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从李兆洛看乾嘉时期的"骈散合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骈散合一"理论是清代骈、散之争的产物,在乾、嘉文坛中颇具影响.而在众多"骈散合一"论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李兆洛.正是他,明确提出了"骈散合一"的理论,并对它作了阐述.本文试图从李兆洛入手,探讨清代骈文派、桐城派、阳湖派的"骈散合一"理论及与李兆洛理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该理论兴起的原因及影响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论骈文理论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骈文理论是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萌芽期、隋唐五代的骈散相争期、宋代的兴起发展期、清代的形成期以及清末民国初的兴盛期五个阶段,每一阶段的骈文理论都对骈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骈文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后又重新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3.
克服传统教学法中的弊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历史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针对目前中师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教”与“学”脱节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组织历史课堂教学时,尝试运用了“教学做合一”模式,并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著名师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明确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并对之作了系统阐释。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讲学武”教学方法的影响,加上历史学科本身的一些特殊性,“教学做合一”理论在中师以及其它各类学校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  相似文献   

4.
“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在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与改造中诞生的,实践表明,它适合当前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进行系统、直观地了解,重新阐释“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实质,并对师范院校学生在今后的实习工作中“教学做合一”理论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不足并分析原因,充分发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对高师实习的促进作用;为高师学校的未来教师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意见,帮助高师学校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养模式;指导高师生树立正确的知行观、教师观和教学观,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养成。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发愤书”理论在清代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1.鲜明的时代性。清初,许多作家借“发愤”说发民族之义愤;鸦片战争以后,发仇恨帝国主义、振兴中华民族之感情。2.范围的拓宽。不少作从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的结合上,把它应用于小说创作中。3.“发愤”之作冲破“中和”思想,表现出与世抗争的精神。清代发愤说,对“五四”以后的新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援引“经济”入“义理、考据、辞章”之中,使桐城派所恪守的道统有了现实的内容。曾国藩又不废“藻丽”之语,相反,他很重视文学语言的优美流丽。为医治语言的枯涩,他提倡从辞赋中汲取养料,骈散并用。  相似文献   

7.
唐代古文运动,不仅在于变骈为散,恢复了古文的传统;更重要的是,在经过了一次反复之后,确立了中国古代散文的评判标准,即散文是语言的艺术。变骈为散,是文学史上散文观念确立之际由失败而成功的历程表现。二者在散文文体自觉的母体中具有一脉相承的孪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清代诗人郑板桥的诗歌理论及创作深受禅宗影响,其表现有二:第一,诗歌理论中提倡“大胆质疑”和“自性具足”;第二,诗歌创作中独特的意象选择和用字的大胆出新。  相似文献   

9.
朝鲜张维的古文创作深受柳宗元、韩愈等唐宋大家的影响,其《蜃楼记》很大程度上是他学习借鉴柳宗元的《永州铁炉步志》所取得的成果。文体上,都属于“台阁名胜类”杂记文;文章构思上,柳文结构简单明晰,而张文则结构复杂、曲折多姿;语言风格上,柳文全篇散句单行,节奏紧快,而张文则骈散结合、兼用排比,形成平淡自然、节奏舒缓、韵味悠长的风格;在艺术手法的具体运用上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四杰”骈赋不独在思想境界与哲理内涵与六朝骈赋相异,而且其骈赋自六朝齐梁之律化风尚开启以来,并受本朝律赋文风影响,较六朝骈赋律化更为明显,在用韵、格律和抒情化方面都较六朝骈赋又有不同。实为异于魏晋而独标的赋风新气象。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并结生将这一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掀起了生活教育运动。生活教育的基本观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战”。文章通过对生活教育的阐释,试图澄清人们对生活教育的许多误会。并探讨生活教育在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借鉴作用,以期改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各种困境。  相似文献   

12.
开放与现代--新时期散文创作的一种可行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散创作走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60年代初提出的“形散神不散”的散理论对现代散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部分散作家的创作走入了为表现主题而伪化形式和内容的歧途。这种错误的偏狭观念至今还在某些高校教材中以真理的面目流传。面对新世纪,散作家应以开放的心态,袒露的心胸和现代观念,通过真实地表现“我”的经历,“我”的感受,“我”的追求,来表达对社会与人生,现实与未来的思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怀。  相似文献   

13.
流体饱和岩石超声速度频散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在实验超声频率下储层砂岩样品“局部流”模型理论频散、Biot理论频散与实验总频散的定量关系。在低压情况下,实验总频散与Biot理论频散差异较大,Biot理论频散不足以解释实际频散结果;而作者所用“局部流”模型理论频散(已包括Biot理论频散)与实际结果符合较好;压力较高时,“局部流”模型频散以及总频散均会下降,这时Biot理论可以解释流体饱和速度变化。孔隙度较大样品在加压的过程中会出现主导频散机制的转换。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岩石中低面率塑性孔隙随压力的变化,而孔隙刚度的差异是“局部流”作用存在的基础。研究了不同孔隙流体对岩石速度频散的影响。流体粘度增加,实验总频散与“局部流”模型频散均有较大增加,而Biot理论频散变化不大。流体的粘度,以及岩石的渗透率在两种频散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14.
对剪切棱镜的出射角及放置位置在电子剪切散斑干涉中产生的影响作了理论分析,分析表明,剪切棱镜的出射角及与CCD的距离越小,测量的精度越高,但灵敏度越小.  相似文献   

15.
论文在概括论述刘勰以前及齐梁时人对诗、骈中声律的认识和运用的基础上 ,全面地分析了《文心雕龙》声律论对诗、骈内声律运用的革新性、拓展性见解 ,并以《文心雕龙·声律》等篇的写作实践为依据 ,深入探讨了刘勰《文心雕龙》声律论尤其是“浮切相调、飞沉交错”说对后世格律诗文制式形成的导向、定位作用与深远、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文在概括论述刘勰以前及齐梁时人对诗、骈中声律的认识和运用的基础上 ,全面地分析了《文心雕龙》声律论对诗、骈内声律运用的革新性、拓展性见解 ,并以《文心雕龙·声律》等篇的写作实践为依据 ,深入探讨了刘勰《文心雕龙》声律论尤其是“浮切相调、飞沉交错”说对后世格律诗文制式形成的导向、定位作用与深远、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干涉、衍射及散射理论为基础介绍了散斑的形成、分类,并根据杨氏干涉及菲涅尔衍射理论.推导出静态散斑横向尺度及纵向尺度,给出了散斑的空间形状并对静态散班和动态散斑作了分析,总结出动态散斑三个衍射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以干涉、衍射及散射理论为基础介绍了散斑的形成、分类,并根据杨氏干涉及菲涅尔衍射理论.推导出静态散斑横向尺度及纵向尺度,给出了散斑的空间形状并对静态散班和动态散斑作了分析,总结出动态散斑三个衍射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9.
刘巧云 《科技信息》2012,(35):333-I0333
机械制图是职业学校中理论与实践关联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人们一直在探索。在教学中恰当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实现“理实一体化”,做到“教学做合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张说在继承前人革新文风的基础上,更加追求文章的风雅、风骨和实用性,推崇典重质实、华赡丰美、既济时适用又风骨雅健的文风。他在碑文墓志和书序等体裁的文章中,运散入骈,骈散间行,兼重文质,改华从实,使文章的叙事性和抒情性得到了加强。张说为初盛唐文风改变和散文发展在理论到实践两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