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杨家将故事中,有一位“八贤王”。关于他的原型,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大体说来,有人认为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四子赵德芳,也有认为是其第二子赵德昭,还有认为是太宗赵光义的儿子赵元俨。笔者对上述说法经过考证,以为“八贤王”的形象是古代剧作家和小说家结合宋初宗室轶闻而虚构出的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2.
赵汝愚是南宋孝、光、宁宗三朝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光宗传位于宁宗的“绍熙内禅”中,他定策扶危,成功地实现了皇权的顺利交接,他是两宋唯一的宗室宰相,执政后补偏救弊,执行孝宗晚年的改革部署,在与韩胄的国权之争中,引发了“庆元党禁”,含冤而逝。但他“计定一时,功垂万世”,是“宋之公族”中“以术业自现”的杰出代表,他的政绩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3.
明代前期的孛东阳既是成化、弘治年问的文坛泰斗,又是弘治、正德年间政坛的内阁重臣。但因他曾与刘瑾同朝共事近五年,于是也就成了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指责他“依阿”刘瑾,有人指责他贪恋禄住。实际上孛东阳是旧时宰辅大臣中不多见的淡于名利、不慕荣华的人。因为家庭出身的关系,也由于个人的特定习性、心理。以及身体的原因,使他具有深挚的思乡情蛄和归隐情蛄。“习隐渐成癣。谁当恋冠缨”也就成了他的心声。  相似文献   

4.
“骈散合一”理论是清代骈、散之争的产物,在乾、嘉文坛中颇具影响。而在众多“骈散合一”论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李兆洛。正是他,明确提出了“骈散合一”的理论,并对它作了阐述。本文试图从李兆洛入手,探讨清代骈文派、桐城派、阳湖派的“骈散合一”理论及与李兆洛理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该理论兴起的原因及影响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休闲岛     
《少儿科技》2013,(6):46-46
活得最久的皇帝 校庆典礼上,主持人在台上提问,随机抽取同学回答,还赠送小礼品。 主持人提的问题是:历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是谁?平时上历史课总看漫画书的小明“光荣”地被喊到名字。只见他站起来,茫然地看看四周,最后对着话筒回答:“玉皇大帝!”  相似文献   

6.
谁创造了史上最贵的“转会”记录?贝克汉姆?齐达内?还是阿内尔卡……2008年4月,这个问题的答案再次被刷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回站在镁光灯下的不是让观众癫狂的足球大腕,而是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从“微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荣誉总裁”,到“连接盛大与华尔街的黄金纽带”,再到牵手福建“新华都”,他的乾坤一跳,造价10亿!而这些光环之外,人们可能不知道的,顶着“打工皇帝”头衔的唐骏还曾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业者——街上流行的“大头贴”、KTV包房里的卡拉OK记分器,都出自他的手笔;而学生时代的他甚至还开办过一家办理赴美签证的律师事务所,组织姜昆、侯跃文等一众中国艺术家“国际走穴”……从一个梦想“开拖拉机”的孩子,到留学他乡的草根创业者,最终成为日进斗金的顶级职业经理人,他怎样完成了多样人生的蜕变?这些成功背后的秘诀是什么?在历经了如此丰富的职业旅程之后,他的终极目标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明代前期的李东阳既是成化、弘治年间的文坛泰斗,又是弘治、正德年间政坛的内阁重臣。但因他曾与刘瑾同朝共事近五年,于是也就成了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指责他“依阿”刘瑾,有人指责他贪恋禄位。实际上李东阳是旧时宰辅大臣中不多见的淡于名利、不慕荣华的人。因为家庭出身的关系,也由于个人的特定习性、心理,以及身体的原因,使他具有深挚的思乡情结和归隐情结,“习隐渐成癖,谁当恋冠缨”也就成了他的心声。  相似文献   

8.
挂靠于我院的浙江《水浒》研究会,于1997年5月10日至13日在千岛湖镇举行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省内外《水浒》研究专家、学者以及《水浒》爱好者50余人.会议着重讨论有关方腊问题.首先,在《水许》中占了近十回的“征方腊”,这个方腊在历史上是怎样一个人物?他到底是哪里人?他被俘的帮源洞到底在何处?他被写入《水浒》之后,又是怎样一个人物?尤其是,历史上这样一个方腊为什么会变成《水浒》中那样一个方腊?关于方腊的籍贯,会议发言认为:方腊自古以来是北宋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县人。可是,近年来出现一种“最新…  相似文献   

9.
有的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夭折了,而有的谣言却能传遍世界。为什么有的能快速传播,有的就烟消云散了呢?如果你我都不轻易上当,为什么那些极不符合常理的谣言还能够兴极一时呢?“它不仅害我破财,还让我颜面扫地,”时装设计师汤米·希尔费格(Tommy Hilfiger)说道。他口中的“它”指的是多年来网上盛传的一段流言:以鲜明、简洁的设计风格闻名的希尔费格曾在“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节目中大放厥词:“如果能预知美国的非洲佬、  相似文献   

10.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曾四次上书孝宗皇帝,又上《中兴论》,“极论宗庙社稷大计”(《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对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腐败无能极其愤概。“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很希望为收复河山、驱逐金兵出力,但却一生  相似文献   

11.
一天,苏格拉底带他的学生来到一片杂草地,然后问学生:“如何除掉这些杂草?”有的学生说用镰刀割,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用手拔……而苏格拉底却告诉大家,除掉杂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  相似文献   

12.
使真实人物在真实环境里活动──左拉自然主义及其“真实论”之我见项晓敏文学应该如何表现人?如何反映现实生活?在这个问题上,自然主义是主张“真实论”的。左拉说;“使真实的人物在真实环境里活动,给读者提供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断,这便是自然主义小说的一切。”①他...  相似文献   

13.
王符是东汉后期一位有名的思想家。对于他的世界观,曾有过讨论,但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一元论,有的就说是二元论。我认为他是元气和道的二元论者(见《王符宇宙观的二元论倾向析》,《天津师大学报》1986年第4明)。最近王步贵同志发表文章《王符的“元气一元论”探析》(《人文杂志》1987年第1明,以下简称王文),说它是元气一元论,并指出,以为它是二元论的,所根据的材料有问题,而那样主张“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事实如何?且做进一步的辨析。  相似文献   

14.
1937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用“革命转变论”来概括他自己关于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他说:“我们是革命转变论者,主张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方向去。”“我们是革命转变论者,不是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者。我们主张经过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我不懂! 我喜欢几米的《布瓜的世界》。 这本书里,求知与思索的乐趣,就是各式各样的“为什么”。有的我想过,有的想不到,没想过。很多“为什么”,我到至今都没有弄明白,到底 为什么?几米不给答案,不是吝啬,和我们一样,他也在那不停地探索着。在他的“为什么”里,却或隐或现地藏着“谜底”,让你影影绰绰地看见,像藏猫猫……我喜欢极了这种感觉,悬念的味道。 几米是个中年人,他成熟而幼稚;几米4岁的女儿,她幼稚而成熟。几米的灵感很多来自女儿,这样,《布瓜的世界》,就有酸酸甜甜的味道。我喜欢“吃”它…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科学》2010,(2):15-16
关于曹操墓,有许许多多的传说。有的令人迷惑,有的神秘离奇,有的则富有传奇色彩。一个活着就传奇的人物,死了仍续写着他的传奇。他,到底还有多少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7.
明代自洪武后期至成化年间,内官渐涉朝玫。弘治一朝.怀恩、蒋琮等内官直接间接地干预朝政,但对政局的危害相对较弱。从弘治朝看明代内官干政,皇帝纵容及内外相制统治术的运用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人对你说,植物也能像哺乳动物那样怀胎N月,一朝分娩,生下自己的小宝宝,你一定认为他在信口开河吧?但是,现在小编要负责任地告诉你:“你听到的事情是真的!” 神奇的胎生植物 大多数被子植物的种子在发育成熟后,就该离开“妈妈”了。这些种子有的被风吹走,比如蒲公英:有的浮在水面上漂走,比如睡莲;有的被动物随着果实一起吃下,最后又被拉在了别处。就这样,种子们重新找到适合安家的地方,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9.
论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小说高松年沈文元面对1987年—1990年叶兆言所创作的“夜泊秦淮”系列小说,可感受到一股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却又较难用一二句话概括出他这些小说的主体创作倾向。正如有的论者所说,“叶兆言似乎不愿意让自己的小说最终归向...  相似文献   

20.
较长期以来,史学界不少同志都认为,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内部在鸦片问题上存在着弛禁和严禁两个不同的派别:弛禁派以清朝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直隶总督琦善为代表。以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为其吹鼓手;严禁派以湖广总督林则徐、鸿胪寺卿黄爵滋为代表;而道光皇帝则摇摆于弛禁与严禁之间。近年来,有的同志不同意以上意见,他们说,清政府“禁烟”是真心诚意的,道光皇帝是禁烟运动的“真正的发动者”,而穆彰阿、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