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给棉花采后加工的减损、保护棉花纤维内在品质指标和改善棉花加工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提出基于多项棉花纤维品质指标构造棉花综合品质指标(CCVIL),并研究该指标在典型加工工艺流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前典型加工工艺流程中第4道工序(提净式籽棉清理)、第6道工序(锯齿轧花)和第9道工序(锯齿式皮棉清理)分别导致CCVIL降低0.0921、0.1851、0.285。  相似文献   

2.
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摘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疆的棉花产业也迎来了良好的机遇,为实现棉花规模化发展,增强棉花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条件,机械化采摘及加工已成为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机械化采摘不仅有利于提高棉花单产、品质、而且增加经济效益、节约成本。近年来,棉花的机械化种植和加工已大面积推广应用,而棉花机械化采摘发展相对缓慢,成为制约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赵传文 《科技信息》2009,(26):I0306-I0307
由于轧花厂在收购棉花过程中种种原因,使得原棉中混入了种类繁多的异性纤维,包括丙纶丝、编织带、麻袋片、彩色布头及毛发等,俗称“三丝”。在纺织生产流程中,一般很难清除掉,纺纱织布后,会给布面造成色花疵点。特别是印染后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客户很难接受,成为纺织厂生产中的难题,严重困扰了纺织企业的生产。目前,从收购棉花的源头解决“三丝”问题,会提升棉花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对棉纺织企业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异性纤维的在线检测与剔除对于改进棉花初步加工工艺,提高棉纺织品的成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非常实际、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棉花锌素营养与施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丽华  程锦 《江西科学》1991,9(1):23-31
1984—1989年,在江西三种主要植棉土壤上,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锌素对棉花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氮代谢、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缺锌棉花的诊断方法和有效施用条件.  相似文献   

5.
选用不同纤维品质类型棉花品种,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研究棉纤维品质变化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纤维各品质指标对各因子的反应不同,长度、整齐度和伸长率主要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纤维比强度和马克隆值除受品种遗传特性影响外还明显受到气象因子的影响。就影响品质的气象因子而言,不同纤维性状主要受控因子是不同的,纤维长度和伸长率受铃期总日照时数影响较大;整齐度、比强度受铃期≥15℃活动积温影响较大;马克隆值主要受铃期最高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棉花叶螨危害棉花已成为影响棉花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区部分棉田叶螨发生十分严重。为了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使用好防治棉花叶螨发生的杀螨剂,筛选出适  相似文献   

7.
正陆地棉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是环境适应性最高的栽培棉种。棉花育种专家很早就发现陆地棉存在不同的生态型,然而对这些不同的生态型形成的机制却完全不了解。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来源,陆地棉的纤维品质直接决定了其经济价值。解析陆地棉纤维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可以为优质棉花生长改良提供理论信息。  相似文献   

8.
云大-120(brassiwdide)是目前国际上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1995—1997年三年在棉花上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云大-120能有效地促进棉花细胞伸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促进花粉授精,提高座果率改善棉花纤维品质,加速植物生长,使棉花提早3-5天吐絮。单产皮棉较对照提高9.2—13.1公斤,亩获经济效益较对照提高159.79—148.15元。  相似文献   

9.
通过棉花上应用黄枯净、克黄枯的试验结果表明 ,对棉花枯、黄萎病均有防治作用 ,但防效较好的是黄枯净 ,其次是克黄枯。它们均能促进棉花生长发育 ,改善纤维品质 ,达到了防病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棉纺织品和服装是我国大宗出口商品 ,占全国商品出口总值的20 %左右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国际市场上 ,我国出口的面料和服装大多数属于中、低档次 ,因此产业升级应以新型高档面料和服装为目标。分析我国近年来棉花市场的供需矛盾 ,突出表现在一方面是国产棉大量积压、棉麻公司负债经营 ;另一方面具有进口许可证的棉纺企业大量进口原棉。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 ,除与国产棉价格高于进口棉外 ,与我国棉花纤维品质存在的问题有关。面对我国已经加入WTO的新态势 ,必须对我国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客…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新陆早七号上的人工接种试验证明,防病保铃剂对棉花抗枯黄萎病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减少棉铃脱落也有一定作用,从而具有一定增产效果.但使用防病保铃剂后对棉花纤维品质稍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94年对20个棉花三系杂种F1进行了比较试验,对照品种为新陆早1号。结果表明:参试杂种F1中有7个杂种皮棉产量高于新陆早1号,其中中A×4R-22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5%,但未达显著水平。在产量组成因素及纤维品质指标上有不少杂种F1却明显优于对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特别在铃重和绒长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可见三系杂种在提高产量和概进纤维品质上有很大的潜力可供利用  相似文献   

13.
热熔工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型纤维加工技术,它是以棉花、化纤和低熔点热熔纤维等为主要原材料,经过纤维梳理、铺网、热熔等关键工序加工之后,使混弹纤维在低熔点热熔纤维加热熔合的情况下,发生相互交联而形成的一种既柔软保暖又挺括防潮的新型热熔絮片生产工艺。由于其兼有棉花的柔软保暖、化纤的防潮蓬松等特点而受到广大消费人群的亲睐。本文主要就热熔絮片和棉被生产线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情况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棉花在国民经济中属于战略储备物资,为了进一步做好棉花加工工作,提高棉花的经济效益,自治区和兵团各级领导对棉花生产及加工给予高度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延长棉花良种在生产上的使用年限和充分发挥其增产作用,我们曾采用许多技术手段和措施进行良种的繁育工作。1982年国家标准局规定用“三圃制”的方法生产棉花原种。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三圃制”存在问题,提出改良三圃法、众数混选法、自交混繁法、统保分繁法等方法。关于棉花原种不同生产方法的比较,以往多是各单位分别采用不同方法生产原种,其结果仅说明某一方法生产原种的效果。而用同一批基础材料,采用不同方法生产棉花原种的比较试验较少。本研究是以同一批基础材料,采用不同方法生产棉花原种,尔后进行比较试验,测定了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和原种的生产成本,为简化棉花原种生产程序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经对比试验,博力398、永续101、磷酸二氢钾三种叶肥对棉花生长发育都有促进作用,具有增加单株铃数、单铃重,提高单产,改善纤维品质增加效益的作用。其中博力398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参试的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棉花后期都表现增产,增产幅度最高的是丰产宝,增产9.97%;其次是丰产灵,增产8.29%。并且,经过测试,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的抗(耐)黄萎病性和纤维品质均无明显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新疆棉区是我国优质棉和出口棉的重要生产基地,而棉花生产是我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优良棉花新品种的引进扩繁及配套技术推广是发展我区棉花生产的基础。现将棉花新品种新陆早23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总结如下:2003年引进133团试种,2004年推广种植1176hm2。综合表现为早熟性好、丰产强、抗病性良好,衣分高,纤维品质优,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该项目运用现代物理原理和技术对生物材料棉花纤维的超分子结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测试方法、揭露自然规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建立了棉纤维的宏观品质性状与微观参数的关系,从而指出了宏观品质性状优劣的微观本质.以此为指导,提出了实施肥料后移和加强后期化控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田间应用试验、示范、培训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进一步做好棉花工作,提高棉花经济效益,自治区和兵团各级领导对棉花生产及加工给与高度重视。籽棉加工成皮棉,其质量既包括棉纤维本身的品质,如成熟度、纤维长度、细度、强力、马克隆值等情况,也包括轧花水平,即轧工质量。轧工质量是评定皮棉品级的三大条件之一,对皮棉的使用价值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