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虚功率原理导得虚力功率方程。此方程能够用于计算构件的变形。本文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还有理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圆形基础作用下纯粘无重土的塑性流动,给出了基本满足静力许可条件的应力场和完全满足运动许可条件的速度场,运用虚功率原理,求解出该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解析解,它较数值积分计算简明,精度较高,结果较理想,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极限分析理论,构造基坑支护开挖稳定分析的机动许可速度场并建立虚功率方程.由此推出支护桩(墙)临界入土深度极限分析上限解的计算公式.结合算例分析了支护桩的入土深度、开挖深度和土的抗剪强度的关系,它们之间呈非线性而不是经验的常量关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直流电能校验装置多针对直流稳态电能进行校验,对用电过程中电压电流快速变化情况的适应性差,无法对动态变化功率进行准确校验,且缺乏统一的校验标准.对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虚功率源的直流电能表校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向被检电能表施加脉冲虚功率来等效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输入功率,通过对比输出功率和被检表计量功率得到电能计量误差...  相似文献   

5.
土坡稳定性塑性极限分析条分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从土塑性力学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出发,建立了土坡条分法平移破坏机构,根据外部作用荷载和土体自重所做的外功率与塑性变形区的内部能量耗量率相等的条件,建立起虚功率方程,并由此得到了土坡稳定系数计算公式,该公式具有概念清楚,使用方便可靠等特点,对土坡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厚壳三维分析的虚边界元最小二乘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给出虚边界元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想,并计算了厚壳问题,与边界元直接法相比,避免了奇异积分的数值处理,且系数阵是对称的,程序实现较容易,节省近一半机子内存。由数值算例表明,计算精度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从数学上证明了在有限塑性问题的虚功方程或变分原理中,Cauchy应力是与Euler应变,Kirchhoff应力是与Lagrange应变,名义应力是与位移梯度配对的。接着,在此基础上导出了率形式的,以Kirchhoff应力率表示的虚功方程。本文还以不同于Tvergaard的方法导出了他于1984年提出的自我校正方法,使方法中的Lagrange乘子显示出物理意义。最后作为方法的应用,本文根据所导出的率形式的虚功方程建立的有限元公式和自我校正方法对囿棒拉伸时缩颈过程和缩颈传播作了有限元分析。并比较了采用或不采用自我校正方法两种情况下的有限元计算精度。分析时考虑了材料的硬化。  相似文献   

8.
岩质边坡六面体滑楔的三维塑性极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岩质边坡六面体滑楔的稳定性问题,运用三维塑性极限分析方法,借助极限分析虚功率方程,推导出安全系数上限解公式;通过典型算例对该分析方法进行了检验,并与Hoek教授介绍的二维刚体极限平衡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刚塑性的假定条件及虚功率原理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了滑面的的受力分析,简化了复杂的计算;该方法具有分析结论正确、公式概念清晰、表达式简洁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具有一般形式约束方程(对广义速度q_j不一定是线性的),以及有型约束的非完整力学系统的拉格朗日方程。文中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利用速度参数概念根据虚功率方程导出具有一般形式约束方程的非完整系拉格朗日方程。与文献的相比,可见这种推导方法以及在应用上有它简明的优点。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根据上述方法导出具有型约束非完整系统的拉格朗日方程。  相似文献   

10.
根据钢管塑性变形原理及张减变形理论 ,运用上限元法 ,构造动可容速度场 ,推导建立一系列与变形体内部虚功消耗有关的分式 ,算出张减轧制过程中的轧制力 ,并得到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1.
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用LabVIEW设计了一个虚拟功率分析仪,对同频率的正弦电压和正弦电流的有效值、相位差及其功率和瞬时功率进行了测试和显示,并给出了连续信号经采样后电压和电流有效值、功率和相位等电信号参数测量原理。实践证明,虚拟仪器可简化硬件电路设计,减少测试成本,而且在智能化程度、处理能力、可操作等方面比传统仪器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功率下垂控制在低压微电网中的直接应用会引起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耦合问题,为此采用了基于坐标变换的虚拟功率下垂控制方法,并对其解耦特性、功率均分及限幅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相对增益分析方法分析了采用坐标变换后系统功率的耦合程度,从理论上证明了当坐标变换矩阵与线路阻抗的阻感比相同时,虚拟功率下垂控制可以实现功率的完全解耦.针对线路阻抗差异而导致的功率无法均分问题,提出了通过增加虚拟负阻抗来实现并联逆变器间功率均分的方法.考虑到现有的虚拟功率下垂限幅范围与实际功率限幅范围的不对等性,提出了新型虚拟功率下垂限幅控制方法,将功率越限部分划分为8个区域,根据逆变器输出的实际功率确定其所属区域,进而采取相应的限幅调整措施.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克服传统虚拟磁链(VF)计算器存在直流偏移、积分饱和的问题,将虚拟磁链直接功率控制策略(VFDPC)应用于地铁牵引整流器中。虚拟磁链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可以直接计算瞬时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结合SVM,构成了开关频率固定VF-SVM-DPC控制策略。仿真实验证明,此控制策略性能良好,牵引供电系统鲁棒性好、动态响应速度快且谐波污染少,能满足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分布式逆变电源组成的微电网在独立运行模式下的功率平衡控制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功率下垂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虚拟阻抗,将传统高压电力系统中的功率下垂特性曲线应用到中低压的微电网,实现微网功率平衡控制,并给出了电压源逆变器的参考控制电压。引入虚拟磁链,将电压的控制转化为空间磁链的控制,通过滞环控制器实现空间磁链的快速跟踪。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负载变动时,微电网各逆变电源能合理分配负荷,所述的控制策略有效。  相似文献   

15.
低压微网中,各并联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路因长度、损耗等不同导致各逆变器并联线路阻抗存在明显差异,在常规下垂控制下,各并联逆变器间有功功率存在无法均分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自适应控制策略。首先,以逆变器功率传输特性与阻性下垂控制方程为基础,分析并联逆变器在线路呈阻性时有功功率分配不均的原因;其次,在传统定值虚拟阻抗基础上,通过引入并联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差构造虚拟阻抗,自适应地补偿线路阻抗差异,在不获取本地线路阻抗参数的情况下实现功率均分;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建立逆变器并联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实现逆变器间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均匀分配,且适用于本地负载不同的情形。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控制策略改善了并联逆变器间功率的均分水平,可为低压微网中并联逆变器功率控制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多逆变器并联控制常在各逆变单元中添加虚拟阻抗提高功率均分精度,为简化各种工况下并联系统中各逆变单元的虚拟阻抗控制逻辑,提出一种统一虚拟阻抗控制方案.首先,对各逆变器所需的虚拟阻抗值统一进行自适应调节,提高并联系统的功率分配性能,增强供电可靠性;然后,在PLECS软件中搭建由两台逆变器组成的并联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文中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案能够适应线路阻抗差异,有效提高并联系统稳态功率的均分精度,实现输出功率的灵活分配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传统电源输出电压幅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高精度、高质量的直流稳压电源——虚地输出式数控电源.它采用ATmega8单片机和高精度16位DA转换芯片——DAC8532进行程序控制,通过差分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和设置不同的参考点来进行电压放大和输出,并通过负反馈来提高电压输出精度.该设备能够产生较高的输出电压,具有安全方便、自动快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解决电力系统的谐波问题,首先就需要对谐波参数进行实时的检测和分析,才能够正确评估电能质量的好坏。近年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因为虚拟仪器具有丰富的软件功能、简单的硬件结构、高度的智能化等特点。因此,本文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基础上,编写了其中的FFT谐波检测模块,进行了算例分析,并验证了该FFT检测模块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以安徽皖能合肥发电厂为原型开发的600 M W 虚拟电站岗位技能培训平台系统。利用3DM ax和Virtools为开发工具,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充分利用三维图形、三维动画和声音等多媒体表现形式,实现了三维虚拟火电厂的全方位场景漫游,主要设备的虚拟拆装、结构展示及工作原理介绍;同时实现了火电机组二维DCS仿真与三维仿真的交互实时通信;能够为电力院校进行虚实结合的“校中厂”模式仿真教学和600 M W级超临界火电机组运行人员的培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