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建设是其中的关键,由于党的治国理政活动均需纳入法制的轨道,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则更是关键的关键。加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等目标理念的要求,而构建依法治权的法治模式,则是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没的法治要求落在实处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养成要从多方面入手,坚持自觉性与外部约束相结合,内外兼顾。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校是高校运行和管理的模式之一,人性化管理是在法治管理模式下充分考虑人的需求的思维方式。信访是高校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工作,做好高校信访工作至关重要,在依法治校的模式下融入人性化管理,做到法治和人性化相结合,会更有利于信访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依法游校、依法管理。具体到学生管理工作,就是用法治的理念和法律思维的理性,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制度和程序,规范学校秩序,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将其纳入法治化、程序化轨道,实现法治状态下的学生管理。本文提出依法治校,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内涵十分丰富,从其基本的构成而言,有五个方面,即丰富的法律知识、正确的法治观念、良好的法律道德、健康的法律心理、较强的法治能力。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依法创新社会治理,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特别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困难多、难度大、问题复杂,政策性、系统性和法治性比较强等特点。取得各族人民群众满意的社会治理与服务效果,民族地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法治建设工作,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战略思维能力,重点抓住关键性的问题,集中力量提升依法治理社会的综合能力。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积极健全法治保障,坚持创新社会治理的法治体制,完善政府行政法治机制。始终坚持依靠群众,走好群众路线,依法增强社会自我调节功能,稳步全面推进村(居)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依法有效解决好社会治理中的主要矛盾,努力取得各族群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层政府是弱势群体话语诉求表达的主要对象,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弱势群体话语权能否实现。但当前,我国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还不高,表现在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低、回应能力不足、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等,导致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必须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来保障弱势群体的话语权,维护他们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现实生活中,领导机关和领导者违反领导法律责任的现象屡见不鲜,归根结底,其法治意识淡薄是主要根源之一。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各级领导者必须依法领导,而领导者法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依法领导的实施。领导者只有牢固树立并不断强化法治意识,才能保证领导权力沿法治之轨行使。  相似文献   

9.
新常态下基层领导干部精气神状况总体上健康稳定,但一部分基层领导干部精气神方面的"亚健康"状态比较明显,矛盾心态较为典型。从成因看有基层领导干部自身的原因,也有诸多外在因素。要通过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攻坚克难改进作风、健全干部选拔机制和管理制度、培养关心基层领导干部等方面凝聚基层领导干部精气神。  相似文献   

10.
张鹏飞 《科技信息》2009,(20):45-46
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深入到高等教育和管理领域中则具体化为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和依法管理,这是高校管理适应当代法治社会而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法治精神要求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尊重和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建立正当的管理和申诉程序,同时也要重视道德规范的作用,促进法治化管理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1.
浅谈高校依法治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校是教育法治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它有利于规范高校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水平.目前,高校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着法治观念淡薄、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因此,端正法治观念、健全法规体系、强化民主管理,是解决依法治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刘泳平 《科技信息》2012,(36):123+125-123,125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精英培育和人才集聚的重要基地,高校法治文化具有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双重身份,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及和谐高校的双重任务,高校法治理念教育和依法治校是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法治角度对三峡移民法制本身和移民法制人文环境(不依法移民现象及移民思想动态反映)进行法治分析,从而针对农村移民法制建设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必须切实贯彻依法移民思想,依法规范移民,建构现行移民法制体系和大力营造良好的移民法制人文环境,以确保整个移民任务的圆满完成和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深化,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的基础和灵魂,对税收法治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税收法治实践中,由于税收法律、法规的不完备和税收法治环境的差异性,使得依法治税理论与税收工作实践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从依法治税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如何推进依法治税工作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政府治国理政的目标,基层治理法治化是这个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注重法治建设,法治能力不断提升,但同时基层法治一直是法治建设的薄弱环节。为此,笔者以三明市为例,从当前基层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入手,从基层党委政府层面、自治层面、社会层面、执法层面等深入剖析实质原因,以期对之后的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路径探讨、实现基层法治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首次提出的概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从理论上看,无论是法律思维还是法治思维都是一种思维方式,即从何种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研究法律思维与法治思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首先从研究什么是法律思维、什么是法治思维人手,研究法律思维和法治思维也必然离不开对法律和法治的考量。本文采取的是先从法律思维和法治思维的定义人手,进而探讨内涵和外延然后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区别和联系,最后落脚在如何实现法治。  相似文献   

17.
蔡丹 《科技信息》2007,(34):292-292,275
本文就本着法治的精神对依法治国的对象做了几点论述。依法治国的对象是指依法治国的受治者,即法治主体依法所治的对象,它具有复合性,指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等很多方面。具体而言包括依法治权、依法治官、依法治民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18.
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因此,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9.
司法克制主义要求法官在司法中严格依法审判,认真地对待规则,坚持适用法律的职能,对立法和行政机关保持谦让与克制,这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在当代中国的法治语境下,采用司法能动主义将对法治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20.
关勇 《安徽科技》2015,(11):34-35
依法理财是公共财政的精髓、国家财政机关的工作要求和基本要义、财政系统所担负的重要职责和社会责任,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和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把依法理财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严格坚持依法理财,着力打造阳光财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