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小白鼠口服花生油溶四氯化碳(CCL4)13.95g/kg(公斤体重)至36h诱发肝中毒和口服CCL4前10~20min于腹腔注入DL-半胱氨酸100mg/kg.用凝胶圆盘电泳法显示肝中毒和中毒前腹腔注入DL-半胱氨酸小白鼠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谱带变化.结果表明,中毒鼠血清呈现以LDH5带占优势的肝损伤LDH同工酶谱;中毒前腹腔注入DL-半胱氨酸的小白鼠,血清LDH同工酶谱LDH5显著缩减,其它同工酶带几乎未显现.CCL4中毒的肝匀浆SOD谱带与正常鼠比较明显变宽或呈现两条同工酶带;中毒前腹注DL-半胱氨酸的小鼠SOD带与正常鼠略同,但有的仍呈现两条微弱的同工酶带.谱带的这些变化表明,CCL4诱发肝细胞损伤可能与自由基生成和脂质过氧化有关,DL-半胱氨酸则可能具有阻断肝损伤的作用;CCL4肝中毒在诱发自由基生成的同时又刺激了肝细胞SOD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小白鼠口服花生油溶四氯化碳13.95g/kg(公斤体重)至36h诱发肝中毒和口服CCL4前10 ̄20min于腹腔注入DL-半胱氨酸100mg/kg用凝胶圆盘电泳法显示肝中毒和中毒前腹腔注入DL-半胱氨酸小白鼠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和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谱带变化。结果表明,中毒鼠血清呈现以LDH5带占优势的肝损伤LDH同工酶谱;中毒前腹腔注入DL-半毒的肝匀浆SOD谱带与正常鼠比较明显变化或呈现两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慢性氟中毒对大鼠生长的影响,以及钙、镁和铝离子对慢性氟中毒的拮抗作用,为研究地氟病的分子机制及其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断奶1周的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分别为对照组、高氟组、氟+镁+铝拮抗组和氟+钙拮抗组.全群饲喂3个月,每隔两天称量大鼠体质量、摄食量和饮水量.处死前3d,每天留取24 h尿液,测定尿氟含量.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高氟组体质量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加钙拮抗组体质量增长速度比对照组快,也比高氟组快;2)高氟组的尿氟含量高于其他组,加镁铝拮抗组和加钙拮抗组比高氟组低,但仍高于对照组;3)各组摄食量和饮水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慢性氟中毒会减缓动物个体的生长速度,而在饮水中添加镁、铝或钙离子能够起到一定的拮抗作用,钙离子拮抗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Na2SeO3对稻苗生长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水稻为材料根施系列浓度的Na2SeO3,试验对稻苗生长以及对苗中GSHPx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2SeO3(005~10mg/L)能促进稻苗生长,最适浓度为05mg/L;高浓度(≥20mg/L)则对稻苗产生毒害.稻苗GSHPx活性高度依赖于Se的存在,揭示出该酶可能是一种依赖于Na2SeO3的诱导酶.GSHPx能有效地抵抗稻苗的Se中度中毒,其酶活较对照提高958%;对于严重Se中毒的稻苗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其酶活较对照提高692%.  相似文献   

5.
慢性氟中毒对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慢性氟中毒对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及机制,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通过在饮水中给予不同剂量的氟(0,15,30,60 mg/L,分别为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和高氟组),慢性染毒9和18月后,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法检测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并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水平.结果发现: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红细胞膜流动性下降,血清中MDA的含量增加,SOD和GSH-Px的活性下降,并在中氟组和高氟组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与9月染氟期同组比较,18月染氟组大鼠的红细胞膜流动性和抗氧化能力都有所下降,其中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染氟组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慢性氟中毒能够降低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功能,这种影响可能与红细胞抗氧化能力下降有关,而且随着染氟期的延长会加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维生素E(VE)及其与维生素C(VC),维生素B2(VB2)联用对小鼠机体抗氧化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小鼠单独饲喂VC或VE,VC,VB2联合饲喂,均能显著提高小鼠心、肝组织超氧化歧化酶(SOD)的活性作用;单独饲喂VE,VC或VE,VC,VB2联合饲喂,其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肝脏SOD/MDA和GSH-Px/MDA比值升高;单独饲喂VC组GSH-Px/MD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在临床上可以有效防治动物氟中毒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本研究分别对前期研究的复方当归散基础组方加以改进,拟定出5种组方,并进行了抗氟作用研究。试验期间跟踪观察氟斑牙发生情况,测定骨氟含量以及血浆、肝、肾的总抗氧化力(T-AOC)、总抗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建立阳性组氟中毒模型,筛选较为理想的抗氟复方当归散。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成功复制出氟中毒模型;各给药组药效比较结果表明,抗氟复方当归散Ⅱ较其它组方更能显著降低骨氟含量,较好地抑制大鼠体内的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大鼠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动式染毒技术,将大鼠分成4个浓度组吸入豆油油烟(油温220℃),观察血中SOD,GSH,MDA含量,肺组织中LDH,ACP,MDA和肺巨噬细胞(PAM)膜脂流动性(LFU)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吸入油烟的急性毒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油烟平均浓度为1.05mg/m^3时,血浆及肺组织中MDA开始增加(P〈0.05),且含量随吸入油烟量增加;平均浓度为9.58mg/m^3时,全血SOD活力明显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1%H2O2和200mg/LGA3均可促使经过一个冬季层积未裂壳山楂种子萌发,1%H2O2处理的萌发率高于200mg/LGA3处理,但后者的平均萌发生长量高于前者。各处理对干藏7个月的山楂种子萌发无效。生理分析表明:200mg/LGA3可提高经过一个冬季层积未裂壳山楂种子内部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活性,提高内源GA和ABA含量,降低IAA含量,但提高了(GA+IAA)/ABA比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内蒙古草地上,四个地带性草地类型十个调查区域的154份优良牧草中,氟、硒的含量及分布调查分析表明:在草甸草原中氟、硒含量分别为0.02mg/kg、0.07mg/kg,在典型草原中氟硒含量分别为0.01mg/kg,0.14mg/kg,在荒漠化草原中氟硒含量分别为0.02mg/kg,0.09mg/kg,在草原化荒漠中氟硒含量分别为0.07mg/kg,0.10mg/kg.全区草地上生长的16种牧草中,两项元素均被检出,但含量都比较低,经数理统计,四个地带性草地类型中氟和硒含量差异都不明显.研究氟和硒在牧草中的含量,对于环境化学,地方病防治和我区富牧业生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先进的灌注层析系统结合分子筛层析进行高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分离纯化,得到比活性为14000I.U./mg,SDS-PAGE呈现两条主带的高纯HCG.两步层析的总收率达到60%以上,为高纯HCG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几种红树植物叶片和胚轴碳氢氮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红树植物秋茄、白骨壤、桐花树、海莲、木榄、红海榄、正红树和角果木的叶片及秋茄、海莲和木榄的胚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C、H、N素的含量动态,结果表明:幼叶、成熟叶和黄叶C、H、N素的含量范围:含C量分别为418.4~496.5mg/g、442.4~501.5mg/g和450.7~542.1mg/g;含H量分别为54.O~61.8mg/g、53.9~61.4mg/g和52.8~64.1mg/g;含N量分别为11.3~39.0mg/g、10.6~30.9mg/g和5.1~18.6mg/g,随着叶片的生长、发育至衰老。N素含量降低,C、H含量也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胚轴在母树上萌生至成熟:秋茄、海莲和木榄,含H量分别提高了15.7%、11.3%和16.7%;而含N量则分别降低了44.O%、13.7%和42.8%;含C量秋茄变化不明显,海莲和木榄则分别略为降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用F-1型流动注射测氟仪测定尿氟含量的方法,此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和使用试剂少等优点,测定样品含氟浓度为0.319mg/L时,回收率为98.2%,变异系数为1.6%,进样量为100μL,分析速度60次/h,线性范围0.05-10mg/L。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C、刺梨汁对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了维生素C,刺梨汁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对体外Cu^2+氧化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抑制作用。实验中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活性物质实验和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别鉴定脂蛋白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和负电荷的变化。结果表明,VitC和刺梨汁可显著抑制Lp(a)和LDL的氧化,在血浆生理VitC浓度范围内,VitC含量越高,则抗氧化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5.
外磁场对玉米幼苗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场强为1000,1400,1800GS的磁场处理玉米(ZeamayL.)种子,采收二、三叶期幼苗做为试验材料,以极谱氧电极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滴定法测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比色法测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经磁场处理种子后,玉米幼苗的叶及根中MDA含量降低,SOD和CAT活性提高,GSH含量增高.揭示了外磁场可削弱玉米幼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7头一岁龄健康黑白花乳牛的14个腕关节内注射两性霉素B(12.5mg/关节),成功诱发急性浆液性腕关节滑膜炎(ASCS).注射前及诱发关节炎后(注射后48h)分别抽取正常及炎性腕关节滑液(SF)样品,同时采集血液样品待检,检测结果表明:乳牛ASCS时,SF中细胞总数(TCC)、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蛋白及LDH同功酶各组分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蛋白及LDH同功酶各组分百分含量(%)显著改变:白蛋白(A)显著降低(P<0.01),α、β、γ球蛋白均显著升高(P<0.01),A:G值(白/球比)显著下降(P<0.01),LDH1显著下降(P<0.01),LDH2、LDH3、LDH4、LDH5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各成分的对应血清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关节滑液(SF)的检测为乳牛关节炎症提供了准确诊断方法和依据,并可揭示关节在病理状态下的代谢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给小鼠一次性腹注D-胺基半乳糖(D-Galn)600和1200mg/kg,或16小时内连续6次腹注300mg/kg,停药后48小时,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明显升高,局部肝细胞呈现肝炎病理形态改变。病变机理是过量D-Galn入肝代替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对离乳雄性小白鼠进行不同饲喂实验,观察硒酵母对汞中毒小鼠体重及其全血GSH-Px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汞显著抑制了小鼠全血GSH-Px活性,仅为对照组的60.4%,而同时给汞和硒酵母的小鼠GSH-Px。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含pgk启动子驱动的HSV-tk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pLNTK,将HSV-tk基因转移至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命名为SHGLNTK)及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命名为B16LNTK).体外实验证实核着类似物ACV对SHGLNTK细胞和B16LNT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分别高于亲本细胞1000和400倍.转HSV-tk基因细胞与亲本细胞按不同比例共培养时,亲本细胞对ACV的敏感性明显增高,存在旁观者效应.首次应用人脑胶质瘤细胞株进行裸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ACV能完全抑制SHGLNTK细胞在裸小鼠体内肿瘤的形成,对裸小鼠体内已形成的SHGLNTK肿瘤的治疗效果与对照SHG44肿瘤相比,肿瘤体积缩小80%;用B16LNTK细胞接种同系C57/BL小鼠,经ACV治疗后,B16LNTK组小鼠的肿瘤较对照组B16肿瘤小95%.HSV-TK/ACV系统原位基因转移治疗SHG荷瘤裸小鼠、B16荷瘤小鼠,原位注射病毒悬液/ACV治疗组的SHG肿瘤、B16肿瘤分别较对照组肿瘤小50%,43%,原位注射PA317/LNTK细胞,ACV治疗的SHG肿瘤较对照组肿瘤小90%,以上实验结果,统计学上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  相似文献   

20.
对7头一岁龄健康黑白花乳牛的14个腕关节内注射两性霉素B(12.5mg/关节)成功诱发急性浆液性腕关节滑膜炎(ASCS)注射前及诱发关节炎后(注射后48h)分别抽取正常及炎性腕关节滑液(SF)样品,同时采集血液样品待检,检测结果表明,乳牛ASCS时,SF中细胞总数(TCC),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伏酶(γ-GT),蛋白及LDH同功酶各组分含量均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