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园筒吻(鱼句)(Rhinogobio Gylindricus Guntber),地方名尖脑壳。跟径较吻(鱼句)小,体色棕红,故又名红鱿,小眼吻(鱼句)。在嘉陵江中的大个体,体长29.5厘米,体重325克,市上的商品鱼以体长20厘米,体重125克左右者为多,肉质亦好,是秋冬两季的捕捞对象。与吻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整理历年来,在嘉陵江、酉水、大溪、任何、江河采集的鱼类标本中,经鉴定核对,发现8种鱼类在四川尚无纪录,现报告记录于后。 1.湖南吻鮈 Rhinogobio hunanensis Tang 地方名:齿耙鱼(酉阳、秀山) 采集地:1973年8月3日采于酉阳县大溪区北河。  相似文献   

3.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地方名大腊子、腊子。雄性体长可达250厘米,体重可达150公斤,雌性体长可达400厘米,体重可达400公斤,被誉为国际上的佳肴,是我国长江中的一种大型经济鱼类。为了发展和保护这种鱼类的资源,为了移养驯化这种鱼类提供科学依据,有研究它的必要。此外,中华鲟的形态结构和内部解剖的许多特点,对研究鱼类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9年9-10月及2010年5-6月在绥芬河干、支流采集标本,初步研究了高体鮈、拉氏和湖3种鱼类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高体鮈渔获物体长范围是48.0-137.0mm,体重范围是1.8-36.8g;拉氏标本渔获物体长范围是24.0-138.0 mm,体重范围是0.3-40.1g;湖渔获物体长范围是32.0-88.0 mm,体重范围是0.4-10.5 g;(2)高体鮈丰满度范围为0.96-2.45;拉氏丰满度范围为0.84-3.00;湖的丰满度则在1.16-2.23之间;(3)高体鮈和拉氏均由三个龄组组成,其中1龄和2龄为优势龄组,其相对多度分别为92.64%和97.44%;湖仅含两个年龄组;(4)三种鱼类均在1龄时生长速度最快,其体长的绝对生长速度分别为64.33mm/y(高体鮈)、41.46 mm/y(拉氏)和52.56 mm/y(湖);(2)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11.06×10-5L2.57(高体鮈),W=3.67×10-5L2.81(拉氏)和W=7.91×10-5L2.65(湖);(5)雌:雄性比分别为1.1◇1(高体鮈),0.75◇1(拉氏),0.48◇1(湖);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2龄;(6)高体鮈、拉氏的绝对繁殖力分别为4,270-7,200粒、1,679-2,610粒和2,264-2,871粒;相对繁殖力分别为514-1,019粒/g、156-193粒/g和282-485粒/g。  相似文献   

5.
海马,并非顾名思义的“生活在海里的马”,而是一种小型的硬骨鱼类,体长一般在6~20厘米,分类上隶属于刺鱼目、海龙科、海马属。海马是个大家族,全球都有分布,主要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洋中。我国自南至北的近陆浅海均有它们的踪迹。世界上最大的当属太平洋海马,体长约30厘米,最小的可能是近期海洋生物学家在马来西亚海域13米深的水中发现的一种海马,只有16毫米,仅相当于成年人一根手指头的宽度,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海马种类。与其他鱼类相同,海马也用鳃呼吸,背部有鳍,食物通过吻进入腹中,且终生在水中生活。与其他鱼类不同的是,海…  相似文献   

6.
灰头鼯鼠(Petaurista caniceps)属啮齿目鼯鼠科。据有关资料记载,只有我国的陕西、贵州、西藏和四川的西南山地及万源大巴山山地等处有发现。但2000年5月,笔者在四川西北边缘岷山山脉上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450米的山林中发现了3只。灰头鼯鼠的成体一般重570克左右,体长34厘米、尾长41厘米,吻、鼻、口缘、  相似文献   

7.
自2012年至2021年,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对省内鱼类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调查.在整理标本期间,发现在黄河与淮河采集的多尾蛇鮈属鱼类与此前河南已有记录的蛇鮈(Saurogobio dabryi)和长蛇鮈(Saurogobio dumerili)形态明显不同.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发现其唇薄简单,不发达,上下唇均无明显乳突,其他可量和可数性状也完全符合光唇蛇鮈(Saurogobio gymnocheilus)的鉴别特征.此外,基于Cyt b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也显示其与长江流域的光唇蛇鮈具有最近亲缘关系,遗传距离仅为0.9%,应为同种,支持形态学鉴定结果.基于此,确定本次采集到的蛇鮈属鱼类为光唇蛇鮈,是河南省新纪录种,同时也是其在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分布的首次记录(此前记录仅在长江中上游分布).  相似文献   

8.
陈万青 《大自然》2009,(5):24-25
乌鳢(Ophiocephalus argots)属于鲈形目鳢科鳢属。其身体细长,前部呈圆筒状.后部侧扁;体长一般为25~40厘米.长者可达70厘米.重约5千克;头扁,吻短宽、圆钝,口大,牙尖;体色青褐,具三纵行黑斑,被细鳞;分布极广。  相似文献   

9.
关注鲨鱼     
在鲨鱼庞大的家族中,不同种间个体大小差异很悬殊,体长最小的侏儒角鲨仅有20厘米,大的鲸鲨可达18米,重达20吨;但一半以上的鲨鱼体长约在1米左右。不同种类鲨鱼的形态也是多样的,体形主要以流线形为主,但扁鲨的身体呈扁平状;竹鲨的体形为条形;锯鲨长而扁平,吻的侧缘有大小不等的锯齿;而锤头双髻鲨的头是锤头状的;姥鲨的口像一个大兜网。这些特点主要是同它们的栖息环境和采食方式密切相关,是进化中特化的表现。大白鲨是游弋猎食性物种,可以一口吞下整只海豹;棘鲨底栖,捕食鱼虾;鲸鲨为大洋性鱼类,却摄食浮游、甲壳、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而姥鲨…  相似文献   

10.
瓦氏黄颡鱼的生物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瓦氏黄颡鱼Pseudoba grus vaohelli(Richardson)《长江鱼类》称江黄颡鱼,四川各地名称不一,有黄腊丁(南充、广元、武胜、合川)牛尾子(成都、彭山、乐山)、齐口头(宜宾)、郎丝(万县、涪陵)、角角鱼(酉阳)等之称。个体不大,商品鱼一般体长10—23厘米,体重30—150克左右,但肉质细嫩,无鳞,刺少,味鲜美,不少市场上当为甲级食用鱼类。在四川鲍科鱼类中,其数量、质量仅次于长吻(鱼危)(江团、肥砣),和(鱼危)科其他鱼类一起,占四川江河渔产量的3.62—19.20%,  相似文献   

11.
对1998—2000年在黄河宁夏永宁县望洪段采集的679尾棒花鮈进行了生物学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宁夏黄河棒花鮈的鳞片年轮形成时间集中在5~7月;通过鳞片鉴定年龄,确定种群由1~4龄主组成。通过分析棒花鮈的体长、体重分布、年龄组成体长和体重的实测生长,得到了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W=2.74×10~(-2)L~(2.97),并对其食性、繁殖力进行了初步研究,还对棒花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近年的野外考察中,我们发现了3种2亚种四川鸟类的新纪录,现简述如下,文中量衡度以克、毫米为单位。鸟名前注有▲者为亚种的新纪录。 1.翘鼻麻鸭 Tadorna tadorna(Linnaeus) 南80083 1980XI 1 南充县龙门镇 1.(?) 体重1000,体长535,翼长283 嘴峰48,跗蹠50,尾长98。采获时仅见一对活动于嘉陵江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三峡库区两种小型鲤科(Cyprinidae)鱼类的个体和器官代谢率.[方法]对大宁河水域分布的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us)和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的体质量、器官质量、个体代谢率和器官代谢率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在校正体质量后,红尾副鳅在个体静止代谢率、心质量、嗅球质量和肝代谢率方面均低于云南盘鮈,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红尾副鳅的脑代谢率与云南盘鮈的脑代谢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升高(p<0.05).[结论]红尾副鳅具有中高代谢水平,云南盘鮈具有极高代谢水平,两种鱼类代谢水平的差异可能与它们食性及身体器官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4.
鲥鱼属溯河洄游鱼类,是我国非常名贵的经济鱼类之一,以肉味鲜美而驰名中外。它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成体体长不足70厘米,重2~2.5千克,雄鱼较小,多在1千克左右。鲥鱼3龄性成熟,每年4~5月份,成熟个体溯河洞游至珠江、钱塘江、长江等河流产卵繁殖。在珠江,产卵场在西江段,梧州以下;在钱塘江,产卵场在富春江段,主要集中在桐庐上下十几公里处;在长江,产卵场主要集中在经鄱阳湖而上的赣江峡江江段。仔鱼孵出后,多在鄱阳湖南部湖区觅食生长一段时间,于当年秋冬之交,水温下降时,幼鲥鱼游回长江,顺  相似文献   

15.
赤眼鳟的生物学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眼鳟 Squallobarbus curriculus(Richardson)地方名红眼棒、胡串棒、桐杆子,在嘉陵江中分布较广,尤其是一级支流西河的产量较高,个体不大,肉质鲜美,是一种常见的经济鱼类,它具有产量高、食性广、易于养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于长江木洞江段采集圆筒吻鮈Rhinogobio cylindricus 107尾,其中1~4龄雌鱼67尾,1~3龄雄鱼40尾,分别测定鱼体脊椎骨轮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随着年龄的增加,圆筒吻鮈雌鱼、雄鱼鱼体体长和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SGR)均呈下降趋势,而其肥满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同龄组圆筒吻鮈雌、雄鱼之间各化学组成没有显著差异.其总样本的含水量(WAT)、脂肪质量分数(FAT)、蛋白质质量分数(PRO)、灰分质量分数(ASH)和能量密度(E)的平均值范围分别为68.07%~70.27%,10.43%~11.87%,11.58%~15.65%,3.19%~3.36%和7.61~8.36kJ/g;鱼体含水量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1龄组鱼蛋白质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4龄组鱼能量密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而脂肪质量分数和灰分质量分数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蛋白质质量分数与体长和体质量的关系式为PRO=0.331L+8.344(r=0.66,n=107,p<0.05)和PRO=0.026 2 M+12.119(r=0.58,n=107,p<0.05);脂肪质量分数和能量密度与含水量存在显著负线性关系,得到方程FAT=-0.910 WAT+74.31(r=0.82,n=107,p<0.05)和E=-0.378WAT+34.10(r=0.97,n=107,p<0.05).通过讨论认为该种鱼较高的脂肪质量分数与其活动范围小、身体消耗量小及全年不停食的生活习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名为海马实非真马海马(Hippocampus)属脊椎动物亚门、鱼纲、海龙目、海龙科、海马属,古称龙落子,又名水鱼、海马鱼。不知道这种动物的人,会以为海马身躯高大,能在海洋中驰骋千里。其实,它是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海水鱼类,体长仅10—15厘米。说它奇特,是因为它的形态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制的鱼类游泳实验装置,采用递增流速法,研究了松花江流域的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怀头鲇(Silurus soldatovi)、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3种鱼类的游泳能力.结果表明:3种鱼类的临界游速和突进游速大小排序均为翘嘴鲌长春鳊怀头鲇,3种鱼类的临界游速随体长的增大而增加,而相对临界游速随体长的增大而减小;3种鱼类的突进游速随体长的增加而呈近似线性递增趋势,而相对突进游速随体长的增大而减小.研究成果为鱼类游泳能力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为过鱼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对鱼类的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龙鱼科动物(海龙类)是多骨的海洋鱼类,全世界大约有52属215种,产于我国的至少有17属36种。海龙类包括海马、海龙、尖吻海马和尖吻海龙等,体长不等,有些种类如太平洋海马可达300毫米,有些种类如澳洲海马只有10—20毫米长。海龙类的分布、行为和生态海龙类的分布较广泛,南北海区都产,主要分布在北纬45度和南纬45度之间的热带到寒温带的海水和入海口附近的咸水中,尤以大西洋西部以及印度  相似文献   

20.
了雅砻江下游6个江段的渔获组成及8种主要经济鱼类的年龄、体长和体得。通过各江段渔获物组成,主工经济鱼类各龄生长情况的比较,讨论了鱼类的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