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多代理的协同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一种基于多代理的协同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CDIDS),该模型依靠基于主机的代理HIDA和基于网络的代理NIDA,运用异常检测与特征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入侵检测;在分布式的网络环境下,系统通过入侵检测控制中心实现检测/响应模块的协同工作,为单个主机的攻击与大规模的网络入侵提供应对策略,并采用协议分流的方式提高NIDA模块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个高速网络环境下基于分布式协作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框架,研究了一种面向大规模网络的分布式协作代理入侵检测技术,构建了一个能适应高速网络环境下网络监测的入侵检测系统集群模型,对其体系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了提高入侵检测的识别率,在现有特征匹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网络协议的特征来提高入侵检测的匹配效率的方法和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动态反馈负载均衡器的思想,利用它们来对高速网络环境下前端捕获的1Gbps以上的大数据流分流,以利于后端低速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并行处理,并总结出了模型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基于"群集智能"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该文借鉴群居昆虫的“群集智能”特性,提出了1种结构简单、资源消耗小,但能检测复杂入侵行为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将一整体入侵检测系统分解为若干功能独立、单一的检测单元,各检测单元有相对较小的检测数据源,可同时提高检测效果和效率,且通过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可实现协作检测。每个检测单元的信息提供与信息利用是该模型的核心,而相应的信息存取效率是影响该模型性能的关键,该文提出了基于因特网开放最短路由协议OSPF的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存在智能程度低、自适应能力弱、协同性差、负载不均衡等局限性,引入了免疫软件人(ISM)智能体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multi-ISM联盟的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的分布式社区协作控制模型及其算法.该模型系统采用了部分-全局规划(PGP)策略以及multi-ISM间的协作、协调和协商机制,融合了网络协作模型与层次模型的优点,从性能上改善了当前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难以适应高带宽、大流量的动态网络环境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系统相比其他的DIDS,在检测性能和误报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于服务器系统资源的占用率不是很大,同时它还能够较好地解决网络信任社区内与社区间的协同防御和预警问题.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对目前所采用的入侵检测技术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将神经网络应用于网络入侵检测的可行性.结合网络入侵和主机入侵方面的检测能力,构建了基于智能体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重点讨论了神经网络入侵检测算法,提出了较优的变速度回归神经网络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协议分析的Ipv6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协议分析技术入手,围绕Ipv6网络的新特点,构筑了基于协议分析技术的Ipv6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模型,并对实现方案作了具体的研究。在保持原有IPv4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引擎优点的基础上,挖掘IPv6特性,深入研究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采用Ngrep解决了IPv6下的数据捕获问题,为IDS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协议分析的流程和基于数据挖掘的特征数据库的动态更新做了较详细的研究,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平台移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将新型分布式处理技术移动Agent与入侵检测融为一体,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的模型;实现了基于该模型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采取了保证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自身安全的防范措施.通过移动代理,各Agent相互独立,同时能在网络中自由移动,并具有良好的灵活性,降低了网络通信量和系统负载,有效保证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个基于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框架及其网络代理的结构设计,研究在Windows的环境下,利用网络代理技术的入侵检测方法,讨论网络代理的通信、网络数据采集与解析、协议分析等模块的相关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对现有入侵检测研究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Multi-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distributedintrusiondetectionmodelbasedonmulti-agent,DIDMMA).该模型使用Agent技术,中间件技术搭建系统平台,并提供了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组件接口,能够确保系统中不同种类的Agent之间的协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的入侵检测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分析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并对其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该系统模型兼具基于特征和基于异常行为的特点,采用主机配置和网络布置相互配合的方式,并能与防火墙联动进行入侵防范.  相似文献   

11.
基于移动代理的入侵检测把入侵检测系统的各种组成构件用移动代理来实现,使得整个系统的构件是可以跨主机移动的,并提出了一个基于移动代理技术的入侵检测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12.
Aiming at the shortcomings in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IDSs) used in commercial and research fields, we propose the MAIDS system, a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data mining. In this model, misuse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MIDS) and anomaly intrusion detcction system (AIDS) are combined. Data mining is applicd to raise detection performance, and distributed mechanism is employed to increase the scalability and efficiency. Host- and network based mining algorithms employ an improved Bayesian decision theorem that suits for real security environment to minimize the risks incurred by false decisions. We describe the overall architeeture of thc MA-IDS system, and discusss pecific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总体框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总体框架的设计,将基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功能分为两大部分,两部分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通过两部分的协作工作达到实时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入侵检测系统如何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以便从中发现网络环境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充分发挥基于主机与基于网络两种入侵检测技术的优势进行更有效的数据分析来发现更多入侵.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当前单纯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使得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从讨论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出发,阐述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和移动Agent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6.
本系统基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模型,放置在比较重要的网段内,不停地监视网段中的各种数据包.对可疑的数据包进行特征分析.如果数据包与系统内置的特定规则吻合,入侵检测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此外还提供部分安全网管功能,如数据流量统计和当前活动连接查看等.本系统主要适用的环境是中小型企业网络或校园网.  相似文献   

17.
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分析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关键技术及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传统入侵检测模型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AIDS)模型,阐述了系统模型的结构及主要功能.运用自适应的模型生成方法,使收集数据、建立模型并将模型分配给检测器的过程高效、自动化.该模型为开放的系统模型,具有很好的可伸缩性,可大大减少使用IDS的代价,解决IDS的环境适应性问题,降低建立模型的代价,提高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基于免疫原理的入侵检测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在现有的计算机免疫学及入侵检测系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免疫原理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状态定义及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入侵检测系统是采用主动防御以保护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阐述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分类,探讨了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展望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