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Gemini表面活性剂,综述了Gemini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及阳离子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混合体系在固—液界面吸附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用液-固相复合法制备铜包钢线,并研究了预热温度、铜液温度和复合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铜包钢线的包覆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触初期,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铜层厚度和包覆比增加,当热流达到平衡时,包覆比达到最大,最大可达77%,之后包覆比逐渐减小.钢芯线预热温度和铜液温度的升高使包覆比下降,重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4.
高含Cu量Mo-Cu合金的液相烧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液相烧结Mo、Cu混合粉压坯的方法制取合金,分析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及组织。借助TEM,SEM组织观察以及电子探针成分(EDXA)分析表明:Mo-Cu合金的烧结由于Mo的溶解-析出,Mo晶粒表面有Mo、Cu不同比例含量的过渡层,该层中组织均匀细小。在润湿角为0°附近温度烧结合金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用自行研制的电导池检测器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磷酸钠和松木钠分别在石英砂和油砂上的脉冲一应答曲线,并用富里叶分析法求出不同温度和不同流速下.上述体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液/固界而的吸附平衡常数和传质系数.研究了温度和流速对阴离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成岩矿物体系吸附和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金属基复合材料固/液反应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基复合材料固/液反应制备技术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原位反应合成技术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文中对放热弥散复合技术、接触反应涂层制备技术、液相接触反应合成技术、熔体浸渍技术和固/液反应喷射沉积复合技术等几种典型的固/液反应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和分析了放热弥散复合技术、接触反应涂层制备技术和液相接触反应合成技术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各种固/液反应制备技术的工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确定了钢-铝固液相复合板钢板打毛表面、剪切撕裂表面的分形维数及其与复合板界面剪切强度之间的关系.当钢板打毛表面的分形维数为2.36时,剪切撕裂表面的最大分形维数为2.33,相应的最大界面剪切强度为65.3MPa.采用钢丝直径为1.4mm的钢丝轮进行打毛处理是最佳打毛方式.  相似文献   

8.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确定了钢-铝固液相复合板钢板打毛表面,剪切断裂表面的分形维数及其与笔合板界面剪切强度之间的关系,当钢板打秘一面的分形维数为2.36时,剪切撕裂表面的最大分形维数为2.33,相应的最大界面剪切强度为65.3MPa,采用钢丝直径为1.4mm的钢丝轮进行打毛处理是最佳打毛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取代苯甲酸和氯丙烯为原料,在固-液相转移催化下合成了3种取代苯甲酸烯丙酯。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加以确定。在实验中使用了10种相转移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王彦鹏  陈国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12):2776-27792791
从液固两相流的角度出发,针对人体心脑动脉血管中典型的血管形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和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考虑血液两相流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分析,获得了血液两相流动的有关动力学参数,并揭示了考虑两相流动影响造成的血液动力学特性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复杂形状血管中血流动力学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