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中国环境功能区划框架体系与现代GIS技术,采用“自上而下”的区划方法,以武城县老城镇为例,将其分为四个生态环境功能区。研究表明,小城镇的生态建设分区管理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依赖于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应用,也为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阐明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该文基于对翼城县社会经济状况、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该县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区划的目标和区划的指标因子体系,并利用现有研究成果,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遥感技术、生态地理方法相融合,地图编制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翼城县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价,确定了空间发展框架、生态敏感区域和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区,把三个区域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将翼城县生态功能区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区,9个生态功能小区,最后提出了各功能小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要求以及江西省省情,江西省生态功能区划在全省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将生态景观、生态系统、生态子系统作为三级区划确定的生态学依据,将地貌作为控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并按宏观地貌区、重要流域和流域内区位进行三级区划单元划分,一共将全省划分为5个生态区、16个生态亚区和43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尺度空间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尺度空间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能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发展.以西藏八宿县为例,结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框架体系与现代GIS技术,以环境承载力理论为依据,对八宿县环境功能进行区划,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为主要研究指标,最终将八宿县分为5个生态环境功能区.研究表明,生态建设分区管控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依赖于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是一个山地丘陵多,生态环境区域分异特征突出,景观十分破碎复杂的省份。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省级生态功能区划划分三级区划单元的基础上,又率先开展了县级生态功能区划工作,进一步细分出第四级区划单元生态功能小区。本文介绍了划分生态功能小区的意义及划分方法,根据生态环境要素的地域分异特征、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规律将全省901个生态功能小区划分为9大类40种类型,并阐述了各类生态功能小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生态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有助于区划成果的推广和利用.该系统分为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生态功能区划单元的数据库、生态功能区划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4个子系统进行建设,选用MapX控件+VB集成二次开发模式进行编程,实现系统的地图显示、浏览查询、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打印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生态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但又存在明显差异的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是主体功能区划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主体功能区划是保障生态功能区划落实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两项工作各有侧重,不能替代。因此,研究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概念、编制依据、评价内容及其关系,对于指导两区划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功能区划是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作,3S技术则是保证区划科学与准确的重要技术手段。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介绍了3S技术在区域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应用及其优势与特点,即数据的准确性、现势性和科学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空间分析功能充分实现了不同权重生态因子的叠加,同时在区划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格局对生态功能的影响,因而区划结果更具科学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宁夏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GIS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形成了宁夏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将宁夏生态环境划分为3个生态区,10个生态亚区,37个生态功能区.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区特点,确定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提出了保护时策,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表水功能区划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中国水资源保护状况和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地表水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方法、分级分类系统及区划成果。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水功能区的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按流域将水域划分为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及生态环境恢复区,为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效解决行政边界水污染纠纷和矛盾提供了技术支持,提出了将一级区划中的开发利用区细划为饮用水源区、调输水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生态环境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航运用水区10个二级功能区,明确制定了各级功能区的指标体系和水质管理目标,构成了完整的理论和应用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1.
估算了中山市2000201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以中山市2000、2005、2010年的节点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借助相关辅助资料,利用RS、GIS和SPSS等技术方法分析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引入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探讨了生态服务价值时序变化与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结果为重要生态指标,结合植被、地形、景观生态类型等构建指标体系,对中山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区划。以生态建设为目标将中山市生态功能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控制区和生态协调区三大功能区,明确了各功能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为中山市今后各生态服务功能区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河流的自然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进行河流功能区划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河流功能区划体系的构成,提出了河流功能区划的具体方法以及功能区主要任务。河流功能区划方法的研究为河流进行功能区划,实施科学治水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3.
估算了中山市2000—201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以中山市2000、2005、2010年的节点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借助相关辅助资料,利用RS、GIS和SPSS等技术方法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引入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序变化与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结果为重要生态指标,结合植被、地形和景观生态类型等构建指标体系,对中山市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区划.以生态建设为目标,将中山市生态功能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控制区和生态协调区三大功能区,明确了各功能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为中山市今后各生态服务功能区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立江河源头生态补偿机制的环境经济学解释与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小华  邹新 《江西科学》2009,27(5):742-744
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源头地区常常是经济相对贫困的地区,同时也是以水源涵养为特征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好江河源头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而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建设好源区生态环境、促进流域上、下游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论述了建立江河源头生态补偿机制的环境经济学基础,根据环境经济学的效率准则(Pareto efficiency criterion)和科斯定律(Coase Theorem)建立了我国江河源头生态补偿机制的解释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以长乐市为例进行福建省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制定了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的工作方案,对长乐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获得的资料和图件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了与生态功能区划有关的生态环境类型系统及其编码系统;编制长乐市生态功能区划背景图,在背景图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和主要服务功能,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确定各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主导服务功能,并编制出生态功能区划图.  相似文献   

16.
流域经济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关注的热点之一,科学合理的流域发展模式,是实施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而主体功能区布局为流域经济区从宏观和整体统筹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以汉江生态经济带为研究区,借鉴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思想对各单元开展国土空间开发水平综合评价,分析经济带内各地区现有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开发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找出流域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区划特征和规划布局,寻求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与区域内主体功能区布局之间的耦合协同,并提出空间协调衔接、功能耦合调控、分工协作一致的协同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解决县(市)域人地矛盾日益冲突、空间形态日趋破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空间管理效能低下等难题,力争实现成为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划的必要层次和有效补充,为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生态产业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宜居生活空间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提供宏观决策参考的宏伟目标,创新性地提出了复合生态空间、县(市)域复合生态空间发展概念.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县(市)域复合生态空间的基本空间单元、空间格局和功能结构,县(市)域复合生态空间发展的组织机制和途径,以及县(市)域复合生态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理念、目标、原则与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文明是消减资源环境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东北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分析了东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了按照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要求,建立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体系等发展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是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小城镇继工业、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基于小城镇生态环境治理涉及的范围之广泛,以南平市炉下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元主体合作的现实困境,进而从培育绿色发展理念、明确各主体责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完善资源要素保障等方面,寻求多元主体合作的实现策略,从而提高小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主体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管制举措之一,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明确要求.编制县域主体功能区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以河北省平泉县为例,建立了区划的指标体系,利用"反规划"法和3S技术,进行县域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划,将全县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导功能区,明确了各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建设和发展方向,为推动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划及生态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