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中亚硝胺化合物的种类达300种,当前的亚硝胺检测国标只检测代表性的4种亚硝胺化合物.选择亚硝胺类化合物在EI源质谱中电离出的亚硝酰胺基(N2O)和亚硝酰(NO)2个独特碎片离子作双探针信号,以市售腊肉为检测对象,探索出一种亚硝胺类化合物全检测的方法,大幅度减少了现有国家标准对食品中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漏检.该检测方法原理简单、实验操作方便、测试成本低.  相似文献   

2.
亚硝胺是一类危害性极高的化学致癌物,其中常见的有二甲基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亚硝基吡咯烷、亚硝基哌啶和亚硝基二丁胺等,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极易生成。本文阐述了亚硝胺的形成机理、对人体的危害以及肉制品中影响亚硝胺形成的因素pH值、温度、食品添加剂、组织成分和微生物等。并对亚硝胺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从减少前体物的摄入(控制亚硝酸盐、生物胺的用量)、亚硝胺形成的阻断及亚硝胺分解的促进(辐照降解和生物降解)等3方面进行阐述。目前对肉制品中亚硝胺的控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从阻来源、促去路2方面进行,这为实际生产中亚硝胺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关于利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来减少亚硝胺含量的方式探究需展开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经验电子参数首次用于致癌研究,并得到一个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已做生物实验的65种直链亚硝胺进行计算,符合率为97%。估计对未作动物实验的新的亚硝胺化合物致癌活性的预测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亚硝胺在人体内的合成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已被人们所公认,为了引起人们对亚硝胺的重视,本文论述了亚硝胺在人体内的合成反应及其对人体的危害,通过该文,人们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减少自然界中的亚硝胺及其前体物质进入人体,从而预防亚硝胺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报道用华支睾吸虫理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动物肝癌的实验研究和临床14例华支睾吸虫病并原发性肝癌病例的观察。在动物实验中,A组每只金地鼠通过胃管人工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30d后当鼠粪中查见华支睾吸虫卵时开始自由饮服质量分数为0.0025%二甲基亚硝胺溶液17周。结果:结果11只鼠中4只诱发肝癌、1只诱发肝胆管癌和5只发生肝硬变。B组每只鼠仅自由饮服质量分数为0.0025%二甲基亚硝胺溶液17周,15只鼠中,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特别是双歧杆菌的“三抗”用早已为人们所认识,目前我国对抗感染的机理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抗肿瘤和抗衰老的研究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在动物实验、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研究的结果的总结,概述了乳酸菌预防和治疗肿瘤的作用机理,以期人们能对乳酸菌制品的医用价值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7.
烟叶中烟草亚硝胺(TSNA)已成为目前世界烟草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笔者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烟草N-亚硝胺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烟草N-亚硝胺的形成、危害及各种影响因素,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并进一步对如何降低烟叶中的烟草特有亚硝胺作了详尽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烟草中的亚硝胺含量和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讨论了不同产地、等级的烟草中亚硝胺含量与石油醚、乙醚、二氯甲烷和乙醇萃取物含量之间的关系.发现亚硝胺含量与石油醚萃取物含量呈负对数线性相关,线性相关系数R2=0.837 1,而其余的则无显著相关关系.这些相关性的研究对于指导生产低危害卷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防癌15法     
饮茶防癌茶不但可阻止致癌物——亚硝胺在体内合成,同时也有抑制亚硝胺致癌的作用。茶中微量元素硒有抵抗肿瘤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专家发现,绿茶还具有抗细胞突变的效应。运动防癌美国专家调查研究发现,运动可预防直肠癌的发生,特别对于女性,获得的效果更好。戒烟防癌烟中许多化学成份和放射性元素都能致癌,尤易导致肺癌。欢笑防癌日本专家对观看喜剧和相声表演的79名癌症病人进行了血样测定,发现病人在笑过之后,体内天然杀伤癌细胞的活性物质大大提高。开窗防癌地面和其它建筑材料都能释放致癌  相似文献   

10.
表象对中英含动物词汇的谚语的学习是有很大影响的。即使是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对同一动物的特征定义几乎是相同的。动物表征越明显,学生选择正确的次数就越多。反之,动物特征越不明显,学生选择正确的次数就越少。通过调查,本文对比分析了中英谚语中这些动物词汇背后所具有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水环境中的亚硝胺被频频检出,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199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火箭引擎试验基地附近饮用水井中检测NDMA含量约400μg/L,引发了人们对饮用水中亚硝胺污染问题的重视。随后,人们在市政污水排水口以及再生水中都检测到了亚硝胺的存在,其浓度达到20-100ng/L。毒性研究表明当饮用水中NDMA浓度超过7ng/L时,其致癌风险值为10-5即对人类存在健康风险。亚硝胺(NDMA)是当前令人关注的一类具有强致癌性的化学物质。近30年以来,已发现近300种亚硝胺。其中80%~90%具有致癌作用,因此,亚硝胺被人们称作"广谱"致癌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调查与分析对实验动物福利的认知情况,为对医务工作者实行实验动物福利的教育及培训提供依据及策略。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图书等资料,分析现阶段类似问卷,总结相关问题自制问卷;选择涉及实验动物工作的医院临床工作者、高校科研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选取并发放调查问卷。结果 医务工作者对动物福利概念及相关内容了解者仅占50%或以下。在不同身份的医务工作者对实验动物福利内容认知的差异性比较中,动物实验开展前进行预实验情况与实验之前已经掌握实验步骤情况,科研工作者优于其他两者(P<0.05);了解我国实验动物福利相关法律和曾经接受过实验动物福利相关的教育方面,医学生优于其他两者(P<0.05)。结论 医务工作者对实验动物福利认知度参差不齐,整体较差,有必要加强实验动物福利相关的培训,尤其是对有动物实验需求的临床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沸石对于亚硝胺的吸附和裂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D)、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等技术研究吡咯烷亚硝胺(NPYR)和二甲基亚硝胺(NDMA)等亚硝胺在NaY,NH,NaZSM-5,HZSM-5等沸石上的气相和液相吸附及催化分解,并剖析其产生分布:NaZSM-5与NaY沸石上NPYR裂解产物与热裂解产物非常相近,而H型沸石如HZSM-5与HY上发生了H^ 参与的催化裂解反应,产物则是以亚硝胺还原及开环物种为主。亚硝胺在H^ 型与Na^ 型沸石上分别是以酸催化剂及自由基热裂化进行裂解反应的,沸石上的质子酸中心是沸石催化降解亚硝胺的活性中心。ZSM-5沸石能够从溶液中强吸附NPYR类亚硝胺,而且在常温下很难解吸,这将有利于沸石在环境保护中消除亚硝胺的污染,和773K活性的NaY沸石相比,未经活化样品的NPYR-TPSR谱图上裂解产物NOx的峰形状及峰位置基本不变;据此可推测,沸石上已吸附的水不仅不影响NPYR的吸附,而且可能有助于NPYR的裂解。这意味着沸石可以无需高温活化而能直接用于去除亚硝胺。  相似文献   

14.
动物组织中抗生素残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物组织和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抗生素是近几年来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隐患,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介绍了近几年来动物组织和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理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各种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分析,对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种适用于腌制水产品中挥发性N-亚硝胺含量的气质联用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了N-二甲基亚硝胺(NDMA)、N-二乙基亚硝胺(NDEA)、N-二丙基亚硝胺(NDPA)3种化合物,优化了样品前处理不同提取方法、不同固相萃取小柱、不同色谱柱对分离检测的影响条件.结果显示: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本检测方法前处理快速简捷,易于操作,在线性范围为10~1 000 ng/mL,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999 5以上;重现性良好,其RSD小于5%;回收率可达86%~99%;其灵敏度高,检测限:NDPA为1 ng/mL,NDMA、NDEA为2 ng/mL,能够满足腌制水产品中N-亚硝胺的残留含量的测定需求.  相似文献   

16.
大鼠肝肿瘤成模过程中肝组织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大鼠肝肿瘤成模过程中肝组织结构变化,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A)灌胃法构建大鼠肝肿瘤模型,按常规方法制备肝组织石蜡切片和镜检.建模第1周大鼠肝脏的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排列整齐.从第5周起肝窦扩张,肝细胞变性肿胀并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同时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第8周时肝窦充血,肝细胞脂肪变性严重,并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明显的肝细胞增生.第10周时肝小叶结构受到破坏,出现肝细胞增生性结节.第12周时门管区内有不同程度的卵圆细胞增生及结缔组织增生,伴随胆管增生.第16周时肝小叶结构消失,可见典型的假小叶结构,结节内肝细胞异常增生明显,出现“结中结”,病理性核分裂相亦较多.第17周时肝肿瘤形成,且主要是肝细胞癌,癌细胞排列为索状、腺状、实片状.根据上述结果得出如下结论:用二乙基亚硝胺灌胃法构建大鼠肝肿瘤模型方便有效,肝组织结构和病理变化有规律,易于观察分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不同溶剂的提取方法对银杏叶在固液比为1∶1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 min时的提取物对亚硝胺合成阻断作用的能力,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5%丙酮提取的银杏叶活性物质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及对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银杏叶活性物质的适宜提取溶剂为55%丙酮,其提取物具有较高阻断亚硝胺合成及清除亚硝酸钠的功效。当提取物中固形物含量为43.60 mg/mL时,银杏叶对亚硝胺的阻断率为73.02%,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为75.92%。  相似文献   

18.
刘坚 《华东科技》1998,(11):26-26
化学农药、化肥的广泛应用,对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和农业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却构成了威胁。据统计,现有30%的杀虫剂、50%的除草剂和90%的灭菌剂在动物试验中引起肿瘤。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报告说,目前食品中的杀虫剂残留量严重超标,比儿童安全量高出100—150倍。农药、特别是化肥的过量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中的硝酸盐,一是来源于自然界,如某些蔬菜中常含有较多的硝酸盐。二是由于食品加工的需要,如加入适量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作为某些鱼肉加工品的发色剂。由于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可还原为亚硝酸盐,量大时可引起中毒,尚能产生致癌物——亚硝胺。我国规定了发色剂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及肉制品中残留物(GB276-286)。近年来,一此不法分子随意向牛奶中掺入土盐,硝盐或工业废盐出售,以牟取非法收入,致使先后发生几起食用奶粉引起亚硝酸盐中毒事件,为调查奶粉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含量,我们对检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方法仪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地球上各种资源的消耗,食品工艺学家和科学家们越来越注意探索人造食品的道路。在美国,七十年代人造肉已取代了天然肉的1%左右市场。日本进入八十年代,人造肉产量已达10%以上。其原因首先是,制备人造食品可大大缩短人类传统的食物链周期。传统的食物链为植物→动物→人类食品,而人造食品则省去了动物这一环节,且转化效率极高。第二,制备人造食品所用的原料均为粉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