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联合絮凝剂聚合硫酸铁(PFS)对直接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及COD去除率进行了处理及测定,并分别对PFS、CPAM单独使用的效果与CPAM联合PFS使用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PAM联合PFS使用的效果明显高于PFS、CPAM单独使用的效果。CPAM联合PFS使用时在室温条件下,废水pH=8时,PFS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00mg·L-1,CPAM助凝剂的投加量为5mg·L-1时,脱色效果是最佳的,脱色率可达95%以上,其COD的去除率是最好的,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
高相对分子质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丙烯酰胺(PAM)和活性阳离子醚化剂(GTA)为反应物,制备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以寻求最佳的反应条件.同时,探讨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性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认为相对分子质量在400万左右的PAM合成的CPAM阳离子程度高,处理废水的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采用氢氧化钙、聚丙烯酰胺与聚合氯化铝复合处理磷化废水,研究了氢氧化钙投加量、聚丙烯酰胺投加量、聚合氯化铝投加量、溶液pH、搅拌时间及沉淀时间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调整废水pH至11.00,投加氢氧化钙300mg/L,聚丙烯酰胺1mg/L,聚合氯化铝700mg/L,搅拌5min,沉淀30min时,除磷率达到99.69%。  相似文献   

4.
通过混凝试验,比较了聚丙烯酰胺(PAM)和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两种助凝剂助凝去除水中痕量磷的效果,研究了各助凝剂的最佳投量,考察了助凝剂的投加时间对混凝除磷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两种助凝剂联合使用的助凝效果.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和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均具有较好的助凝效果,聚丙烯酰胺效果更加明显;随着聚丙烯酰胺量的增加,助凝除磷率提高,实际应用时应找到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最佳投加比,随高锰酸钾复合药剂投量的增加,除磷率先增后减,存在最佳投量;PAM的最佳投加时间为混凝中速搅拌时投加,PPC的最佳投加时间为紧随混凝荆迅速投加;PAM和PPC联用助凝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二次纤维企业生物处理二级出水为对象,通过田口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法(ANOVA),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投加量、pH和温度对膜前混凝过程的影响,确定混凝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PAC投加量为1000 mg/L,CPAM投加量为20 mg/L,pH为9,温度为25℃.在此工艺条件下,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值下降至441 mg/L,总悬浮物TSS为4 NTU,污泥体积系数SV为46,色度为23 Units PtCo.在此基础上进行废水的直接膜分离和经混凝预处理后的膜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经混凝预处理相比,二沉池出水经混凝预处理后,超滤处理10 min,膜通量衰减至70%,废水COD去除率达到60. 2%.这说明混凝法作为膜分离的预处理工艺能提高二次纤维废水膜处理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结晶氯化铝、结晶氯化铁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PAFC-CPAM高分子杂合絮凝剂,考察其絮凝效果。结果表明,PFAC-CPAM的最佳合成条件是,无机混凝剂与有机絮凝剂质量比为100∶1,碱化度为1.5;PAFC-CPAM对CODCr去除率随絮凝剂投加量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最大去除率可达52.17%。PAFC-CPAM合成机理为,PAFC与CPAM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PAFC通过氢键桥联作用接枝到CPAM链上。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造纸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后出水的水质,采用混凝技术对该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pH值、混凝剂和絮凝剂种类及投加量等对处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运行参数: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140mg/L,pH值为8,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29.1%和60%;复合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最优投加量为2mg/L,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35.7%和67.1%;复合脱色剂最优投加量为4mg/L,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44.1%和77.2%。最终出水COD和色度达到了造纸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为混凝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鞍山钢铁公司热轧冷却水气浮处理工艺中出现絮体悬浮且出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了多组气浮实验,调整了药剂投加量及水力条件,出水水质能够稳定的达到钢铁工业轧钢水出水标准。实验结果表明:选定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铁(PAF)作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助凝剂,表面活性剂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油酸钠。500mL废水中,确定浓度10%比例4∶1的PAC∶PAF1.25mL,0.1%PAM 1mL,浓度1.25%、比例4∶1的油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mL作为最佳投加量;确定搅拌强度1000~1200 r/min,搅拌时间5~8 s为气浮最佳水力条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O_3耦合聚丙烯酰胺(PAM)法对褐煤气化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pH、反应温度、搅拌时间、PAM投加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反应温度、pH、PAM投加量和搅拌时间。最佳酸沉条件为反应温度40℃左右,pH≈3,PAM投加量0. 5 mg/L,搅拌时间约1 min。反应后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12. 7%,产生的沉渣量为0. 33 g/L,254 nm处吸光度去除率为56. 0%,410 nm处吸光度去除率为21. 4%。预处理有效地去除废水中含有的大分子不饱和有机物,能够为后续生化氧化处理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合成的一系列具有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化制得具有不同分子参数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经评价实验就分子参数对页岩抑制性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