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段小卫 《科技信息》2007,(24):191-191,215
习语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形象生动,是语言的精华也是重要的修辞手段。习语源于生活,是对生活中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概括和升华。它源于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历史,地理,经济,文化,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能够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特性,语言的特点及人民的智慧。因而通过对习语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增进对相关语言文化的深层次理解,进而更好的学习和运用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2.
周蕾 《科技信息》2011,(1):I0232-I0233
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一直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比其他成分更具典型性。本文在理解英汉习语的特点和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英汉习语在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方面的文化差异;探讨三种针对形象处理的翻译英汉习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旭 《科技信息》2013,(4):236-237
语言反映文化并创造文化,作为语言的瑰宝与文化的沉淀,习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然而习语通常是较难理解的,因为其内涵往往不简单取决于各个单字的含义叠加。中英文中都有大量习语,由于地理、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两种不同语系下的习语体现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因此,习语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的难点。本文试以东西方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英汉习语特点,最后提出了英汉习语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大量的习语。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语用学理论的广泛应用为英语习语的翻译提供了独特视角,同时也有助于分析英汉习语中所体现的英汉文化差异,提出根据具体的语境采用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凡历史悠久的语言,都有极丰富的习语。从某种意义上说,习语作为某一社会集团文化历史观念的反映,最集中、最深刻地体现出不同语言文化特性的全貌,也直接反映使用该语言民族的文化特点。英、汉习语的表现形式虽偶有“等值”现象,即两种语言在内容、形式及色彩上“完全等值”,如: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Strike while it is hot.(趁热打铁);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混水摸鱼);to add fuel to the fire(火上加油)等。然而绝大多数习语在不同的语言中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这种空缺对应正反映了英、汉两个民族在发展中所走过的不同道路和生活在绝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差异。因此,对于习语,了解既不易,翻译则更难。  相似文献   

6.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习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习语是美国英语的核心和精华,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它来自于生活,又反映了其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而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族的文化特点。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水对人类的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在美国习语中也具有深刻的内涵。该文从美国文化中水和美国习语中水,自然层面和精神层面,初步探讨了由于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水在美国人文中特有文化内涵在美国习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动物类习语,因其使用群体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动物类习语在不同的语言中负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文章就部分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喻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探讨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言中拥有大量的习语资源。然而,由于汉英两种文化在感知取向、生活方式、色彩取向及动物象征意义上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汉英习语的文化底蕴自然有所不同。因此,翻译工作者和语言教师在传译汉、英习语时不应该简单地就词论词,而应该注意从文化翻译的角度去挖掘两种语言特有的喻意形象和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习语是语言宝库中绚丽多姿的瑰宝,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古典名著、寓言神话、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英汉习语语义差异尤为突出.该文对英汉习语语义进行归类分析,从文化的视角探究英汉习语,准确把握习语的文化内涵,跨越文化的屏障.  相似文献   

10.
高晓峰 《科技信息》2010,(21):I0269-I0269,I0262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文化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习语折射着英语语言民族在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准确掌握英语中的习语,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差异,从而更加准确、传神地使用英语。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语言运用的一种特殊形式,注重研究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异同以及言内关系。从而实现源语和目的语最大限度的对等,这是翻译研究的重点。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化的一部分。英语动物类习语作为社会化的一部分,在进行汉译时必须考虑化渊源的影响和制约,在“形似”和“神似”之间作出选择,同时也要考虑译读因素,进一步实现由“弃形保神”向“形神兼备”转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英语习语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展示出英语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归纳并分析了与冠帽、外套、鞋靴、衣袖、手套等与服饰相关英语习语的文化意义,学习这些英语习语的文化意义对加深了解西方文化以及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韦璐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1):111-112,56
习语是人类语言文化的精华,英汉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习语,而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但构建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也构建了人类的语言.通过对英汉习语中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隐喻的认知共性和文化差异性被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的篇章构思精巧,风格高雅,其语言经历代广泛习用,许多已转化为成语。源自《诗经》的成语共有130个,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大类:一是《诗经》中首创的成语,二是后人从《诗经》中加工提炼而成的成语。源自《诗经》成语的词义多种多样,这些语在汉语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的古今词义相同,有的古今词义同中有异,有的则古今词义不同。源自《诗经》的成语形象、生动、简洁、凝练,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成语则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化石。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本文试从其反映英语民族的历史进程、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作品、生活习俗、地理环境、肢体语言等六方面来探讨其文化价值。它为研究英语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文历史特点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人们更多关注汉语成语的英译或英语成语的汉译,即汉英成语之间的互译,却很少关注汉英词语在英译汉中的所起到的作用,更忽视了其使用选择限制。在翻译过程中,适当采用汉语成语能使语言生动、简洁。但是究竟怎样才可以使译文生"花"而不是"拙"?本文拟就借用翻译中的归化策略,对汉语成语在英译汉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使用选择限制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7.
张静 《科技信息》2010,(33):216-216
要掌握英语中丰富多彩的成语实非易事:由于语言、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成语的真实含义同字面意义之间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要正确理解英语成语,就应该对语言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所了解:本文本着趣味性原则,对英语成语在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柯少婷 《科技信息》2011,(3):308-308,320
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有很多动物类习语,因为动物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习语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工具。具有寓意深刻,形象简洁,表达力强,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动物形象生动、特征突出,常被用来描述人或物的某些品质和个性,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它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足以体现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以及社会风格,折射了两个民族各自千姿百态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