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体育运动能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合访谈,对江西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率不同,体育专业男女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率、障碍检出率均比非体育专业明显较少;非体育专业学生中的体育运动活跃分子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好,人际关系与交友能力强。说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与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提出了教育教学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访谈、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四川省四所体育院校部分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人格测试,分析学生人格因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自信心、成就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成正相关,心理适应、人际交往、冲动倾向与学习成绩之间是负相关:男生和女生、学习成绩优良生、中等生和学习成绩不良生的人格因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蔡廷栋 《科技信息》2011,(14):I0037-I0037
本文通过对徐州师范大学328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差异及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工科学生的掌握目标动机水平显著高于文理科学生,文科学生的成绩目标动机水平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大学生的掌握目标动机与学习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成绩目标动机水平与学习成绩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教育部近年制定的新体育课程精神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价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实践。该文通过对我校2005级、2006级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为我校体育教师评价学生成绩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提高体育课程改革实效。  相似文献   

5.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韶关学院21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为158名,女生为55名.调查结果表明:按照心理健康调查的5级评分标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属于轻度,有心理障碍倾向的比例为23.5%,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为4.69%;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与全国成年人常模比较接近,但在人际关系、恐怖和精神病性三项因子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对男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比较,男生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中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和偏执四项因子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种实用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共同提高学习成绩。方法:采用平行对照法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合作预习法"教学模式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实验组采用"合作预习法"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个人预习法"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比两组学生考试成绩、主动完成作业情况,判定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差异程度。结果:按照课程进度共进行了7次阶段测验,1次期末测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进行t检验:前4次阶段测验的成绩两组对照无显著差异,后3次阶段测验和期末测验的成绩两组对照有显著差异。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共随机收取学生作业6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完成作业情况进行了χ2检验:两组对照有显著差异。结论":合作预习法"教学模式,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共同提高学习成绩有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0引言 有研究者对影响学生体育课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体育教学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一种相互学习的过程,处理好师生关系,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性格的培养、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大有好处^[1]。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试图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及定量化处理的方法,对跳远技术教学评分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一套从主观经验出发,达到客观评价学习成绩的技评方法。通过对实验班学生的达标成绩与技评成绩进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实验表明,模糊数学评分法符合体育教学评分的基本规律,具有客观评价体育成绩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考核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背越式跳高“破纪录”考核模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的技评和达标成绩呈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责任意识和行为,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全日制高职高专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方法分析高职高专在校学生143人的学习资料,统计分析在新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反馈及学习成绩。结果应用新的两种教学方法教学的学生成绩优秀率为95%,明显高于单一式教学方法的优秀率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教学方法(SQ4R与PBL)在全日制高职高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学生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高,显著强于普通的一贯式教学。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29名高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马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孤独量表,对高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社会支持状况与孤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比乡村低,男生比女生高;(2)社会支持在性别城乡维度上差异不显著;(3)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乡村学生高于城市;(4)人际信任程度与社会支持状况呈显著负相关,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探讨游戏治疗在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作用,并通过游戏治疗来增进大学生社会交往及人际沟通能力。方法:通过张贴海报来招募志愿者,运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以及自编《主观自评量表》来筛选出被试,对被试实施团体游戏治疗。活动结束,用量表进行后测,并用统计软件进行检验,同时用自编《主观自评量表》请被试对效果进行反馈。结果:治疗后被试个人以及团体成员的人际关系现状明显改善,焦虑状况随之缓解。结论:游戏治疗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人际关系问卷及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对5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查了父母教育方式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父母采用民主型教育方式下的大学生在交谈、交友、待人接物三个因子和人际综合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接受其他教育方式的大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不同的父母教育方式之间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父母亲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有显著影响,民主型教育方式有助于减少大学生人际困扰的出现,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多元文化背景差异是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人际关系困扰的主要原因。克服困扰的有效路径,一要懂得“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最突出的特征,要树立多民族与多元文化共存的意识;二要懂得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人际交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完成社会化进程的需要;三要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特殊原则,积极有为地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四要了解少数民族同学间人际关系处理的特殊技巧,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和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完美主义与人际关系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FROST完美主义量表和人际关系敏感问卷对390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完美主义,高中生完美主义在整洁条理化维度上得分最高,在父母批评维度上得分最低;完美主义总分及部分维度上的得分呈现性别差异、来源地差异、年级差异和年龄的差异;父母批评、关注错误能正向预测人际关系敏感.结论:完美主义对人际关系敏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心理韧性的个人力、支持力、情绪控制、人际协助维度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父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际协助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大学生在个人力、情绪控制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文理科大学生在支持力、情绪控制、人际协助、父亲情感温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回归分析表明母亲情感温暖和父亲过度保护分别对心理韧性有显著的正、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独立学院学生人际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关系,研究采用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中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选取的独立学院的42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人际归因方式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这两个因素上都存在差异;应对方式在性别、籍贯和是否独生子女这三个因素上都存在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能力归因、努力归因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而背景归因和运气归因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归因方式对应对方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最终结果表明,独立学院学生总体人际归因方式趋向于外控性,应对方式趋向于积极的应对方式,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总是要与他人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特别是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状况已经成为影响人们事业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高等院校中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结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人格特质进行实证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人格特质对人际交往能力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因此良好人格特质的塑造要借助于有针对性的人际关系训练,在精神质人格特质方面应该注重人际交友技能的训练,在神经质人格特质方面注重待人接物的训练,在内外向的人格特质方面则侧重与异性的交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大学生人际容纳与心理安全感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大学生人际容纳量表和安全感量表,对随机抽取的836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容纳与心理安全感相关显著(R=0.492,P0.01),大学生人际容纳对心理安全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F=27.944,P0.05).大学生不同类型的人际容纳对心理安全感有不同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