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两相区微观组织的结构及其力学行为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两相区变形行为的主要因素·首次将固相率的影响加入到本构方程中,并将塑性应变于蠕变应变统一考虑,建立了适合于两相区变形的本构方程·同时包括了凝固过程中相变的影响项,此本构方程为以后模拟两相区的变形打下了基础·液固两相区变形行为的研究及其本构方程的建立@苗雨川@邸洪双@王国栋@刘相华  相似文献   

2.
粘弹性厚壁圆筒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一种有弹性外壳的粘弹性圆筒结构受渐增内压P(t)作用时的应力和变形 .粘弹本构表达采用Swanson非线性本构关系 .导出了求解应力和变形的基本方程 ,其应力和变形受软化函数、非线性项和惯性力的影响 ,并为下一步的数值计算提供基础和依据 .  相似文献   

3.
液固两相区变形行为的研究及其本构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两相区微观组织的结构及其力学行为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两相区变形行为的主要因素·首次将固相率的影响加入到本构方程中,并将塑性应变与蠕变应变统一考虑,建立了适合于两相区变形的本构方程·同时包括了凝固过程中相变的影响项,此本构方程为以后模拟两相区的变形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变形构形下织物的细观线性本构方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模拟织物在变形构形下纱线斜交的线性本构行为,给出了Euler描述下的织物斜交异性细观线性本构方程.相对于初始构形,在变形构形下的线性本构关系则变为非线性,并被称为本构转换非线性.在小变形下,给出的本构方程Lagrange形式将蜕化为已有织物在初始构形下的细观线性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5.
在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基础上考虑软粘土的非线性本构关系,采用张量指标记号推导出物质描述的一维非线性大变形固结的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非线性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编制了计算程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前提下,软粘土地基的非线性大变形固结沉降始终小于非线性小变形固结沉降;且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大,大变形固结和小变形固结的沉降量的差别越来越大,几何非线性对软粘土地基沉降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Flory平均场理论,研究了电中性温敏水凝胶体积相变中蕴含的变形动力学问题.基于水凝胶可简化为两相混合介质的假设,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在多相混合连续介质理论架构下,导出了一套分析几何非线性大变形动力学问题的Lagrange描述的控制方程.基于Flory平均场理论,从能够定量描述电中性温敏水凝胶PNIPA的稳态体积相变特性的Helmholtz自由能出发,导出了有效应力张量和液相化学势的解析表达式.控制方程与本构关系相结合,可以实现对体积相变中蕴含的非线性大变形动力学的定量模拟.  相似文献   

7.
为测得结构的较大位移,利用柔性悬臂梁的大变形研制了一种量程为±500mm的位移传感器.利用数值积分建立了柔性悬臂梁受法线方向力时的几何非线性本构关系,借助Matlab中Lobatto法对本构方程进行求解并获得了相应的挠度与集中力和固端弯矩曲线,分析了挠度与柔性悬臂梁各参数的关系及产生大变形的主要原因,通过试验和误差分析得出了本构关系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柔性悬臂梁的几何非线性本构关系与试验结果符合,固端弯矩理论值在y方向上分量是产生大变形的主要原因,各项静态参数指标良好,此柔性悬臂梁大变形的本构关系可应用于构件或结构的大位移测量.  相似文献   

8.
讨论一种有弹性外壳的粘弹性圆筒结构受渐增内压P(t)作用时的应力和变形。粘弹本构表达采用Swanson非线性本构关系。导出了求解应力和变形的基本方程,其应力和变形受软化函数、非线性项和惯性力的影响,并为下一步的数值计算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 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37Mn5钢在变形温度为800~1 150 ℃、变形速率为0.1~10 s-1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采用应变硬化率-应力曲线图较精确地获得峰值应力,并用双曲正弦方程描述37Mn5钢热压缩变形过程中的峰值应力与Zener-Hollomon参数的关系.回归分析得到方程中变形激活能及各材料常数的值,获得37Mn5钢在高温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结果表明,采用该本构方程计算出的流变应力值与实验所得应力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0.
在软压下的过程中,铸坯中的两相区的变形将直接影响铸坯的质量,由于其变形行为复杂,以往的计算机模拟未充分考虑两相区的影响。使模拟的误差较大,本文较细致的研究了铸坯两相区的微观结构,将凝固率加入到本构方程中,使两相区的作用得以体现,并可将两相区的本构方程同坯壳的本构方程统一,从而使计算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去大脑家兔小脑内埋藏电极的慢性实验和去小脑的急性实验表明:在电流刺激小脑蚓部后可以引起血糖浓度升高;电刺激小脑的外侧部可以引起血糖浓度下降。证明小脑对血糖调节的部位是小脑蚓部和小脑外侧部;可以通过神经的作用控制胰岛素的分泌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破伤风疾病模型,以期完善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的研究。方法采用ICR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腹腔注射破伤风痉挛毒素(TeNT),观察小鼠行为变化,观察和比较各组小鼠的肺部、肝部、脑部组织外观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破伤风痉挛毒素进入机体内,可以阻断平滑肌收缩和离子通道,造成机体痉挛、四肢强直、角弓反张,最终导致机体死亡。切片观察到脑部小胶质细胞弥漫增生,引发肺部感染,肝组织内胆管增生。当毒素剂量低于10 -4 试验量时,破伤风痉挛毒素不会导致小鼠死亡。结论成功建立ICR小鼠破伤风疾病模型。  相似文献   

13.
猪SOCS7基因克隆、组织表达图谱分析及剪接变体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家猪肌肉来源 cDNA为模板,克隆了 SOCS7的编码区 cDNA 全长并发现了三种剪接变体(命名为:SOCS7-v1、SOCS7-v2和 SOCS7-v3).家猪 SOCS7编码区 cDNA 全长为1785bp,由9个外显子组成,编码含581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家猪SOCS7基因的三种剪接变体分别编码含547、520、51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通过RT-PCR方法,本研究对家猪SOCS7基因及其剪接变体的组织表达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SOCS7在精巢、小脑、背肌、腹肌、股肌、大脑、下丘脑、心脏、肝脏、脾脏、小肠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精巢中表达信号最强.SOCS7-v1和 SOCS7-v2除大脑外的19个检测组织中均能检测到较强的表达信号, SOCS7-v3在除精巢外的19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以上实验结果为探究家猪 SOCS7基因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learn the mechanism of brain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90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s) were isolated by differential display from the cerebrum and cerebellum of 13-week and 33-week fetal brains. After searching database, 74 of them represented novel genes, some of them were homologous to the brain development related genes. Using total cDNA probes, 79 of the ESTs and their expression differences in fetal brain were further characterized.  相似文献   

15.
大鼠端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大鼠端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方法 :ABC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大鼠端脑nNOS阳性神经元。结果 :nNOS阳性神经元呈棕褐色 ,胞体的形态多样化 ,呈梭形、三角形、圆形等多种形状 ,突起有一个或多个 ;阳性纤维呈棕色串珠状 ,个别脑区阳性纤维相互交织成网。端脑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嗅结节 (包括海马回 )、梨状区 (包括梨状皮质和梨状核 )、斜角带、隔区、杏仁复合体、海马结构、尾壳核和苍白球 ,以及大脑皮质等各个部位 ,其中以大脑皮质、梨状区和斜角带、尾壳核等部位最为丰富。结论 :大鼠端脑内分布有丰富的nNOS阳性神经元 ,它们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 ,参与脑的高级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6.
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在有脑参与的条件下,刺激家兔触毛传入神经引起的对侧颈肌反射习惯化.结果表明:有脑参加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习惯化现象,其习惯化程度、时间与重复刺激的频率及刺激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脑的大体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同系统发育地位相隔较近的家兔和鼠类的脑进行了比较.高原鼠兔脑的基本特征是:前脑和小脑较发达,小脑尤为显著;四叠体较短;延髓前部和后部近直角弯曲;菱形窝完全被蚓部覆盖;和嗅觉有联系的结构,如嗅球,嗅叶,海马、纹状体和脑下垂体等发育好,大脑平滑无沟,属平脑型.高原鼠兔脑的形态结构,同家兔者极似,反映出高原鼠兔处于哺乳类中较低级的水平,同时揭示了脑的形态大小与动物的进化水平、生态环境和习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探讨南方鲇初级味觉中枢—面叶脑片的急性分离与不同孵育液中体外培养方法,并建立硬骨鱼类脑片可视膜片钳技术,在脑片局部神经回路水平上深入研究鱼类味觉初级中枢神经元在信息编码中的生理功能,阐述鱼类味觉信号识别的机制。结果表明:①温度25℃、2 h以内、HEPES+Vc+TU+kynurenic acid+低钙脑脊液是最佳体外培养条件。②运用可视法脑片膜片钳实验技术发现南方鲇面叶神经元可分为两种类型。生理条件下,多数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无或少频率适应现象。椭圆形比梨形神经元膜阻抗更高,诱发放电频率却较低。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BET(brain extraction tool)的MRI脑组织自动提取算法.首先,该算法结合图像梯度信息能够估计出更为准确的脑重心(center of gravity,COG);其次,该算法构建了新的脑表面形变力,在垂直于脑表面切线的扩张力中引入了边缘力,该力很好地抑制了脑组织的边界泄漏和过度分割问题.使用本文方法对MRI脑影像进行了自动脑组织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自动获得更加准确的脑组织提取结果,特别是在脑组织边缘处,本文算法与BET算法相比,提取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