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宁夏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GIS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形成了宁夏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将宁夏生态环境划分为3个生态区,10个生态亚区,37个生态功能区.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区特点,确定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提出了保护时策,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以长乐市为例进行福建省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制定了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的工作方案,对长乐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获得的资料和图件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了与生态功能区划有关的生态环境类型系统及其编码系统;编制长乐市生态功能区划背景图,在背景图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和主要服务功能,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确定各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主导服务功能,并编制出生态功能区划图.  相似文献   

3.
该文基于对翼城县社会经济状况、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该县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区划的目标和区划的指标因子体系,并利用现有研究成果,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遥感技术、生态地理方法相融合,地图编制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翼城县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价,确定了空间发展框架、生态敏感区域和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区,把三个区域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将翼城县生态功能区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区,9个生态功能小区,最后提出了各功能小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对目前生态功能区划众多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GIS技术应用到陕西省宝鸡市凤县生态功能区划中。根据研究区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及生态服务功能的差异,把区域划分成四个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即北部森林生态重点保护区,中部林、药、养殖、矿产限制开发区,中部粮、椒、果、城镇与贸易重点开发区,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区,并综合考虑区域实际情况进行深一步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5.
石羊河流域生态功能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段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正是流域生态功能紊乱的表现.本文分析了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尝试对流域作两级功能区划分,讨论了不同生态功能区的作用及其调控对策.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是流域综合管理的基础,有利于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利于区域资源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的发展是实现中国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环境规划、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是实现小城镇可继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高密市柴沟镇为例,主要依据区域环境生态特征,分析其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基础上,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定性与定量区划相结合,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并针对各生态功能区的特点及社会因素和人类干扰因素,将该研究区划分为四个生态功能区。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开发控制性措施,为创建环境优美镇,实现小城镇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取青岛西海岸新区为研究区域,应用生态敏感性分析方法,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模块将区域划分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一般敏感区以及非敏感区;根据土地利用承载的功能现状,构建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生态敏感性与土地利用功能匹配程度,从而得出匹配程度谱,并应用于主要功能区匹配程度评价.为西海岸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是生态科学和经济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它对识别区域的生态经济特征,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文章回顾了我国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分析和评价了生态经济区划的研究方法,并对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生态空间科学合理识别是区域生态保护的基础.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案例区,借助于RS和GIS技术方法,因地制宜地选取指标进行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对生态空间识别进行研究,并简要提出了分区分级管控生态空间的思路,最后结合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阳县生态空间总面积为3 032.21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8.66%,其中底线型、危机型和缓冲型生态空间面积分别为1 406.79 km2、862.59 km2和762.83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1.14%、25.22%和22.31%.2)在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中,约有17.11%的耕地和0.23%的建设用地等非生态用地位于生态空间内,既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切实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难以起到积极作用,也不利于保持生态空间的稳定性.3)底线型生态空间原则上按照禁止开发区要求进行管理,危机型生态空间强制性管控,缓冲型生态空间限制性开发.该研究能够为现阶段生态保护红线划分与优化调整以及生态空间分类管控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期实现县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大同市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功能区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和科学依据。在大同市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利用GIS和RS技术,把大同市划分为5个一级、15个二级生态功能区,为大同市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11.
济南市水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基于对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区域差异提出的一种分区方法.形成生态系统空间差异性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水生态分区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分析济南市陆地和水生态系统特点,提出了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等.基于GIS分析技术,得到了济南市一级、二级和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一级分区以集水区水文条件3大水系为依据,分别为黄河水系、小清河水系和徒骇马颊河水系,划分3大流域外加城区组成.二级水生态分区则以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为主导因子.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则反映二组分区内功能差异,运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流域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境维持、水环境支持、水资源支持4项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空间叠加方法,按主导功能类型完成流域内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要求以及江西省省情,江西省生态功能区划在全省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将生态景观、生态系统、生态子系统作为三级区划确定的生态学依据,将地貌作为控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并按宏观地貌区、重要流域和流域内区位进行三级区划单元划分,一共将全省划分为5个生态区、16个生态亚区和43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生态环境敏感参量遥感反演与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观测手段难以满足大范围快速生态环境变化监测需要的问题,在分析干旱区地表覆盖类型与气候特点, 以及干旱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具体需求基础上, 运用遥感技术反演生态环境敏感参量并根据相应的需求建立了基于这些参量的评价模型。在Microsoft .NET平台上, 利用ArcEngine组件实现了遥感影像数据的可视化与空间分析功能; 利用IDL (interactive data language)开发的遥感反演算法, 实现了生态环境敏感参量的遥感提取, 最终开发集成了干旱区生态环境敏感参量遥感反演与评价模型系统。通过将该系统在新疆石河子地区进行应用, 对系统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本系统能够比较稳定地运行, 比较方便和准确地通过遥感手段获取关键生态环境参量, 为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也将促进空间信息技术在干旱区生态环境监测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安徽沿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实施区域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主体功能区划分是一项有别于以往任何区划的创新性工作.本文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以沿江41个县市为基本评价单元,以GIS技术为支撑,采用经济社会开发支撑和自然生态约束的趋同性动态聚类和互斥性矩阵分类相结合的梯阶推进的分区方法,初步划分出四类主体功能区:(1)优先开发区,包括合肥市区、芜湖市区、马鞍山市区、铜陵市区、安庆市区、巢湖市区、当涂县、繁昌县、和县、无为县和芜湖县;(2)鼓励开发区,包括滁州市区、池州市区、肥东县、怀宁县、铜陵县、肥西县、含山县、庐江县和天长市;(3)适度开发区,包括宣城市区、长丰县、广德县、来安县、朗溪县、南陵县、全椒县、望江县、枞阳县、东至县、宿松县和桐城市;(4)引导开发区,包括泾县、宁国市、潜山县、青阳县、绩溪县、旌德县、石台县、太湖县和岳西县.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技术与AHP研究生态环境敏感度分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涉及众多要素,同时又需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格局.层次分析法在多要素综合评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GIS技术拥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将G1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重庆市丰都县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本文全面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丰都县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物元分析原理的区域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环境质量概念的模糊性和评价指标的不相容性,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集理论和欧氏贴近度概念,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模糊物元模型。实例研究中,待评样本与评价等级看作是物元的事物,以各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通过计算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欧氏贴近度值,实现待评样本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识别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其方法是可行的,结论是可靠的,从而为区域(或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区域生态环境退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以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在GIS空间统计功能的支持下,分阶段对松嫩沙地土地利用影响下的生态环境退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百年来特别是解放以后的50年里,土地利用的显著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导致土地的盐碱化、沙化和草场退化严重,生态环境退化趋显著。这一结果对于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黑岱沟矿区、哈尔乌素矿区2000-2020年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特征,掌握生态环境质量改变诱因,为矿区进一步的生态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 (GEE) 平台筛选出2000-2020年8月份的共21期Landsat遥感影像,去除有云像元,掩膜水体信息,得到绿度指标(NDVI)、湿度指标(WET)、热度指标(LST)、干度指标(NDSI)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从而对2000-2020年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矿区扰动区及恢复区RSEI指数呈前期略有下降,后期整体上升状态(2)21年来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经历恶化-恢复-稳定的发展趋势,其中2000-2010年恶化面积占比较大,2010-2020年恶化面积占比减少,改善面积占比增加。(3)矿区生态环境质量重心迁移中,I、II级重心迁移轨迹大体一致,且迁移幅度较大;III、IV、V级重心迁移与矿区排土场位置关系密切。(4)利用GEE平台所开展的矿区尺度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不仅数据获取方便且节省计算时间,也可以及时准确掌握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且评价结果较为可靠,与矿区实际监测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和分析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 引进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力, 得到以下结论: ( 1) 江苏省11 个地级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出现年份不一致,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 2) 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趋好; ( 3) 江苏省11 个地级市生态环境质量驱动力是不同的, 存在客观差异; ( 4) 整体而言, 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 其次是人口的增长与人地矛盾的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沿海低丘陵"三生空间"时空演变与生态环境响应,以沿海低丘陵资源富集区招远市为例,利用2008—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基于土地空间扩展强度、半变异函数、生态环境响应模型等方法,对区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进行区域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沿海低丘陵资源富集区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用地空间扩展与收缩处于低速变化;②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功能增强,生态空间减弱是研究"三生空间"的转型的主基调,其转型由矿产资源的开发、土地管理政策等多因素造成;③服务及其他生产用地偏移最明显,农业生产用地、林地生态用地偏移较弱;④胶东半岛低丘陵沿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呈下降的趋势,生产空间、生态空间转型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相互转型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降低主导因素.研究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响应演变规律,可为招远市国土空间规划下"三生空间"和生态红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