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SND的机理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的特点,总结了MBBR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具有的优越条件,并具体分析实现MBBR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主要控制因素,最后阐明了国内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污染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和同时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几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刘再亮 《科技信息》2010,(3):23-23,31
在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过程中,生物脱氮法由于其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人们对生物脱氮过程认识的深入,诸如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等新型的脱氮工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一定应用,本文着重对上述三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生物脱氮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新近开发出的一些污废水生物脱氮新技术。这些新型生物脱氮工艺是基于新的氮素转化微生物及新的氮素转化途径,如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好氧反氨化生物脱氮等。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机理的基础上,分析生物脱氮除磷的MSBR工艺、UCT工艺和BCFS工艺。认为随着近代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对生物技术的掌握,目前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时硝化反硝化技术、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反硝化除磷技术和厌氧氨氧化技术。随着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的深入,工艺简单、处理效率高、能耗低的组合新工艺将成为脱氮除磷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深床条件下的生物硝化技术,实验结果证实了深床条件下的生物硝化反应动力学级数为零级,氮质量浓度、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与床层深度或HRT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讨论了溶解氧质量浓度及HRT对生物硝化反应,以及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分析了反冲洗工艺对深床硝化脱氮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厌氧氨氧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等生物脱氮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展进行了评述,同时探讨了生物脱氮领域的新技术和开发的新工艺,指出了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特点和研究开发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李艳春  彭茹冰  王文富  张伟锋 《科技信息》2010,(35):335-335,364
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物质之一,随着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氮排放的日益重视,传统的生物脱氮方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目前多种脱氮工艺组合或通过理论创新而开辟的新型生物脱氮路线成为新的发展应用方向。在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面,短程硝化、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工艺越来越受到重视,提供了可能有效解决此类废水污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废水生物脱氮新技术及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厌氧氨氧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等生物脱氮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展进行了评述,同时探讨了生物脱氮领域的新技术和开发的新工艺,指出了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特点和研究开发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DO对MBBR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影响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当溶解氧(DO)质量浓度为2 mg.L-1、水力停留时间为8 h、悬浮填料填充率为50%时,MBBR工艺可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实现90%以上的脱氮效果.生物膜内DO质量浓度梯度造成好氧和缺氧区是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的关键.该工艺能在同一个反应器中实现同时硝化和反硝化,并达到两个过程的动力学平衡,大大简化了生物法脱氮的工艺流程,提高了生物脱氮的效率,并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论述烟气脱硝 SCR 工艺技术在集中供热锅炉中的运用,对集中供热锅炉的烟气脱硝 SCR 工艺技术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尿素热解制氨技术和及其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厌氧生物滤池(BF)与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以实际垃圾渗滤液为处理对象,在连续进水条件下,考察该工艺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时,进水稀释倍率、厌氧/好氧(A/O)回流比和C/N比值对其硝化与反硝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处理稀释10倍的渗滤液时,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和65%附近,回流比和C/N比值对好氧的硝化与厌氧反硝化反应的影响很小;在处理稀释5倍的渗滤液时,提高C/N比值能使厌氧反硝化能力增强,有效地消除亚硝氮的积累.渗滤液中有较高的浓度的氨氮与有机物负荷,容易对硝酸化菌产生抑制作用,使膜出水的亚硝氮积累明显,氨氮和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稳定在69%~78%和46%~5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女大学生痛经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供科学的干预方法。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汉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大二、大三的三个年级的57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女大学生痛经的发生率为69.3%(399/576),其中轻度为60.2%(240/399),中度为28.0%(112/399),重度为11.8%(47/399)。(2)女大学生的痛经与饮食因素、保暖因素、睡眠因素、压力因素、情绪因素、营养因素、初潮年龄、母亲痛经、月经异常9个因素有显著的关联(P<0.05),其中饮食因素、保暖因素、睡眠因素、压力因素、情绪因素5个因素是女大学生痛经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在女大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不良的生理、社会、心理因素可诱发女大学生痛经的发生,应在女大学生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其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文献、理论分析以及向专家调研等方式,识别出基于五方责任主体的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19项因素,利用改进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揭示了19项因素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并将这些因素划分为表层因素、中层因素和深层因素3个层级。利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atrices impacts croises-multiplication appliance classement, MICMAC)对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分析,发现基于MICMAC得出的影响工程质量的自治因素、依赖因素和独立因素,与通过ISM得出的表层因素、中层因素和深层因素,在影响性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而进一步证明了ISM对因素的分类及关系研究的科学性。提出提升建设工程质量的3个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车辆速度的影响因素,针对每种因素分别阐述了其作用机理和量化影响.将车速的影响因素分为道路因素、交通设施因素、道路环境因素和交通管理因素四类.道路因素包括道路平面线形、纵断面和横断面.交通设施因素包括道路标志、道路标线和控速设施.道路环境因素包括视野和路侧景观两方面因素.交通管理因素涵盖了交通法规和交通管理措施两方面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驾驶人的视觉特性、心理特性和驾驶舒适性等方式来实现的,并且各种影响效果具有可叠加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高危岗位工人反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从个体因素、情境因素和管理者因素3个层面建立高危岗位工人反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内部逻辑联系和作用机制,并且形成4级递阶的ISM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解释结构模型中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得出综合权重系数。结果表明:表层直接影响因素全部集中在个体因素,中层间接影响因素涉及到部分的个体因素、情境因素和管理者因素。深层根本影响因素集中在情境因素和管理者因素;组织不公、安全激励水平、报复性动机、领导风格和人际冲突是高危岗位工人反生产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减少组织不公、完善安全奖励惩罚机制、改善领导风格和加强招聘人员的筛选,有助于控制高危岗位工人的反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17.
针对校园网施工影响因素难以量化分析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的分析框架。通过收集专家知识确定了人员因素、客观因素和成本因素三大类影响校园网施工的因素,实现了影响因素的层次划分,进而分析了各个因素的影响力大小、重要程度以及彼此之间的关联。模型运算结果表明,负责人的选择和学校的政策支持是项目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是影响施工的直接因素,其他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最终体现在这两个因素上。在网络施工的前期规划中应着重考虑上述因素。研究结果为校园网施工方案的制定以及效率提升提供了决策支持,为解决校园网施工中的关键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影响健美操运动员比赛表现的非竞技因素进行研究。经过对31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运动员比赛表现的8个主因子,即:竞赛环境因子、教练因子、个人情况因子、运动队建设因子、裁判因子、激励因子、对手因子、训练环境因子等,为今后健美操运动员训练和赛前控制比赛状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了影响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的主因子及因子特征。结果表明,影响河南省大学生体育健身的主要因子为评价激励因子、教学内容与目标因子、教师素质修养因子、体育健身环境因子、管理因子、学生学习因子、态度因子、教师教学能力因子等。  相似文献   

20.
推进我国经济的供给侧改革是适应我国现实发展的应有之义,从供给、需求视角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差异.供给视角下,劳动力要素、政策要素、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劳动力和政策要素是主要影响因素;需求视角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要素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综合视角下建立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得出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均对高新技术产业有正向影响,供给侧弹性系数大于需求侧弹性系数,说明高新技术产业调整的重点应该放在供给侧一方,劳动力要素、政策要素和技术要素是改革的重点,需求侧市场要素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