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使学生在太极拳选修课中学得轻松、有兴趣。记得牢、愿意练。学习后并能坚持习练。是广大太极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太极拳的特点和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提出了太极拳“吐纳教学法”模式。它打破了太极拳传统教学的框架。经实践证明,该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不失为一种好的太极拳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运用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座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太极拳教学中运用反馈录像教学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馈录像教学法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有利于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拓宽学习空间,延长学习时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审美观,增强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技击意识的培养对太极拳教学效果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课的研究、示范、练习等教学过程中引入技击方法,使之与拳式的教学有机地结合。通过教学中的对比实验和研究,结果显示技击练习对太极拳教学具有特殊的作用,表现在能增进对太极拳拳式和拳理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效率,便于他们记忆,且不易遗忘。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太极拳教学的现状,对结合太极养生功进行太极拳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在动作套路和呼吸方式上有着相通之处,在练习中可以互补,结合起来教学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动作套路和健身原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将健身气功引入太极拳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法、实验教学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太极拳教学班级进行了引入健身气功的教学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在练习中可以互补,结合起来教学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动作套路和健身原理,从而有利于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艳红 《科技信息》2011,(34):351-352
通过调查问卷得知,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认为太极拳运动量小,动作缓慢,是中老年人的运动项目,不适合大学生练习。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总结归纳几点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颖 《科技信息》2012,(35):I0198-I0199
通过个访和心理测量的方法,探索了大学生太极拳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有:健康意识、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传统文化认知、学习和练习氛围;健康有关的因素是形成太极拳学习意愿的核心。学生对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决定了学生是否学习太极拳的行为方向,学生对健康的需求程度为学习太极拳提供驱动力;学生的生活圈对学习太极拳的态度构成了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8.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中学政治课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品德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同时,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其教学模式及效果是影响德育实际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思想品德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和途径。探究性学习就是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杜春斌  郭红焘 《科技资讯》2006,(15):153-154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已将简化太极拳作为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由于太极拳动作的特殊性。在太极拳整个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学与练都比较“磨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通过采用口令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缩短教学周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势势相连、绵绵不断的拳术运动.在高职院校中普及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如何使身体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在短时期内学会太极拳?如何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是前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教学是高等院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特色内容,但由于其枯燥的表演式的套路学习,加之缓慢平稳的运动节奏,很难激起现代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大力倡导教学改革创新的今天,如何使广大学生能更好更准确地掌握太极拳运动的基本锻炼方法,使其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教师应进行有益的教改尝试,教师可合理地运用诱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兴趣,采用诱导式教学法,探索出一套太极拳教学的新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并根据本人太极拳的教学情况对攀枝花学院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师资不足、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影响了太极拳的教学工作,并提出了提高师资力量、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领导重视程度的对策,为高校太极拳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学习太极拳常常难以持之以恒的情况,究其原因是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目标设置已成为体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实验证明:目标设置理论运用于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中,对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的拳术运动 ,学生对此颇感兴趣 ,但是 ,普通高校的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 ,学习困难大 .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太极拳 ,作者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 ,认为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明确的教学思路、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是学好太极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在普通高校的传播有利于其传承和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师生习练太极拳的群体少,积极性不高是目前太极拳在普通高校的传播现状。传播途径单一、传播内容单调枯燥、普通师生对太极拳认同度不高、师资数量及水平是影响其在高校传播的直接原因。而本应当做一门严谨系统学科来发展的太极拳,在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却没有给与相一致的学科定位,同时教师以及学生对太极拳在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着诸多的误区则是导致太极拳在普通高校传播困难的深层次原因。政府教育部门的督促协调、校际之间、学校民间的合作交流、专业师资人才培养、高水平太极拳教材体系建设和高校太极拳竞赛体系构建是太极拳突破制约因素,顺利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情境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降低知识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课堂教学情境需要结合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与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情境中学会思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进行改革,在基本技术教学阶段运用表象训练,在技术复习阶段实施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方法教学,结果表明对太极拳不同阶段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参与太极拳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水平,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大鹏  常渊博 《科技信息》2009,(26):255-255
本文旨在对太极拳教学阶段和方法进行研究,为高校太极拳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太极拳教学阶段为以下阶段:基础阶段,求学生了解和学习太极拳的基本知识和运动特点;练习阶段,要求学生能掌握完整套路并进行简单的推手练习;巩固阶段,要求学生巩固提高所学技能,逐步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贯通阶段,要求学生达到意念、呼吸和动作的融会贯通,密切配合。在这些阶段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快慢结合法、高低练习法、技击法和推手对练法进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太板拳动作缓慢、刚柔兼济、阴阳转换和理气互溶等特点与中小学生在此阶段的心理生理特征不相适应。导致中小学生练习太极拳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而太极操是以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为基础,以操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健身运动,它既有操的特点,又有太极拳的韵味,是太极拳和操的有机结合体,能提高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下一步学习太极拳架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