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运用野外实验和室内生物测定方法,以触杀型除草剂百草枯、传导型除草剂草甘膦和选择型除草剂稳杀得的不同质量浓度(1/4倍、 1/2倍、1倍推荐质量浓度)的药液处理飞机草,对处于胁迫下的飞机草进行动态取样,以小白菜为受体检测飞机草在不同类型除草 剂胁迫下的化感作用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草甘膦与百草枯会引起飞机草化感作用增强,施药浓度越高化感作用越强,稳 杀得在中低施药浓度下会引起飞机草化感作用减弱,在高施药浓度下会引起较小幅度的波动;②3种除草剂引起飞机草化感作用变 化的模式不同,百草枯作用最快,在施药第10天飞机草化感作用达到最强,施草甘膦在第30天化感作用最强,施高浓度的稳杀得在第 20天飞机草化感作用最强;③3种农药的作用强度不同,同等剂量下草甘膦和百草枯接近,稳杀得较弱,只有在1倍推荐质量浓度下 才会引起飞机草化感作用强度增强;④施药飞机草的化感作用强度经过大的波动后,到第40天抑制作用都有所减弱,施药浓度越低 越容易恢复到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泛美公司的大红品种(梦幻3113)为材料,利用美国维生模式研究优质矮牵牛穴盘苗氮磷钾吸收规律.结果表明,优质穴盘苗生长发育在出苗30天到40天中干物质积累最多,为植株的最大营养需求期.在此时期,10天中氮磷吸收量与前20天吸收量接近,分别为0.49%,0.26%和0.35%,0.2%,钾吸收量为3.0%和2.16%.在此时期内,植株干物质积累最多,地上部干重在第30天和40天中间增量为11.0mg/株,而前20天增量为12.2mg/株.地下部干重则为4.9mg/株与0.9mg/株.通过对主要生理指标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及光合效率的测定表明,随着植株的发育生理活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3.
杨宝萍  马莉  冯军  马燕荣 《科技信息》2010,(33):I0379-I0379,I0371
78.8%草甘膦可湿性粉剂防除非耕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是通过对试验奈件、试验设计和安排、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结果与分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总体对杂草的防效不理想,其中对稗草和藜有一定的防效,对冰草防效差。除草效果随药剂用量增加而增加,同一处理对不同杂草防除效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一、番茄果脯番茄果脯,入口脆,甜味宜,表面透明,色鲜红,有芳香。加工方法:1.清洗无损成熟的番茄。2.成型和硬化处理。将番茄去蒂后用干。3.糖渍。将处理过的番茄放入浓度为50%的糖液中浸一天后,加糖使糖浓度达30%,再浸;第四天加糖使浓度达50%;第六天加糖使糖浓度达60%,继续糖渍到番茄含糖量为60%时,再加0.5%柠檬酸浸一天,果肉吸饱糖分呈透明状,捞出沥干,60℃烘干到含水20%,包装,可存放三个月以上。如在糖液中加2%的姜片或姜汁,还可制成辣  相似文献   

5.
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对棉花植株部分叶片施硼、不同硼施用频率以及配合山梨醇施硼,研究不同施硼方式对棉株硼的吸收、和转运规律。结果表明:施硼显著提高植株体内硼含量,但硼的移动性不强,叶面施硼棉花吸收的硼主要存在于植株的叶片中,而茎的硼含量下降;对棉株部分叶片涂硼发现叶片吸收的硼可向其他部位转移,转移量占总吸收量的9.98%,其中叶片间的转移占总转移量的28.82%;山梨醇对硼的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植株吸硼量比单纯施硼肥提高了38%,生殖器官的硼的吸收量提高了23.28%;随着施硼次数的增加,叶的吸硼量占总吸收量的比例呈先增后减趋势,茎和根呈降低趋势,壳和籽粒呈增加趋势,硼的总吸收量呈增加趋势。因此,硼在棉花体内转移能力较弱,施硼配合山梨醇以及少量多次施用有利于硼的吸收和转运。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克新1号)地膜覆盖栽培氮磷钾的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克新1号)块茎产量在38718kg/hm^2水平下,平均每生产1000kg块茎植株需吸收N5.647kg,P2O51.172kg,K2O5.191kg,质量比为1.00:0.21:0.92。5月17日~5月31日,是植株吸收N,P205最多的时期,分别占各自总吸收量的31.55%,27.54%;5月2日~5月16日,是植株吸收K,O最多的时期,占总吸收量的28.63%。收获时,植株吸收的N,P2O5,K2O主要贮存在块茎中。  相似文献   

7.
施药机械施药后对棉叶螨的防效7天内一直处在上升阶段,7天后至第15天防效稳定在100%,而常规施药机械施药后5天内防效处在上升阶段,5天后防效开始下降。施药机械防治棉叶螨效果比常规施药机械好,并且防效持久。使用施药机械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可减少施药次数1-2次,降低了防治成本,确保了棉花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开花后去叶处理,探讨玉米不同叶位的叶片对产量的影响。并测定了收获后茎杆中残存糖百分率,对茎杆中动用贮藏物质情况作一初步探讨。 1.发现玉米开花后去上部叶对最后产量影响最大。去上部叶使单株产量减少66.6%。中部结穗部位叶子对玉米结实是有贡献的,但分布范围较广,且要求一定面积,留中部六片叶子即可使单株产量和对照不相上下。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其产量并不直接受穗附近一两片叶子的直接制约,若仅留穗附近四叶,穗发育性状很差,单株产量只有31.3克(对照为153.95克)。 2.为了保证玉米的正常产量,必须有一绿叶面积的最低值,我们称为光合面积的“阈值”,低于此值,产量急剧下降。在我们的工作中,这相当于结穗部位的六片叶子(相当旅大红骨子一生中顺序出现的第12片到17片叶子)。其面积占当时单株总面积的46.81%。 3.茎杆中残存糖百分率以对照为最高(基部10.17%结穗部位12.25%)。留中部六叶虽产量和对照一样,但因其光合面积仅达到“阈值”,故除了当时叶片发挥了最大光合能力外,茎杆中动用物质也最彻底,结果使其茎杆中含糖率低于一切处理(基部2.5%,结穗部位为7.04%)。从其他几个处理中可以看出,茎杆含糖率高低和所在叶片光合作用有关,去叶后均使相应部位茎杆含糖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花生(花育16)地膜覆盖栽培氮磷钾的吸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花生(花育16)在地膜覆盖栽培、荚果产量6378.8kg.hm-2水平下植株氮磷钾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生产100 kg荚果,植株需吸收N 4.224kg,P2O51.269 kg,K2O 3.610 kg,比例为1.00∶0.30∶0.85。出苗后61~80 d,是植株吸收N,P2O5,K2O最多的时期,分别占各自总吸收量的41.14%,40.45%,50.03%。收获时,植株吸收N,P2O主要贮存在荚果中,分别占植株总吸收量的65.32%,62.54%;K2O主要贮存在茎枝中,占植株总吸收量的35.04%。  相似文献   

10.
用铁砂研制铁氧体电波吸收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铁砂为原料制备一种尖晶石型铁氧体电波吸收材料,在7-12GHz范围,发现有两个吸收峰,吸收量在9-13db;将铁氧体吸收体和铁砂吸收体组成复合电波吸收材料,亦有两个吸收峰,一峰向低频区偏移,吸收量增至14.5db;以复合吸收体为基础材料,在其中添加六角铁氧体和稀土元素,可改变吸收峰位置,提高吸收量,最大可达27db。  相似文献   

11.
贮存方法对小蓟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贮存方法对小蓟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蓟采后在4种设置贮存条件下存放,维生素C的含量随贮存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且维生素C日减少量与贮存天数呈正相关;低温和密实袋包装贮存能有效抑制小蓟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武夷科学》2021,(1):34-41
为筛选出鲜食玉米田内有助于除草剂增效的最佳助剂,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茎叶喷雾法比较了30%硝磺·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中添加不同类型助剂的杂草防除效果,测定了助剂对不同除草剂增效作用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7种助剂中,有4种助剂对30%硝磺·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施药后15 d,在30%硝磺·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70%常规用量(有效成分472.50 g·hm-2)中添加助剂有机硅增效剂(硅王和速润)和植物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哈速腾和激健),其杂草鲜重防效均高于未添加助剂的处理,防效分别增加20.20%、13.13%、13.97%和20.20%。在推荐常规用量70%条件下,30%硝磺·莠去津(有效成分472.50 g·hm-2)、30%苯唑草酮(有效成分18.90 g·hm-2)、27%烟·硝·莠去津(有效成分567.00 g·hm-2)和31.5%烟嘧·莠去津(有效成分595.35 g·hm-2) 4种除草剂中添加激健助剂后,其防效分别增加17.53%、10.97%、8.76%和12.37%,其中在烟嘧·莠去津和硝磺·莠去津2种除草剂常规用量70%的条件下添加助剂处理与其常规用量相当,助剂对除草剂的减量使用作用明显。在配合4种除草剂减量使用过程中,激健助剂的添加对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综上所述,在减药模式下,适宜助剂的介入能提升除草剂防效,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研究结果将为福建省玉米田杂草的化学防除减施技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叶片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烯效唑(S3307)对板栗苗枝条生长动态及叶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可溶性糖(SS)和淀粉(ST)]含量的影响,为板栗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备选砧木3年生板栗‘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Yanshanzaofeng’)苗为试验材料,选择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矮壮素水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配置溶液,在花芽分化期选择天气晴朗无风的早晨分别喷施多效唑(50、100、150 mg/L)、矮壮素(100、150、200 mg/L)和烯效唑(30、60、90 mg/L),以喷清水为对照(CK),各处理进行整株喷施,直至叶面布满水珠而不滴水为止。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单株为1个小区,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测定分析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处理下板栗苗木营养枝、标准枝的生长动态及叶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结果】①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均能显著降低板栗苗木枝条长度,增加枝条直径,对于标准枝喷施30 mg/L烯效唑效果最好,处理后90 d使得标准枝长度较对照减少24.13%,直径增加26.45%;②延缓剂促进苗木枝条粗壮、长度缩短,延缓板栗砧木生长,提高嫁接成活率并有利于嫁接后生长,100 mg/L多效唑对营养枝促壮效果最好,较对照增加36.63%,长度减少17.10%。③延缓剂处理后,板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其中150 mg/L矮壮素处理板栗苗木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始终处于最高水平,且显著高于对照,在处理后90 d达到最高(61.95 mg/g)。④不同延缓剂处理对叶片淀粉含量有不同的影响,处理后30 d,100 mg/L矮壮素处理叶片内淀粉含量始终处于最高水平,且显著高于对照,在处理后60 d和90 d,淀粉含量分别高达1.54、1.51 mg/g;⑤3种延缓剂均能提高板栗苗木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200 mg/L矮壮素处理对苗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增加效果最好,该浓度处理后的板栗苗木,其叶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总量始终处于最高水平,最高达62.60 mg/g,且显著高于对照。【结论】植物生长延缓剂使得板栗苗木枝条粗壮、长度缩短,抑制砧木生长,从而提高板栗嫁接成活率并有利于嫁接后生长,其中60 mg/L烯效唑对标准枝的处理效果最好,100 mg/L多效唑对营养枝促壮效果最好;对板栗苗木喷施延缓剂有利于其叶片的碳供应,200 mg/L矮壮素处理效果最好;在植物生长延缓剂实际应用于板栗苗木培育中,应根据生产目的合理选择不同种类延缓剂及适宜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4.
对春玉米进行锌-65示踪实验表明,苗期叶面喷施锌肥后很快被吸收,8小时后大量转入茎部,4天内茎、叶对锌-65的吸收分别占总吸收量的47.5%和40.9%.抽雄期喷施,主要运转入生殖器官,最后大量积累到籽粒中.锌的放射性强度由植株顶端至根基各组织器官逐渐减小,幼嫩组织中锌的含量高于老化组织.成熟期春玉米植株中锌的分布不同,即籽粒>茎、叶>根,而玉米果穗中部籽粒的锌含量明显高于上下两端.  相似文献   

15.
断血流是一种止血草药,关于它对辐射损伤的防治作用尚未见报导,本研究用受照小鼠的活存率评价了断血流对急性辐射损伤的治疗效果,小鼠受不同剂量r射线照后一小时复注0.1毫升断血流药液,连续四天,1000拉德组死亡动物活存时间延长3天多,800拉德组活存率提高20%,600拉德组活存率提高30%。小鼠受照后一小时,七天二种时间给药,活存率基本相同,实验结果表明,断血流对急性辐射损伤具一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70%彪虎防除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山东省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种群密度呈逐年上升趋势,杂草种类较多,其中雀麦、节节麦对小麦的危害尤为突出,已成为麦田的主要杂草,常年危害严重度平均达20-30%,严重地块达到50-60%,常用化学除草剂对其防除效果也不明显。为此引进了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的新型除草剂--70%彪虎WG进行药效试验。70%彪虎WG是一种新型防治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超高效选择性除草剂,有效成分为:磺酰胺羰基三唑啉酮。其独创的有效成分可被杂草的根和茎叶吸收,通过抑制杂草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破坏其正常的生理生化代谢而发挥杀草活性。结果表明,70%彪虎WG是一种防除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非常理想的药剂,并且对鲁麦23号等冬小麦非常安全;并且该药剂对播娘蒿、荠菜等阔叶杂草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山东省内建议用药时间为10月下旬-11月上中旬,推广用药量为2-3g/亩。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在高寒地区春油菜田防除禾本科杂草技术,并筛选油菜田除草剂新品种,于2006年引进12%烯草酮乳油,以12.8%高效盖草能乳油为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2%烯草酮乳油对春油菜田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显著,适宜用量为72-108 g/hm^2,除草效果达94.4%-98.61%,对油菜安全,油菜增产达20.29%-22.73%.适宜施药时期为靶标杂草基本出齐后至分蘖前(即禾本科杂草长至2-5叶期).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林木受菟丝子危害的难题,笔者就受菟丝子寄生为害的龙眼、油桐,开展了菟丝子的防治试验研究。防治药剂,采用广谱性除草剂草甘膦,试验结果效果显著,能彻底根治。因此,我们认为是目前防治菟丝子的最佳药物。本文就试验研究结果进行初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