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急联动系统的内涵当社会发生犯罪、火灾、医疗急救、煤水电抢修、地震等各种应急事件时,需要政府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相关部门协同工作。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政府对应急事件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并为市民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日益成为加强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应急联动系统(iEMs:Integrated Emergency Manage System)就是综合各种城市应急服务资源,采用统一的号码,用于公众报告紧急事件和紧急  相似文献   

2.
钟东  陈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9):1981-1985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CERS)是政府协调指挥各部门向公众提供社会紧急救助服务的联合行动,是对各种政府资源的整合应用。对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中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结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采用分集接收技术对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中集群通信的调度功能进行研究。研究数据分析显示采用这种技术系统功能得到了一定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应急平台建设与部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应急平台”是指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等多方面功能,是实施应急预案、实现应急指挥决策的载体。应急平台的建设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全面提升政府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应急管理流程既有利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也有利于应急指挥部门的有效监控。应急系统的流程设计应本着普遍性、闭合性、稳定性、可持续改进性和可跟踪控制性五项原则,以实现高效、快速、低成本地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目标。应急管理流程的主体由监测、报告、响应、处置、恢复、评估6个主要环节组成,从整体上又可分为预警和响应两大流程。  相似文献   

5.
应急管理流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的应急管理流程既有利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也有利于应急指挥部门的有效监控.应急系统的流程设计应本着普遍性、闭合性、稳定性、可持续改进性和可跟踪控制性五项原则,以实现高效、快速、低成本地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目标.应急管理流程的主体由监测、报告、响应、处置、恢复、评估6个主要环节组成,从整体上又可分为预警和响应两大流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应急平台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2006年新近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把“推进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列为“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的首要工作,明确指出“加快国务院应急平台建设,完善有关专业应急平台功能,推进地方人民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建设,形成连接各地区和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应急平台建设成为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7.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需要政府的资源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政府因其责任、地位和能力之所在,必然发挥主导作用,不仅要组织、动员各种力量和资源共同应对危机,而且要统一指挥、协调、处置各项应急事务.同时,需要将组织资源、应急储备、信息系统、应急信息、社会力量等应急资源整合成统一的社会力量,实现资源配置的规模化和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建设》2005,(C00):131-134
在新形式下,政府要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要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就需要在已建成的各种应急管理和通信系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各有关部门能够协同作战,让各种应急系统之间能够“对话”,也就是常说的“应急联动系统。”  相似文献   

9.
 基于“韧性城市”的理念,建构了韧性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并阐述了其内涵及特征;结合各国在新冠疫情中的防疫措施,总结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技术韧性-制度韧性”体系。研究表明,城市公共空间的技术韧性依赖于健康精明的规划干预,包括规划全过程纳入健康影响评估、完善城市应急服务能力规划、建立“枢纽-节点-应急流”的韧性公共空间体系、统筹应急空间的“平疫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的制度韧性依赖于健全智慧的社会治理,包括健全应急响应系统、匹配基层社区应急责权能、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工具、应用智慧平台精准防控。技术韧性协同制度韧性,可建立城市公共空间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灾难频发的时期,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总会遭遇程度不同的天灾或人祸,而当前我国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作为公权代表的政府必须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实现政府应急管理常态化,已经成为政府管理社会的一项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1.
公共突发事件中应急联动与指挥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决策处理能力是衡量政府应急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本文描述了公共突发事件的特点与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急联动,并对应急指挥系统的功能与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应急系统就是在事件突发时的处置体系,通常分为应急通信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社会应急服务联动系统三部分。其中,应急通信系统在抢险救灾和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当发生了火灾、危险品化学品泄漏、矿难、交通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基于500 kV变电站集中监控模式的指挥策略及系统设计方案。指挥策略分为正常、故障、检修和应急四种情况,可在各种情况下提高监控中心对现场作业的管控,提高应急指挥的效率,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监控中心系统采用底层平台和上层应用相对分离的模式建设,提供一体化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公共的人机界面和灵活的系统接口;设计变电站集中电力监控系统、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和现场作业移动指挥系统,从而满足监控中心的监视控制、故障分析、现场作业交互、应急指挥等需求。该指挥策略和监控系统方案可在500 kV变电站集中监控模式下,实现数据的统一高效交互和对各变电站设备的监视业务和远方控制,实现故障告警的智能分析与处理和现场作业的实时视频监控、语音交互以及应急指挥调度。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备了健全的“眼”、“脑”、“手”。头脑是应急平台的核心,监测监控和信息接报是应急平台的眼睛,应急指挥和应急处置措施是应急平台的手脚。像我省这样一个气象灾害多发和频发的省份,提升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使“眼”看得见和“手”摸得着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出来,一个强大的“头脑”就显的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5.
葛洲坝航区是长江的咽喉,突发污染事故将造成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找出了易引发突发污染事故的原因,针对船舶防污染及事故污染应急工作内容、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应急监测队伍建设、重点源数据库及化学品安全技术、污应急监测培训与应急演练、应急指挥系统、应急监视系统、应急处理中心、应急处理系统等对策与措施,构建了葛洲坝航区突发污染事故应急系统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综合了各种城市应急服务资源、统一指挥、联合行动、为市民提供相应紧急救援服务、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的基础设施。本刊聚焦上海市应急联动系统,自本期起作一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7.
 突发公共事件(Public Emergency)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涝等)、事故灾难(火灾等)、公共卫生事件(病毒疫情等)和社会安全(犯罪等)事件。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突发公共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方法不断更新完善的动力。因此,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需要从区域、城市及村镇等层面出发,综合考虑国土空间、城市空间与公共空间等,从而建设一个安全、健康、繁荣并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及长期挑战的城市。  相似文献   

18.
沈花玉  云佳 《科技信息》2010,(18):I0188-I0188,I0185
近年来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事件发生较为频繁,应急通信系统作为突发灾害事故的应急指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灾害救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应急通信的特点、分类、功能、相应的技术保证手段和设计原则,为应急通信的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成果以及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状况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开展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构造了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体系,提出了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方法,结合在南方某市开展的应急能力评估,利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评分的统计学意义后,给出了该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的状况,指出了该市在应急能力发展方面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为改善城市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正式启动建设。这一信息发布系统将在2012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届时将能覆盖我国82%以上的公众。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孙健介绍,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中国气象局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发布渠道。未来将通过建设1个国家级、31个省级和342个市级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和扩建其功能,形成覆盖全国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统一发布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