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关于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上胸省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研究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成衣后的3种穿着状态,可以得出3种相应的结构图。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款式的服装,都可以以此3种结构图中的一种为基础,利用结构变化的方法,加上一定的结构处理,方便灵活而又准确地得出其结构图。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用户界面的开发效率,提出了面向用户的参数化界面设计模式,从模型、展示样式、操作3个方面描述了设计模式,给出了界面设计模式的规范定义.该模式进一步指导了基于模型的用户界面开发,有效地支持了代码的自动生成,提高了界面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设计模式——以过滤和精化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归纳了GIS中的一个设计模式——过滤和精化,并进行了描述,然后实现了该设计模式的一种变化,并测试了其效率和开销。旨在使GIS研究中更加注重设计模式,使GIS软件的开发更加规范化,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4.
In textile and apparel field,the CAD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The CAD system with the func-tions of pattern making,marking and grading has be-come substantial equipment for an apparel factory,But this apparel CAD system is only one graphic system con-centrating on the two-dimensional paper patterns,the three-dimensional apparel CAD system or virtual reali-ty apparel CAD is still not put into practical use.But it is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studying fields for textile  相似文献   

5.
在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服装 CAD)领域内,用计算机来进行时装款式、纹样及色彩设计并建立服装图形(款式、纹样及色彩)库是服装工美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当前服装工业方兴未艾的课题。本文立足于服装设计艺术的角度,介绍了 VAX Station 3100超级微机在VMS-windows 操作系统下为服装设计提供的环境及工具,提出并总结了服装款式及纹样设计艺术在该环境下的通用方法——VMS-P 法;并直接利用该环境下的命令给出了建立服装图形(款式效果图及面料花纹图)库的简捷途径。篇末以通用微机在服装上的应用为出发点,将 VMS-P法与手工服装设计法及美国格佰公司的 GCD 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服装CIMS实现的关键在于信息集成.本文提出了一种服装CIMS的信息集成设计方案,具体地阐述了服装生产全过程的规划与控制的信息集成,以及服装CIMS各子系统信息集成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服装CIMS信息集成的核心支撑子系统──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建筑设计风格是与人们的审美心理相互对应的,而人们的审美心理是长期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因此,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不断充实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而也促成审美心理的变化和发展,并把这种变化物化到建筑设计风格之中,带来了建筑设计风格历史性的纵向发展.同时地域文化的差异又促成了建筑风格的不同,不同民族、地区会有不同的建筑风格,造成了世界各地建筑风格的丰繁.目前现代化信息交流的速度不断加快,促成了建筑设计风格的不断更新及融合,这也是建筑设计风格发展的动力和变化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采用知识地图理论对品牌服装协同设计中的知识管理进行分析,得出流行趋势知识在品牌服装协同设计知识中居前导地位,是推动服装产品研发的主要动因.提出一种以基于流行趋势知识协同优化及模块化协同设计的品牌服装协同设计模型.研究结果对品牌服装企业构建快速、高效的协同产品研发模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装饰图案艺术中的传统与现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中国传统图案知之甚少,对国外现代艺术不能理解吸取的问题,探讨图案艺术的传统性与现代性.论述了中国传统装饰图案造型手法与西方现代艺术表现方法的共同点及差异性.文中认为:艺术设计中的图案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图案装饰风格、造型规律的认识,以及装饰思想的理解,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修养;同时还应该使学生了解西方现代艺术造型的方法与思想本原.通过对中西图案造型及思想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中西古今在造型上的相通之处,这样就不会食古不化,也不会崇洋媚外,从而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0.
详细分析和探讨了服装结构技法中胸腰省转为侧缝省以及胸腰省转为袖窿省在二维服装CAD中的实现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简便直观的模拟手工操作,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的软件环境是面向模式识别和图象处理(PRIP)语言——EPPPI的集成化软件开发环境。该语言有机地综合了PASCAL和PROLOG的功能,形成一种兼有过程式和陈述式特点的新风格语言。该环境在EPPPI语言的上面设置了三个层次的工具:语法制导编辑器,PDL/EPPPI详细设计和模块设计。文中介绍了各部分的原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服装零售业的不断发展,购物点的照明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服装目标市场与照明设计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服装目标市场,服装商品、服装促销、服装价格几个方面分别讨论了服装照明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二部分,对不同细分维数下的服装照明进行了组合设计;第三部分,根据调查获得的数据,对上海的一些服装店照明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色织物的设计过程,本文采用Visual Basic 6.0程序为开发工具,研究了基于矩阵模型的色织物配色软件开发.根据色织物色经、色纬排列规律以及织物组织,建立了色织物配色模纹矩阵,并编制了色织物配色软件.研究表明,运用本文开发的色织物配色软件可以方便地实现色织物的配色设计过程,软件具有的随机配色功能,可为设计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色织物配色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中国蓝印花布纹样赏析及其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这里首先重点对蓝印花布纹样风格的表现内容、文化内涵及其使用功能等方面分类介绍,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对现状的思考。蓝印花布要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同时,迎合现代人的审美特点,加以发展创新才有活力。  相似文献   

15.
在设计发展的历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繁与简的对立,而设计也正是在这样不断地对立统一中得以升华.从设计前行的历史来看,每当一种繁复风格出现之时,也总是意味着简约之风的即将来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仅是设计复杂性的体现,同时也是设计渐进演化的显著特征,而设计也往往是在这样无尽无休的往复循环和矫枉过正中渐次实现超越.  相似文献   

16.
省道转移的原理在服装纸样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基本省道依据人体结构规律和服装纸样结构规律确定,并且可以依据省道转移的原理进行移省、分省、加省、转省,从而变化出各种款式。这里主要讨论了省道的结构特性和变化规律,提出了建立在省道转移原理基础之上的服装款式纸样的放缩方法。  相似文献   

17.
联合收割机的外观造型日益受到重视 ,人们通过其外部形象可以预见其内在质量 文中论述联合收割机形态设计的美学法则 构成联合收割机的形态要素是线、面、体 ,其中线是关键要素 ,各种线型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在形态设计中必须保持统一的选型风格才能取得和谐美观的效果 ,其中力求造型简洁是取得统一效果的重要方法 文中介绍了联合收割机造型设计中采用的一些具体手法 ,如设计形态规整的罩壳 ;采用风格一致的线型 ;使驾驶室与脱粒机的形态相互协调 ,正确处理线角形式 ;将控制管线整齐排列 ,保证大面积薄板平整等  相似文献   

18.
品牌服装设计理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服装产业发展非常迅速,用服装产业发达国家不到一半的时间,走完了服装从“紧缺经济”的服装弱国到“过剩经济”的服装大国的发展过程。但是应该看到,我们还不是服装强国,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服装的品牌地位不高。困扰服装品牌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对品牌服装理念的系统研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服装设计理念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服装产品的品位。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面临特色消退和形象趋同。目前我国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住宅与传统住宅风格冲突严重,文章以历史文化名城长汀为例,通过对名城住宅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建立居民社区建设委员会、住宅建筑分区管理、传统民居与现代住宅相融合的整体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定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已成为整合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规划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从"轮转式"互动及"模式"互动两方面分析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并从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注重城市土地的混合利用,推动TOD的土地开发模式以及注重高新技术的引入和利用等方面论述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的整体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