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粹派和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提倡者在诸多问题上的对立虽是不争的事实,但他们的对立并不是一种向西方学习的“趋新”与回归中国传统的“守旧”的对立,在向西方学习这一点上,国粹派和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提倡者一样也是“趋新”者,无非两者所“趋”之“新”有着显著不同罢了。当我们回首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进程时,国粹派、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派一样,作为中国文化现代性进程中的思想资源,理应受到我们的尊重。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德政观可以用"仁礼同构"来概括,孔子努力身体力行并且也是这样要求他的学生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德行派弟子如颜渊看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差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在历史上产生了较重要的影响。了解这一差异有助于我们把握儒学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3.
"学衡派"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一个代表,它具有独特的现代性特征。由于历史语境的误置、评价标准的错位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使学衡派所体现的现代性特征长期与封建复古主义等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性灵派和肌理派代表着乾嘉诗坛两种不同的诗歌创作倾向,深刻影响清诗的发展走向。论者多将二者并论,且多将二者的关系定性为相抗衡。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和归纳可以看出,“肌理派与性灵派抗衡说”是一种事实根据不足、逻辑不严密的一种观点,故仍需寻绎充分必要的材料对其予以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5.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仁学"伦理思想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它以"仁爱"为核心,强调"仁""礼"统一的社会伦理模式及"孝悌"原则。对加强新时期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铨提出的“英雄崇拜论”是“战国策”派最受瞩目又最有争议的一大主张。关于“英雄崇拜论”,“战国策”派内部引发了一场论争,既有倡导者如陈铨,又有居中调和者如贺麟,也有反对者如沈从文。研究“战国策”派内部围绕“英雄崇拜论”展开的论争,可以更为客观地揭示“战国策”派内部和外界学人所谓的“英雄崇拜论”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师陀的杂评《"京派"与"海派"》从"名""实"之辨的角度审视30年代京海派论争,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师陀客观记录了京海派论争的缘起、论争焦点和论争的偏颇所在;二是师陀表达了个人对于京海派论争的独到之见。师陀的《"京派"与"海派"》值得研读。  相似文献   

8.
论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战国策派作为抗战时期名声大噪的学派是由于该派学人发表了一系列极端怪异的言论,与此同时,它也遭致学界同仁的无情批驳。通过分析得出战国策派与左翼人士教育背景和根本历史观的差异,忽视儒家中庸思想的根深蒂固性,没有认清国内外政治环境,都是其遭到批判的重要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新与旧、西化与国粹两军对垒、剑拔驽张的激烈氛围中,在非此即彼、非敌即友的二极对立思维模式中,人们长期对学衡派作了严重误读,学衡派的实质是一种来自西方白壁德新人文主义的眼光,在西方眼光与学术上与新文化运动主流并无二致,构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支流;但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主流有着歧异与不同:在引入西方文化上,反对失于一偏。在对街中国固有文化上,反对对传统一概涤荡的激进言语。他们在主观上试图超越两极对立的思想来探索中国新文化与新文学的出处。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其实质仍是一种西方眼光。  相似文献   

1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弟子的谈话,渗透了儒家的"仁""礼"思想.四人中独有曾皙的观点备受孔子赞美,这是一个很有趣味又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试图从儒家思想和孔子的现实处境两个方面去剖析这一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一个重要散文流派,以<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为主要阵地,提倡"幽默"闲适"独抒性灵"的小品文.丰子恺是"论语派"刊物的重要作者之一,"论语派"也相当器重他.然而,从"论语派"刊物向丰子恺拉稿与丰子恺的供稿情况的对比,"论语派"刊物的办刊宗旨与丰子恺随笔、漫画的思想内容的对比,以及丰子恺作品与"论语派"代表人物作品的对比等方面观察,丰子恺不能算"论语派"中人物,他同"论语派"貌合神离.  相似文献   

12.
"七月派"笔下的抗日叙事与其他抗战文学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战争的真实描写、对人在战争中的处境和心理的刻画、对战争荒谬性的揭示,从而使"七月派"的抗日叙事呈现出特有的悲壮、苍凉、沉郁的艺术风格.而这种叙事态度与创作风格的形成与"七月派"的核心人物胡风的文学观点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国粹派和学衡派是20世纪初先后出现的同属于文化保守主义的两个派别。两派都以保存和昌明国粹为标的,倡导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但后起的学衡派较国粹派文化观点开放,更多关心文化本身的命运。从两派比较研究中可以看到,文化保守主义有它始终不变的特质,又有一个发展过程,从而对其有一个基本了解和定位。  相似文献   

14.
孟骞 《科技资讯》2010,(35):226-226
随着民航业的加速扩张,航空公司的机队规模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签派工作的席位分工细化,协作性增强,对签派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发展,各航空公司从企业文化与管理出发,先后开展了一些班组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且很多理论都是借鉴国外和驾驶舱资源管理的办法,因此还需要继续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着介绍玄学派诗歌的特点。以约翰·邓恩的《告别辞:莫悲伤》、《跳蚤》两首诗为例,对玄学派诗歌采用的"奇思妙想"进行分析,探究其独特性及对20世纪现代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仁义礼智信"系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尽管仁、义、礼、智、信各范畴在内涵上各不相同,所揭示的道德生活内容的侧重面各异,但"五常"是一个整体,各范畴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其中"仁"是美德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义"则是"仁"的内在逻辑推演,"礼"乃为"义"的外在保障,"智"是道德认知的必要条件,"信"则体现了天道与人道的合一。  相似文献   

17.
国粹派和现代新儒家是清末民初之际两大文化保守主义派别。他们所坚守的价值以及他们的实践都值得关注,从两者的不同中抽绎出相同之处,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对文化传统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临桂词派是晚清重要的词学流派,但长期以来学界对其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称之为“疆村派”者,有将其归为“常州词派”者。其实,无论在词学理论还是成员组织上王鹏运都是该词派的领袖,所谓的“疆村派”只是临桂词派在后期的衍变;临桂词派在词学主张上与常州词派已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可归为一派。  相似文献   

19.
李子丰  田新民 《科技信息》2007,(18):139-140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自问世以来的一百年间,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根据对相对论的不同态度形成了维相派、反相派和修相派三大派别。本文从十个方面阐述了维相派的“维相法宝”,阐述了维相派对反相派及其思想的排斥和压制,并简单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法家的"法""势""术"思想和儒家的"仁"的观点对班主任工作有重要启示,法、势、术、仁是教学管理不可或缺的,仁是前提,法、势是基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