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世纪上半叶,澳大利亚女作家玛丽·格兰特·布鲁斯(MaryGrantBruce)以丰富多彩的儿童小说创作进入文坛,尤以大量死水潭小说的制作为澳大利亚交界所关注。布氏小说大多寓意深通、内涵丰富、意象生动、象征精妙、耐人寻味,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对布氏作品几乎没有介绍,更无研究可言。即便在澳大利亚本土,人们也大多习惯于把布氏作品当作浅显易懂的少儿故事来阅读,仅满足于故事干实的叙述,流于形象的表层理解。其结果人们对布氏小说博大精深的蕴含不甚了了,丢失了小说最有价值的部分。笔者以为,如此薄待布氏作品;有失完美,也…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江西诗祖黄庭坚的诗论,与近千年后美国二十世纪解构主义代表人之一的布鲁姆的“误读”诗论作比较。笔者重点将“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理论,同构成布氏“逆反式”批评理论核心的六种“误读方式”作比较,揭示了“夺胎”与“克里纳门”、“换骨”与“克诺西斯”、“点铁成金”与误读的功用之间的相似之处。同时,笔者也指出了黄氏与布氏理论相似之中的诸多“障碍物”(文化背景等)。  相似文献   

3.
哈代的小说,在形态上存在着对其他门类艺术的借鉴、兼容乃至潜移倾向。本文以威廉.阿契尔的“戏剧”理论为根据,着重探讨戏剧艺术在哈代小说结构中的运用。本文作者认为,哈代的小说在结构上存在着对戏剧艺术的借鉴,他的小说结构富有戏剧结构特点。哈代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戏剧艺术中的“冲突”、“激变”等技巧,以增加小说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读者由此获得视觉、听觉和感觉的多重效应。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以来,现代幻想小说在全世界蓬勃发展。在界定幻想小说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以托尔金的“第二世界”理论为基点,以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为文本,寻找幻想小说的特点,希望对中国现代幻想小说创造提供一点参考。幻想小说的特点分别为:充满想象力的第二世界,充满魔法元素,充满光明与黑暗的对峙,而淳朴与爱是对抗黑暗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王晓辉 《科技信息》2009,(14):103-103,99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运用其“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处理人与自然斗争的这一重大题材,赋予这一题材以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小说表现出的主题远远超出题材本身的内涵,表现了更广大的思想空间。小说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精湛的写作技巧,生动的描写.把无限的意蕴寓于有限的表象形式中,使作品充满着对有限的超越,对无限的神往,本文主要探讨这部小说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6.
巴赫金“时空体”理论是巴赫金对小说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时间与空间相互冲突、相互转化、时空体控制着小说其他元素的状态构成了“时空体”的理论内涵。巴赫金对时空体的成因挖掘欠缺,对读者能动作用的忽略是“时空体”理论的两大缺陷。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是“时空体”的主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结合叙事学相关理论,对托马斯·哈代的儿童小说进行文本细读,探索在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哈代将“成人--儿童”的关系顺利转变为“教育者--被教育者”的关系,表达出儿童小说的道德寓意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阐述和作品分析中指出,八十年代后半期新写实小说的出现,是与历史转型特定阶段相适应的一种文学转型,体现了文学中的“平民意识”。从文学观念和文学手法上看,表现出对现代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的双重反拨和双重吸收,丰富了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的艺术经验。“平民文学”也应有“精英意识”,才会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9.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最为出名的动物小说之一。作者笔下的狼狗——巴克,集中体现了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和尼采的“超人”理论,是这双重理论的化身。  相似文献   

10.
一般说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或古代小说理论史都是从庄子开始的,因为他创造并首用了“小说”一词,从而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在体式上可以分为“性格”小说、“人物命运”类小说、“写意”小说、“散文化”的长篇小说。“性格”小说,“人物命运”小说以对某一人物性格的充分展现为结构重点,小说的各组织部分从不同的方面塑造这一人物性格而形成整体的组织关系,人物作为小说叙事内容的展开中心而存在,“写意小说”对于古诗文传统有着明显的继承,“散文化”的长篇小说则出现了一种“絮语化”的倾向。每一种体式都体现了他创作思想、文学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三国演义》的主题作了新的探讨,认为表现“天道循环”亦即“历史循环论”,这才是小说深层次的主题。文章认为,小说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展现主题的:1、以“点睛”之笔直接直扬“天道循环”;2、通过政权斗争的相似性表现“天道循环”;3、通过人物命运的因果报应表现“天道循环”。小说表现“天道循环”,意在警戒弑君篡位者、施暴行恶者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相似文献   

13.
如何评价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中提出的“文法”?胡适等认为是“八股流毒”的表现,至今人们对它也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对此作了辨析,说明金圣叹提出“文法”论,不仅表明他对《水浒》的卓越艺术见解,而且反映了当时的文学进一步觉醒。金圣叹的“文法”论,是对中国小说理论的宝贵贡献,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陌生化”理论虽然源自西方,但是对“陌生化”的体验和艺术实践绝非囿于某一时代或某一民族,而是古今中外文艺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特征。“陌生化”理论也被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于中国古代的小说创作中,从而使中国古代小说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小说的课程内容究竟是什么,小说究竟应该“教什么”,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但这又恰恰是关乎小说教学成败的根本问题,容不得我们回避和漠视。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小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布鲁斯风土理论”来龙去脉的基础上,阐明“黑洞”仪式的本质是黑人小说文本的浓缩性,并以小说《看不见的人》进一步印证,提出黑人“认祖归宗”是自我实现的复杂历程的必由之路和最终归宿,指出艾里森种族文化观里程碑式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莫言1990年代初的小说创作,自称是“游戏的文字”,其实不然。他利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原欲”理论和马斯洛的人生需要层次理论,对人性、人生、人类存在作了形象的阐释,显示出了当时的思想深度和思考倾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作品普遍存在着思想大于形象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小道观”制约着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的发展。直到近代,梁启超提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的理论思想,小说的地位才得以提高。然而这一著名论题,亦有偏颇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嘉莉妹妹》被美国文学史家誉为美国自然主义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小说第八章开头的一大段插话式的评论被誉为德莱塞的“自然主义宣言”,历来引人注目。本文聚焦于这一大段文字,从哲学角度透视其深邃内涵,评析作者早期的自然主义信念,由此可见德莱塞对人类本性所作的种种严肃的思考。《嘉莉妹妹》小说以此为主题,大胆而真实地演绎了“灵”与“肉”的激烈冲突,充分显示出该小说的超前、现代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小说形象塑造有多样艺术技巧。人物出场艺术即是其中之一。本文论述了古代小说四种人物出场艺术,即“先声夺人”、“画家三染”、“先声夺人”结合“画三染”、“详细介绍”。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出场艺术概貌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