强度关系,数值计算了斜波加载下压-剪联合作用时应力偏量与屈服强度的时空演化,给出了强度数值的计算方法.基于CQ-4装置,开展了磁驱动斜波加载压-剪联合实验设计并对铝的高压强度进行了测量,获得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磁驱动压-剪联合加载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加载手段,在材料的动高压强度测量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对由拉压强度不同材料构成的组合筒的最优过盈配合以及弹塑性极限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组合筒的接触压力及最优接触压力、最优过盈量以及弹、塑性极限计算公式.与经典弹塑性分析解不同,所得到的解考虑了材料拉压强度的不同以及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并包含了两个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参数.为了比较方便,还基于库仑-摩尔屈服准则对由拉压强度不同材料构成的组合筒的弹塑性极限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所得解与基于库仑一摩尔屈服准则所得解及其他经典强度理论解的关系,分析了材料拉压强度的不同以及中间主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长期温湿度交替变化对胶合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改进ASTM D1037老化方法,开展了落叶松层胶板试件0、3、6次干湿交替的多组老化试验,分析了干湿交替次数对胶合木宏观表征、微观形态、材料密度、顺纹抗压、顺纹抗拉、抗弯及胶层剪切强度等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试件各项强度指标在干湿交替后均有明显下降;随干湿交替次数增加,试件各项强度指标降幅增加;6次干湿交替后,顺纹抗压、顺纹抗拉、抗弯和胶层剪切强度的降幅依次递增,各指标较0次干湿交替试件分别下降26.75%、29.64%、33.57%和40%;与初始裂缝相比,干湿交替对抗弯强度值影响更为显著;干湿交替次数与不同强度的关系均可采用幂函数拟合;基于交替次数与时间对应关系,分别建立了落叶松胶合木顺纹抗压、顺纹抗拉、抗弯及胶层剪切强度的时变模型.  相似文献   

13.
钢箱梁斜拉桥索梁锚固区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掌握索梁锚固区在索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极限承载力,以青岛海湾大桥红岛通航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应用等效板厚法近似模拟钢锚箱承压板与锚垫板之间的接触非线性问题;采用板壳单元和梁单元建立了索梁锚固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索梁锚固区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锚固区及钢箱主梁进行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钢锚箱与主梁腹板的连接区域应力集中,超过了材料的屈服强度;索梁锚固区的极限承载力为设计荷载的3.07倍,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索梁锚固区受力性能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取波浪应力为韦伯尔分布,按强度条件总应力超过材料屈服强度时发生破坏,并考虑材料屈服强度的随机性质,从而推导出船体结构的破坏概率并应用于船体强度的概率估算。  相似文献   

15.
饱和土及尾矿砂的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饱和Q2、Q3黄土、饱和粉质粘土及饱和尾矿砂固结排水三轴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粘结力σ0(σ0=c.ctgφ)不等于零时材料的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关系。结果表明,在扩展强度发挥面上,这几种材料的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之间仍具有线性关系。当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为弱硬化型时,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关系为两段斜率不同的直线;而当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为硬化型时,应力比与应变增量比关系为一条直线;固结应力、密度对这种线性关系的参数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MTS810材料疲劳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粒径91钨合金材料的准静态单轴拉伸实验研究,获得了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静态力学性能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够反映钨合金材料宏微观特征的计算模型,数值计算了不同颗粒形状、不同钨含量合金材料在准静态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得到了其整体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钨合金屈服强度与钨合金微观参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钨合金材料的内部应力和应变场。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随着钨含量的增加,钨合金的屈服强度增加,但其延伸率均降低;随着长径比的增加,钨合金的屈服强度有所增加,且随着长径比的增加,屈服强度的增加变得缓慢。为进一步钨合金材料性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某军用载物箱标准姿态跌落行为下的动力响应问题,通过仿真分析进行包装系统性能评估,为结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并与假想姿态跌落行为进行对比仿真试验,分析响应结果的差异性,确认仿真分析中标准姿态跌落建模的重要性。采用Hypermesh联合LS-Dyna集成建模思想,对不同姿态跌落工况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获得包装系统各部位应力云图及内置物响应加速度曲线。在标准姿态下,面与棱跌落过程中系统最大应力均未超过对应材料屈服强度,角跌落过程中,箱体最大应力76.654 MPa明显超过材料屈服强度;与标准姿态对比,假想姿态下棱与角跌落过程中系统最大应力、响应加速度峰值及力响应时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载物箱以标准姿态进行面与棱跌落测试时结构不会发生强度破损;角跌落时,存在破损风险,需进行结构优化。为提高包装系统跌落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以标准跌落姿态搭建有限元仿真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纳米多晶体材料因其独特的力学性能而成为当前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晶粒尺寸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倍受关注。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模拟计算了晶粒尺寸为0.6387—2.332nm的TiN的力学性能,得到应力应变关系及屈服强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TiN的屈服强度降低,晶粒呈现软化趋势。通过对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可知:TiN在应变5%处开始屈服,其屈服强度大约为21.5GPa;抗拉强度发生在应变约为15%时,且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抗拉强度降低。本文对照了屈服极限的计算值和有限元方法的拟合值,讨论了实验中TiN表面的微观结构与硬度、弹性模量的关系。研究表明,TiN试样中的缺陷对其硬度和强度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高强度螺栓高温后材料力学性能,对10.9级M22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高温冷却后试样进行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不同冷却方式下高强度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冷却方式下,高强度螺栓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当加热温度不超过400℃时,高强度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基本不受加热温度的影响;当温度不超过300℃时,弹性模量基本不变.随着温度升高,高强度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迅速下降,当温度达到600℃时,高强度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下降到常温的70%~78%.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得到高强度螺栓高温后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折减系数计算公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的折减系数结果与部分文献的结果一致,但弹性模量折减系数相差较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小变形前提下研究了功能梯度材料纯弯曲梁的弹塑性受力变形特征.假定功能梯度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且其弹性模量与屈服强度沿梁高度方向按照指数函数变化,根据Mists屈服条件导出了纯弯曲梁的弹性极限弯矩、截面弹塑性应力以及塑性极限弯矩的解析表达式.算例分析表明功能梯度材料梁的弹塑性性能与均匀材料梁不同,材料屈服不一定首先产生于截面最大应力点,塑性变形的产生、扩展具有多种不同的模式,材料弹性模量与屈服强度沿截面高度的梯度变化对纯弯曲梁的应力分布规律及极限承载能力均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功能梯度材料梁的弹塑性分析提供验证的考题,也可为简化理论的建立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