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徐兴华  陈伟中  梁越  徐俊峰 《科学通报》2007,52(11):1237-1241
基于一系列声致发光光谱的测量, 研究了单泡声致发光和多泡声致发光的线状光谱的参数相关性, 探索声致发光中线状光谱的一般变化规律. 实验发现, 单泡声致发光的OH*谱线、Na谱线以及稀有气体谱线等的相对强度均与声场的驱动声压以及溶液中的稀有气体含量相关. 驱动声压越小, 溶液中的稀有气体含量越高, 线状光谱在总光谱中所占比例就越大. 多泡声致发光中的线状光谱的参数相关性与单泡声致发光中的相同. 声致发光中出现线状光谱可能是泡内温度较低的体现. 单泡和多泡声致发光的光谱具有相同的特征, 以往实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区别可能来自于两者泡内温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氪气含量氯化钠水溶液中的多泡声致发光光谱, 对其连续谱背景上出现的310 nm处的氢氧根离子光谱和589 nm处的钠原子光谱进行重点观察与比较. 发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 钠原子光谱强度明显高于氢氧根离子光谱强度, 并且其对实验条件的改变更加敏感. 而氪气含量、氯化钠水溶液浓度及驱动声压也在一定范围内对光谱强度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覃欢  周婷  杨思华  邢达 《科学通报》2013,58(7):580-585
多模互补成像可以提高医学诊断精度. 多模探针是联合各个成像模式的桥梁, 这意味着发展多模式、多功能的纳米探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发展了一种具有靶向性的四氧化三铁核/金壳纳米粒子(Fe3O4@Au)作为核磁和光声双模成像的探针, 实验证明Fe3O4@Au纳米粒子具有超顺磁性, 可以增强T2序列的核磁信号. 此外, 该探针同时具有光学吸收性质, 可以增强光声信号. 在其表面修饰Integrin avb3单克隆抗体后, 该探针对U87-MG肿瘤细胞具有选择靶向性. 基于Fe3O4@Au纳米粒子的核磁/光声双模成像将在肿瘤诊断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悬浮颗粒物的吸收光谱及其区域模式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用定量滤膜技术测定了珠江口及临近海区总颗粒物光谱吸收系数ap)、非藻类颗粒物光谱吸收系数ad(λ)和浮游植物光谱吸收系数aph(λ). 总颗粒物的吸收系数ap(443)在0.04~1.82 m-1间变化, 相应的aph(443))的变化范围为0.016~0.484 m-1. 总颗粒物的吸收光谱有两种类型. 对于第1种类型, 总颗粒物吸收光谱与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光谱相似, 吸收系数值随波长减小; 相反, 对于第2种类型, 总颗粒物吸收光谱与浮游植物色素吸收光谱相似. 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光谱随波长增大而减小, 其波长变化规律可用指数率描述, 光谱斜率S的平均值为0.012±0.002. 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占总颗粒物吸收的比例明显地随表层海水盐度增加而减小. 浮游植物色素的吸收明显地随叶绿素a浓度呈非线性增加, 其关系可用幂函数描述. 但是, 总颗粒物的吸收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很弱. ap(443)-chl a关系的离散性主要是由非藻类颗粒物的影响而引起的, 经非藻类颗粒物吸收校正后的aph(443)-chl a关系并不离散, 因此可以沿用类似于一类水体的模式, 但需要做参数调整. 浮游植物色素的比吸收系数不是常数, 它随叶绿素浓度的减小而增加, 浮游植物色素比吸收变化是目前生物-光学算法的一个噪声源.  相似文献   

5.
鄢丹  魏丽  肖小河  周丹蕾  韩玉梅 《科学通报》2008,52(24):3075-3079
采用微量量热法研究中药黄连中具有抑菌活性的3种小檗碱类生物碱成分(BAs)对青春双歧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 在不同给药条件下, 以表达功率-时间曲线(热谱曲线)的特征参数生长速率常数(k)、半数抑菌浓度(IC50)、最大输出功率(Pmax)及达峰时间(tp)和总产热量(Qt)为指标, 对BAs抑制青春双歧杆菌生长代谢程度进行客观地量化评价. 结果表明, k, Pmax和Qt均随BAs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地减小; tp随BAs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地延长; IC50分别为小檗碱806 μg/mL、黄连碱341 μg/mL和巴马汀236 μg/mL, 即抑菌活性大小顺序为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 结合既往研究结果, BAs抑制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生长代谢强度按小檗碱、黄连碱和巴马汀的顺序依次减弱, 这与抑制青春双歧杆菌的强弱顺序正好相反. 构效关系研究表明, C2和C3上连接的亚甲二氧基或甲氧基分别是其抑制大肠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的主要功能团; C2, C3, C9和C10上连接的取代基对抑制痢疾杆菌的选择性较弱.  相似文献   

6.
基于微观相场法, 利用Khachaturyan 所给原子间作用势与长程序参数关系方程得 出L12 相和DO22 相原子间作用势方程, 计算出Ni3Al(L12 相)、Ni3V(DO22 相)随温度和浓度 变化的原子间作用势值. 计算结果表明: 随Al 原子浓度增大, Ni-Al 间作用势近似呈线性 增大, Ni-V 间作用势近似呈线形减小. 将作用势代入微观相场方程中表明: 当Ni-V 间作 用势大于Ni-Al 间作用势时, DO22 相先于L12 相析出; 当Ni-V 间作用势等于Ni-Al 间作用 势时, DO22相和L12相同时析出; 当Ni-Al 间作用势大于Ni-V间作用势时, L12相先于DO22 相析出.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锁钒  于军胜  黎威志  娄双玲  邓静  蒋亚东 《科学通报》2007,52(21):2569-2574
以真空热蒸镀的方法制备了基于八羟基喹啉铝(Alq3)为发光层的单层和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测试了器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其电致发光特性的变化, 研究了器件性能的温度特性, 详细分析了温度对器件电流传导机制的影响. 结果表明, 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与陷阱电荷限制电流理论的预测很好地符合. 此外, 由于有机层内载流子迁移率和浓度都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导致Alq3器件的电流随温度单调上升. 不同温度下Alq3器件的电流传导机制没有改变, 但是电流-电压关系式中的幂指数m随温度无规则变化. 由于温度上升会引起Alq3发光性能衰减, 所以器件的发光亮度随温度略有上升, 而发光效率随温度单调下降. 电致发光光谱随温度上升出现微小的蓝移, 其单色性的降低是来源于有机半导体材料本身的能级特征.  相似文献   

8.
空化泡内外质量交换的唯象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化泡内外的质量交换是一个多种交换方式共同作用的综合过程, 其中包括气体扩散、气液相变、化学反应等. 本文提出了一个描述空化泡内外质量交换的唯象模型, 它以空化泡内外压强差作为质量交换的驱动力. 与已有的具体物理模型相比, 具有形式简单、计算量小的特点. 联合Rayleigh-Plesset气泡动力学方程, 计算了质量交换动态平衡后的空化泡平衡半径. 结果表明, 平衡半径具有多重性. 另外计算了平衡半径与驱动声压的关系, 并研究了模型参数对其结果的影响. 最后, 对不同驱动声压下的硫酸中空化泡脉动进行了实验测量, 得到的平衡半径随声压变化的关系很好地支持了模型计算  相似文献   

9.
西藏地热异常区CO2 脱气研究: 以朗久和搭格架地热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立成  伍坤宇  肖琼  袁道先 《科学通报》2011,56(26):2198-2208
地球CO2 脱气作用在长时间尺度上对大气CO2 浓度有着巨大的影响, 是全球碳循环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地区独特的构造条件形成大量水热异常区, 为研究热液运移过程中CO2 脱气作用提供了绝好的条件. 通过对朗久和搭格架地热异常区地质环境、水汽特征的研究表明两区热液组成成分均由钾长石和钠长石控制, 但出露温泉水朗久地区为Na-Cl 型, 搭格架地区为Na-HCO3 型. 两个地热田温泉水中CO2 分压模拟结果显示温泉水在从含水层向地表迁移过程中发生脱气作用. 通过对朗久地热田和搭格架地热田不同CO2 脱气机理的研究, 分析出不同的CO2 脱气量计算公式并计算出朗久地热田CO2 的脱气通量约为3.6×106 kg km-2 a-1, 搭格架地热区CO2 的脱气通量约为3.3×106 kg km-2 a-1.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的纵向驱动巨磁致阻抗效应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采用纵向驱动磁化场的方法对纳米Fe73Cu1Nb1.5V1Si13.5B9微晶带的磁阻抗效应进行测定 ,其ΔZ/Z =Z(H) -Z(Hmax) / Z(Hmax) 可达 1600% ,超过Co基非晶的最大值 36 0 %三倍多 .实验结果表明 ,纵向磁阻抗曲线的形状和大小与材料的磁结构、磁导率以及工作电流频率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a-SiN:H薄膜的对靶溅射沉积及微结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靶磁控反应溅射技术以N2和H2为反应气体在硅(100)和石英衬底上制备了氢化非晶氮化硅(a-SiN:H)薄膜. 利用台阶仪、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UV-VIS)光吸收和傅里叶红外透射光谱(FTIR)对薄膜沉积速率、微观结构及键合特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利用等离子反应溅射可在较低衬底温度条件下(Ts<250℃)实现低表面粗糙度和高光学透过率的a-SiN:H薄膜制备. 增加衬底温度可使薄膜厚度减小, 薄膜光学带隙Eg提高, 薄膜无序度减小. FTIR分析结果表明, 薄膜主要以Si-N, Si-H和N-H键合结构存在, 随衬底温度增加, 薄膜中的键合氢含量减小, 而整体键密度和Si-N键密度增加. 该微观结构和光学特性的调整可归因衬底温度升高所引起的衬底表面原子迁移率和反应速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杨远贵 《科学通报》2010,55(34):3269-3275
基于30颗小质量比深度相接双星的观测数据,获得一些重要的统计结论:(ⅰ)质光关系和质径关系指出,此类双星可能由于演化和膨胀而使光度下降、半径变大,预示它们可能处在演化的最后阶段.(ⅱ)Mtotal-Jtotal关系表明,随着总质量的减小,总的比角动量也相应减小.因此,此类双星系统从深度相接到并合的过程中,不断损失质量和角动量.(ⅲ)由q-f关系和q-Jspin/Jorb关系,确定出过相接双星的最小质量比可能在0.0439~0.0465.这对双星演化并合理论提出了重要的挑战.目前观测到的最小质量比双星V857Her通过次子星到主子星的守恒质量转移的并合时标约为1.07Ga.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矩形沟埋式涵管垂直土压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沟槽宽度与涵管变形对垂直土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刚性地基条件下,沟槽宽度较小时,涵管土压力系数单调减小,沟槽宽度较大时,涵管土压力系数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涵顶变形有明显的减荷作用,涵顶变形越大,垂直土压力系数越小;管道刚度较小时,应力呈现中间小两边大的分布趋势,管道刚度较大时,应力呈现中间大两边小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用磁控溅射法在加热到400℃的MgO(001)单晶基片上沉积了总厚度为25 nm 的[Fe(0.6 nm)/Fe30.5Pt69.5(1.9 nm)]10 多层连续薄膜, 总成分配比为Fe50Pt50. 然后对其在[500, 900]℃温度范围进行真空热处理, 分析了热处理温度对薄膜表面形貌、晶体结构以及磁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加热基片上生长的FePt 薄膜, 层间已经发生扩散, 形成无序的A1 相. 经过700℃以上的高温热处理, 薄膜转变为具有(001)织构的L10相FePt 合金, 易磁化轴沿垂直于膜面的方向, 有序度大于0.85, 单轴磁晶各向异性能约2.7×107 erg/cc. 利用扩散后残存的周期性微弱成分起伏, 可以使薄膜在800℃以下保持形貌连续. 用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表面进行观察证实, 在780℃进行热处理, 薄膜的表面最平整. 这种优质的连续薄膜可以应用于微加工制作超高密度垂直磁记录阵列介质.  相似文献   

15.
物质的密度是与组成该物质的元素种类及其原子排列的疏密程度有关。在元素种类相同时固态物质的密度取决于晶体结构及其化学键特性。探讨了地球内部各圈层物质的密度状态及其差异的原因,指出了随着深度的增加,即温度和压力的增加,共价键及金属键的键性有增加的趋势。阐述了天体物质的密度差异。笔者认为研究地球各圈层物质的温度和压力状况有利于晶体材料的开发和改进。  相似文献   

16.
马文杰  王育人  蓝鼎 《科学通报》2011,56(17):1349-1353
研究了不同浓度下厚度较薄的凹液层胶体悬浮液干燥过程及花样, 利用照相机实时拍摄不同浓度下胶体悬浮液的干燥过程. 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 最终干燥花样圆环宽度增加, 而数目明显减少; 干燥过程分为5阶段, 其中包含两阶段马兰哥尼对流; 对流能够影响悬浮液内胶体颗粒的自组装和薄膜形貌, 第一阶段对流导致薄膜边缘厚、中心薄, 第二阶段对流伴随接触线的钉轧-滑移运动, 导致多重宽环花样形成.  相似文献   

17.
杜雅娟  冯添  康志海 《科学通报》2013,58(3):254-259
基于时域组合模型建立了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万象洞及黄爷洞石笋δ18O时间序列的动态模型, 并对未来20年的降水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 时域组合模型较好地提取了时间序列的周期信息, 用其拟合实测数据精度较高; 用其预测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 和现代气象观测记录相吻合, 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同时通过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树轮的预测结果对比显示, 该地区在2012~2013年前后降水最少, 随后20年里将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吉春辉  刘战强 《科学通报》2011,56(23):1940-1946
高速面铣刀气动噪声由离散噪声与对总噪声影响较大的宽带噪声组成. 针对高速面铣刀流场和声场的非定常特点,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对面铣刀周围气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 分析铣刀容屑槽区域的速度分布. 计算线性欧拉方程(linear eulerequation, LEE)中的声源项确定铣刀表面声源位置及强度. 通过应用基于Lighthill 声学类比的Ffowcs Williams-Hawkings(FW-H)积分变换方程计算获得远场噪声. 针对铣刀表面不同声源产生的气动噪声频谱进行分析, 发现铣刀容屑槽及刀片前刀面是高速面铣刀气动噪声的主要声源. 等距及不等距铣刀噪声频谱分析表明不等齿距布置可改变频谱声能分布, 降低离散噪声的基频峰值,进而可降低铣刀气动总噪声.  相似文献   

19.
光腔衰荡光谱技术研究AsH2自由基:Ã2A1(000)−X~2B1(00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东锋  秦成兵  张群  陈旸 《科学通报》2009,54(20):3190-3197
采用光腔衰荡光谱(cavity ringdown spectroscopy, CRDS)技术在19870~20250 cm−1能量范围内研究了AsH2自由基 Ã2A1(000)−X~2B1(000)带的高灵敏高分辨吸收光谱. AsH2自由基由AsH3/Ar混合气脉冲直流放电产生. 通过对K′a≤ 5,N′≤ 10的777根谱线进行了转动标识和最小二乘拟合, 获得了精确的激发态光谱常数和转动项值. 其中转动项值和部分高阶光谱常数均为首次得到. 通过分析发现部分K′a≤ 4的转动能级和全部K′a≤ 5的能级受到了扰动, 扰动很可能来自于基态的高振动激发态.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结合分子束取样技术研究了燃烧当量比为0.8的2,5-二甲基呋喃(DMF)/氧气/氩气低压层流预混火焰中的初级燃烧产物, 得到了DMF火焰的光电离质谱和燃烧中间产物的光电离效率曲线, 从光电离效率曲线得到了相应分子/自由基的电离能, 将实验测量得到的电离能与文献值或者利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得到的理论值比较, 确定了DMF火焰中燃烧中间产物的化学结构, 包括尚未报道的DMF的氧化产物和更高级的衍生物, 并根据这些燃烧中间产物的化学结构推断和分析了DMF及其初级燃烧产物的生成与消耗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