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从影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环境协调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成都市为例对其计算方法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成都市土地利用仍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土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益和土地持续利用趋势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取定量的分析方法对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低度利用、适度利用和集约利用3个等级,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水平并不高,城市土地利用的重点应放在土地投入水平和可持续利用方面,走集约式土地利用方向,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土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益和土地持续利用趋势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取定量的分析方法对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低度利用、适度利用和集约利用3个等级,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水平并不高,城市土地利用的重点应放在土地投入水平和可持续利用方面,走集约式土地利用方向,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4.
选取张家界市为研究区域,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包含21项指标的张家界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选用模糊隶属函数、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得出2010—2013年张家界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结果.2010—2013年张家界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提高较明显,2012年综合评价值达到了0.851 7,处于可持续利用阶段.结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资源枯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评价资源枯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选取9个地级资源枯竭城市并对其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研究.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可持续利用程度等方面挑选了20个指标,构建适合资源枯竭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应用模糊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对9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9个资源枯竭城市土地利用普遍不集约;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回顾、分析评价,为进行科学有效的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可持续评价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在分析可持续性评价内涵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主要通过"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性-社会性"、"压力-状态-响应"、"结构-功能-效益"等模式构建。结论学术界虽已初步构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但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在构建具体的评价指标时,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所构建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式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否能真正体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否,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人类可持续目标的实现.目前针对武汉市城市土地的研究仅限于土地质量评价、土地分等定级、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结构演变及其动态监测层面.这些都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差距甚远.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武汉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权重,采用功效函数、协调度模型对武汉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处于较低水平,分析障碍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花山土地利用为例,构建了土地可持续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量化,综合评价及对花山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障碍分析,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响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山东省新建规划济南都市圈7个城市的实际状况,以山东省地市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趋势”角度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对区域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时间上的变动情况和区域间差异,为促进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供建议。研究表明:2006-2012年济南都市圈城市土地投入、经济产出不断增强,土地生态质量也有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各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上升轨迹有所差异,主要分为波动上升型、突变型、先升后降型;区域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明显,总体上土地集约水平东部城市高于西部城市;区域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趋势较差,人口与用地弹性系数、GDP与用地弹性系数较小,在城市面积扩张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城市土地投入强度和提高土地经济效益产出。  相似文献   

10.
从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可持续利用4个层次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珠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珠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水平不高,区域空间差异较大,珠三角核心区域集约度较高,外围集约度较低,并就提高珠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达地区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估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定量的可持续管理评估是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发达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建立系统化的社会统计学方法进行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估实践研究:选取38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评判出南京市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综合水平;引进“障碍度”概念,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南京市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生态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依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及数据的可获得性,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方面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7个城市之间生态系统状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合肥及沿江地区城市生态系统发展较好,两淮地区、蚌埠、安庆等工业城市次之,皖南地区及皖北宿州等地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欠佳.  相似文献   

13.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衡量地区土地利用是不是可持续的,就需要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信息熵、均衡度和集中度等指标研究福州市的土地利用数量及结构变化;然后从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利用综合集成赋权法对福州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内福州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值处于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从山东省城市土地经济效益、利用程度、投入强度、可持续发展等4个方面入手,构建包括12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选出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4个主成分,并以其贡献率为权重,利用主成分各因子得分,对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从区域空间发展角度,结合ArcGS处理软...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耕地利用社会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支撑,以河南省各地市不同社会因素现状为基础,选取了耕地利用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近10年以及2009年18个地市耕地利用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论述了评价过程,得出了评价结果,分析并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控制城镇化速度、加强耕地保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土地利用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合理、客观地评价城镇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对营造优美而健康的城镇人居环境至关重要。文章构建了小城镇土地利用环境效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衡阳市17个重要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进行了实评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土地利用强度、用地结构、用地布局和土地开发投入强度是影响环境效益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城镇人居环境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水平综合测评与城镇用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一套城镇化水平综合测算的指标体系,把城镇化水平划分为人口城镇化水平、景观城镇化水平、经济城镇化水平、社会城镇化水平,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得到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对重庆市渝北区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与城镇用地总规模、人均用地量、城镇用地效益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伴随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城镇用地总规模不断扩大,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量有减少趋势,城镇建设用地经济效益有一定提高,据此对小城镇建设用地配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成渝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市和重庆市土地利用为例,建立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中的权的最小平方法对重庆和成都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研究表明,2000-2007年,成渝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持续增长;与成都市相比,重庆市土地利用单项效益和综合效益都比较低,且增长较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结合两市土地利用现状,提出优化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