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玉米幼苗热激诱导抗冷性过程中钙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玉米幼苗在冷胁迫前经过热激处理或CaCl2浸种后再热激处理,其存活率,抗氧化酶GR的活性、可溶性蛋白质中热稳定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在的冷胁迫中均发生了变化,发现热激处理幼苗的这些参数高于对照,而最高的是CaCl2浸种后再热激处理的,表明热激能提高玉米幼苗的抗冷性,而Ca2+对上述热激处理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钙对热激诱导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CaCl2和钙的螯合剂ZGTA浸种,研究了热激诱导黄瓜幼苗抗冷性过程中的钙效应.结果表明:热激处理能够提高冷胁迫条件下黄瓜幼苗的主要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和质膜透性,因而增强了黄瓜幼苗的抗冷性;钙处理可增强热激诱导这一效应,但由钙的螯合剂EGTA处理的效果则相反,这说明钙参与了热激诱导黄瓜幼苗抗冷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40℃热胁迫下辣椒叶片中膜透性、腊脂过氧化、抗坏血酸(ascorbate,AsA)和还原态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草酸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在热胁迫处理前3d用草酸溶液(pH6.5)喷洒叶片,结果表明:草酸预处理能减轻热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以电解质渗漏表示),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H2O2的产生;草酸预处理能使辣椒叶片在40℃热处理下保持较高水平的AsA,GSH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peroxidase,POD),在常温下,草酸预处理能诱导POD活性,但是对草酸氧化酶活性没有影响,这些结果提示,草酸预处理能增强辣椒叶片的抗热性,但与草酸氧化酶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4.
外源GSH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AsA-GSH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叶片喷施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BSO)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植株生长、叶片丙二醛(MDA)和H2O2含量、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氧化还原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GSH通过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还原力水平和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AH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有效提高了活性氧清除能力,显著缓解了NaCl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外源喷施GSSG虽然降低了GSH/GSSG比值,但由于通过上调了AsA/DHA比值和SOD、AsA-GSH循环关键酶活性,一定程度缓解了NaCl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喷施BSO显著降低了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的还原力水平和SOD、GR、APX和MDHAR的活性,导致H2O2清除能力降低,从而进一步抑制了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SO_2对作物叶片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SO_2熏气使绿豆、小麦、玉米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加.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酶染色法分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实验结果表明SO_2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也有影响.经SO_2处理的叶片的同工酶各条酶谱带活性比对照均有增加,而且某些条带活性大为提高(玉米的第五至八条带,小麦的第二、三、六、七带),在绿豆幼叶受害后有一条活性较强的新谱带出现.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Cu2 胁迫下小麦幼苗中活性氧(ROS)和主要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Cu2 可显著增加小麦叶和根中丙二醛含量、ROS水平和以上4种抗氧化酶活性. SA处理明显提高了Cu2 胁迫下叶中抗氧化酶活性,减缓了其中ROS水平的增加. 根中ROS变化规律与叶中相似,但抗氧化酶活性与叶中不同. 上述结果表明,SA可能通过较早激活抗氧化保护酶缓解了Cu对小麦的氧化伤害,但这4种抗氧化酶在根和叶中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7.
以抗热性不同的小白菜品种矮杂一号(抗热性品种)和矮脚黄(对照品种)为材料,测定了其呼吸强度,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ase)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二氢吡啶-5-羧酸还原酶(P5CR)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热激温度为40℃和45℃时,矮杂一号呼吸强度持续稳定地上升,而矮脚黄则迅速下降。说明非抗热品种在高温下呼吸代谢不稳定,各个处理温度下,两个品种α-KGDHase活性有相同的变化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甘氨酸预处理对降低中华羊茅幼苗热胁迫的保护性作用.甘氨酸预处理降低了活性氧水平,保护了热胁迫下幼苗细胞膜的完整性,因而降低了植株根系细胞的死亡率.研究表明:甘氨酸预处理可以提高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甘氨酸预处理幼苗中CAT基因的表达比对照高.讨论了抗氧化酶活性在甘氨酸调节热胁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温敏核不育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热激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敏感核不育水稻培矮 64S 在热激处理后, 幼苗叶蛋白质组分与其可育条件下( 22℃ )相比, 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分子量为 97. 4~ 14. 4 KD 范围内共表现出 6 条蛋白质区带的变化, 其中 4 条新增加, 2 条减弱. 在热激条件下, 与常规稻湘晚籼 2号相比较, 培矮 64S 亦表现出了 7条蛋白质区带的变化.这些蛋白质组分的改变必然引起体内某些酶系统的变化,而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 使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0.
温敏雄性不育水稻几种同工酶的热激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芽期,苗期和减数分裂期分别对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培矮64S,常规水稻湘晚灿2号进行38℃、25℃、22℃处理,分析其芽期,苗期和减数分裂期同工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温生核不育水稻培矮64S在热激条件下同工酶比常规水稻湘晚籼2号的变化大。热激条件下三种同工酶的变化,以细胞色素氧化酶最大,酶次之,过氧化酶最小。  相似文献   

11.
玉米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R) 在氧化胁迫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为了找出测定玉米幼苗GR 活性最灵敏及最适合的方法,我们采用在28 ℃/25 ℃( 昼/ 夜) 、暗中生长1 .5 ~4 .5 d 的玉米幼苗,通过几种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研究玉米幼苗在环境胁迫中GR 活性的变化,方法2 是最灵敏、最可行和最实用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Ca~(2+)、PEG预处理研究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Ca~(2+)、PEG处理可明显提高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的NR活性,增强吸水、保水的能力,对植株生长的抑制减轻。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污染环境来源的玉米POD对Pb2+的胁迫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环境的适应是否产生体内酶系统的耐性机制及其遗传性,以重金属污染环境来源的玉米(Zea mays L.)及其易地栽种子一代(F1)为实验材料,通过酶活性测定与同工酶电泳研究了玉米过氧化物酶对重金属Pb2+的胁迫反应.结果发现,重金属污染环境来源的玉米种群材料在重金属Pb2+的胁迫条件下,与非污染环境来源的玉米材料相比其过氧化物酶具有相对较高的活性,其F1保持相同的趋势;不同玉米种群材料F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对重金属Pb2+的胁迫反应在材料间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同时区分出两条对重金属Pb2+胁迫反应的敏感酶带,称之为标志性酶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落叶型冬青(Ilex verticillata L.)是一种重要的冬季观果树种,研究其干旱可为扩大其种植范围和提高其适应性提供参考。【方法】以引种落叶冬青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照、500 μmol/L MJ(茉莉酸甲酯)、干旱、干旱+500 μmol/L MJ(drought+MJ)处理,研究外施MJ、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对落叶冬青叶片光合色素、活性氧、抗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干旱处理第12天时,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都显著下降; 而干旱+MJ处理能够显著地提高上述指标的水平。干旱显著地增加了叶片H2O2、O·-2、丙二醛(MDA)的含量,在处理的第12天都分别达到最高点,而添加MJ能够在第8~12天有效降低上述指标的水平。干旱对不同抗氧化酶及抗氧化物产生不同的影响: SOD活性先下降后恢复到对照水平,POD、APX 、GR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AsA、GSH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分别在处理的第8天(GR与GSH)或第12天(POD、APX与AsA)达到高点; 而drought+MJ处理的POD、APX与AsA在第8天、GR与GSH在第3天分别达到高点,以后随着H2O2、MDA和O·-2含量的降低,POD、APX、GR活性和AsA和GSH含量也相应地处于较低水平。干旱复水6 d时落叶冬青苗仍有干旱症状,而drought+MJ处理在复水6 d时各指标基本能恢复到对照水平。【结论】连续12 d的干旱使落叶冬青苗木活性氧的含量显著地增加,造成了氧化胁迫; 添加MJ后能使其抗氧化保护系统的功能迅速开启,清除活性氧,降低氧化胁迫水平,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带来的伤害,提高落叶冬青苗的抗旱性。本研究为扩大落叶冬青苗木的种植范围和提高其适应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玉米是世界上主要作物之一,夏季的高温是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本文从高温对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玉米对高温的响应、耐高温鉴定及遗传育种方面阐述了目前对玉米耐热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PEG胁迫对玉米幼苗光合生理特征影响,采用水培试验对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幼苗以10%、15%、20%PEG进行胁迫24、48、72 h后,分别测定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PEG胁迫浓度增加,玉米幼苗叶片的、Pn、Gs与Tr均显著下降,且胁迫浓度增高以及胁迫时间延长,各指标下降幅度增大,同时基础荧光(F0)、非光化学猝灭(NPQ)呈上升趋势,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化学效率(φPSⅡ)呈下降趋势。但在10%和15%PEG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中Fo、Fm、Fv、Fv/Fo、Fv/Fm、NPQ和φPSⅡ间均无显著差异,但与20%PEG胁迫下各指标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可见,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增加,玉米幼苗叶片Pn、Tr、Gs受到抑制,其PSⅡ光能转化效率降低,热能散增加,光化学活性受到抑制,致使光合作用显著降低,影响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浓度的硝酸稀土和氯化稀土处理小麦幼苗,发现低浓度可以促进干物质累积和根茎生长,高低浓度均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素吸收有增加的趋势,但两者不是同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经20~100mg/L乙烯利处理的玉米幼苗的存活率增加,同时处理后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和水势均增加,脯氨酸含量上升,SOD,POD活性增高,细胞的相对电导率降低.结果表明乙烯能提高玉米幼苗抗旱性,而乙烯提高玉米幼苗抗旱性的生理基础可能是通过脯氨酸,SOD,POD的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膜免受破坏或减少破坏而提高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