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用穆斯堡尔谱学研究Fe_2O_3-K_2O-CaO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考察了K_2O、CaO与Fe_2O_3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催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相组成与其锻烧温度密切相关,K_2O与Fe_2O_3的相互作用主要生成KFe_(11)O_(17),它是催化剂的主要物?之一,得出了其中四种配位环境Fe~(3+)的穆斯堡尔参数,也讨论了CaO助催作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离子注入穆斯堡尔谱学的基本原理,讨论了离子注入的不同途径,及离子注入穆斯堡尔谱学的应用。报道了作者利用离子注入穆斯堡尔谱研究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用穆斯堡尔谱作定量分析具有灵捷度高,速度快与样品无破坏性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穆斯堡尔谱定量分析原理、关键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对定量分析方法之一——列表法编写了实用程序,并以一种山西煤为例说明了实验与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定量结果。证明用穆斯堡尔谱作定量分析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穆斯堡尔谱法是一种较新型的研究矿物结构的方法。我们首次用此法对力马河、红旗岭、赤柏松,冷水箐四个矿区的七个镍黄铁矿样品作了试验,以研究该矿物中铁的价态、占位、配位、类质同象及化学键性质,并进一步探讨其晶体化学性质。同时,还测定了赤柏松和阿尔泰地区二个黄铁矿样品的穆斯堡尔谱。  相似文献   

5.
用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酸再生法制备的氧化铁粉样品进行了微观结构和粒度分析;并用穆斯堡尔谱(Mssbauer)仪对酸再生氧化铁及锰锌铁氧体样品在室温下的超精细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作为对照的进口酸洗氧化铁具有比较均匀的小颗粒分布;而进口、国产样品的穆斯堡尔谱的四极分裂都较小,表明酸洗氧化铁粉铁周围的电场对称性较好。穆斯堡尔谱图及参数表明:相比于主要原料氧化铁,锰锌铁氧体中的磁性相Fe周围的配位环境已相应改变。随锌含量的增加,二线谱的比例显著增加;当锰含量比例较低时,锰锌的加入更倾向于形成尖晶石结构的铁氧体。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蒙脱石样品的穆斯堡尔谱,发现蒙脱石层中铁原子的成分主要为Fe3 阳离子.从穆斯堡尔谱拟合出的Fe3 二套四极双峰表明,铁在蒙脱石中占据着两种不同的八面体位置.  相似文献   

7.
首次测定了K_5SiFe(H_2O)W_(11)O_(39·21H_2O和它的二聚体K_(12)O(SiFeW_(11)O_(39))_2·22H_2O的穆斯堡尔谱。根据穆斯堡尔参数、磁矩,红外光谱,电子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图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讨论了二聚体的未知结构及其与性质之间的联系。实验测得的穆斯堡尔参数、磁矩和内层电子结合能如下: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分析,低温氮吸附,穆斯堡尔谱和程序升温还原(TPR),X光粉末衍射(XRD)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Fe(Ⅲ) Y沸石的结构特征,铁的状态和还原性. 发现在弱酸和弱碱性溶液中制备的Fe(Ⅲ) Y沸石具有更稳定的骨架结构,脱铝较少,Fe(Ⅲ)以四面体状态存在. 焙烧后,Fe(Ⅲ)的状态由四面体形式转变为八面体,并且形成10 nm的超细粒子,在穆斯堡尔谱上观察到四极分裂的双线谱. 但在强酸溶液中制备的Fe(Ⅲ) Y,除了超细的α-Fe2O3外,还观察到较大颗粒的α-Fe2O3和α-Fe2O3*Y. 它们对应不同的局域环境,在穆斯堡尔谱上分别对应于二组磁分裂的六线谱和一组四极分裂的双线谱.  相似文献   

9.
对铋系超导体的正常态和超导态之间的转换进行了与温度相关的穆斯堡尔谱、X-射线衍射、磁化系数ac和电阻率的测量.铋系超导体的穆斯堡尔谱测量显示出两个通常的四极劈裂峰值,表明材料的组成成分是2223相.57Fe占位的讨论采用点电荷模型.与温度相关的57Fe穆斯堡尔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晶格振动的动力学信息都是从77K到室温的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120K和200K附近时,Cu-O层中出现了晶格软化.在Tc以上温度出现晶格软化是超导转变的先驱效应.  相似文献   

10.
穆斯堡尔谱到70年代才开始应用于研究化石.广东新会发现的淡水马来鳄鱼骨,是公元前一千年的.我们取它的脊椎骨进行研究.实验样品经化学分析,含全铁16.5%,亚铁2.5%.穆斯堡尔谱仪是等加速型的,探测器用NaI(T1)闪烁计数器,HW3201型400道脉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研究了苯甲醚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苯甲醚的甲氧基在空间的位置影响苯甲醚的原子电荷分布和能量,从而影响苯甲醚的亲电取代反应。苯甲醚的O—Ph键旋转,形成不同构象之间的最大与最小体系能量值之差ΔE仅ΔE=0.006 31 a.u。当C1-O8—C7与苯环垂直时,体系能量[E(90)=E(270)=-344.429 48 a.u]最低,为稳定的优势构象。苯甲醚中甲氧基虽然表现为吸电基,但它的作用使邻、对位碳原子的负电荷比苯环碳原子多,成为亲电取代反应中心,在邻、对位碳原子上较容易被亲电试剂进攻,甲氧基为邻、对位定位基。亲电试剂Me+与苯甲醚反应形成的各种碳正离子中间体的稳定性差异不大,电子效应是影响亲电取代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VA族元素杂苯,吡啶、磷杂苯、砷杂苯、锑杂苯和铋杂苯的研究现状,包括它们的合成、波谱、结构和反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农药制剂中苯及甲苯、二甲苯等5种苯系物的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的方法.制剂采用丙酮为溶剂,使用HP-5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为270℃,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40℃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并对10个样品中的苯及甲苯等5种苯系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线性相关系数范围在0.999 2~0.999 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平均回收率范围在95.4%~98.2%.  相似文献   

14.
为扩充水生生物的毒性试验材料,用人工催产的方法在不同的季节获得大鳞副泥鳅鱼苗,并用苯、氯笨、酚、氯酚对其进行静止式急性毒性试验,48小时苯,氯苯,1.3-二氯苯,1.4-二氯苯及六氮苯的LC_(50)值分别为156.7、12.27、4.95及2.07mg/L.酚、3-氯酚,2.4-二氯酚的毒性分别为36.5、14.22.78及0.1mg/L,与其它鱼类现有毒性试验资料比较,其敏感性基本相似,在全年中可代替其它鱼类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15.
用振动管密度计测定了298.15K时,苯分别在由二甲基甲酰胺+四氯化碳(DMFJ+CCl4)和二甲基乙酰胺DMA+CCl4构成的二元系中,在稀浓度范围内的表观摩尔体积,并外推得到了无限稀偏摩尔体积,通过比较 无限稀摩尔体积,探讨了溶质及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两种不同的含氮高分子-钯络合物,并研究了它们对对硝基甲苯的催化活性.结果发现,聚苯乙烯负载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与氨反应得到的高分子-钯络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对对硝基甲苯催化氢化有很高的活性,产物对甲苯胺的收率为100%.  相似文献   

17.
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的苯和苯系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的苯和苯系物。方法:采用活性炭管采集,经二硫化碳解析,HP-5石英毛细管柱作为分离柱,FID检测器,考察了苯及苯系物的线性、计算因子。结果:以峰面积为基础,线性回归情况良好,可以较准确的定量;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的计算因子分别为6.266×10-4、6.527×10-4、6.647×10-4、5.599×10-4、7.120×10-4。对浙江林学院学生宿舍、食堂、餐厅、超市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上述场所苯浓度均小于0.09mg/m3,苯系物浓度总和小于0.9 mg/m3。  相似文献   

18.
Zn对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Ru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无负载Ru-Zn催化剂.Ru催化剂中Zn的引入,有利于降低苯的转化率和提高环己烯的选择性;Zn/Ru摩尔分数比对催化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当x(Zn)/x(Ru)=0.08时,环己烯的收率达49.1%.利用XRD和H2-TP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u催化剂中添加Zn后,当Zn含量低时,Ru和Zn形成了固溶体;随着Zn含量的增加,Zn物种单独成相,并发现有元素态Zn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化学镀工艺,采用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镀液将镍-磷(Ni-P)纳米粒子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衍射仪(XRD)、选区电子衍射仪(SAE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热分析仪(DTA)、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Ni-P纳米粒子化学组成为Ni73.8P26.2,为非晶态结构实心圆球体,均匀分散负载于MWCNTs外壁,平均尺寸约100 nm,粒度分布窄,镍元素与磷元素之间无明显电子转移,催化剂在350℃以下结构和热稳定性较强。通过催化剂对于苯加氢反应的研究评价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Ni-P/MWCNTs催化剂作用下,苯全部选择性地转化为环己烷,催化剂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71.2%)和高选择性(100%)。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sure dependence of the molar volume was at constant temperatures close to the melting point in benzene. The molar volume of benzene was calculated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thermal expansivity for constant temperatures of 25℃, 28.5℃, 40℃, and 51℃ at various pressures for both the solid and liquid phases. The prediction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volumes in both the solid and liquid phases of benzene. The predicted values of the molar volume for a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28.5℃ in the liquid phase of benzene agree well with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