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所列出的"浑言"、"析言"可以分为同一类属内的"浑言"与"析言"和同一整体内的"浑言"与"析言"两种情况。前者是由于下位语义范畴兼指上位语义范畴而造成了下位语义范畴词语与上位语义范畴词语间的通用,或是同属下位语义范畴的词语的通用。后者是由于部分语义范畴兼指整体语义范畴而形成的部分语义范畴词语与整体语义范畴词语间的通用,或是同属于部分语义范畴的词语的通用。这两种通用都是应语言向更抽象方向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其产生的机制一致。因而所有能够"浑言则同"的词语都是同义词。  相似文献   

2.
王璐 《科技信息》2011,(6):126-127
词语的同义词关系研究运用唯实语义观,义素分析法及语义场理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都存在一些不足。本文试图将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引入同义词研究。同义词是由认知引发的,人们将某事物概念化于不同框架,从而形成了同义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目的语中应激发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框架,体现出同义词语的框架差异。基于框架理论的同义词分析与研究为同义词的翻译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杨丽坤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1):115-116,86
本文将英语语言中的同义词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词的义位、词义的范畴展开讨论,立足于原型理论,探索性地将现代英语词汇中极其活跃的、使用异常广泛、数量上越来越多的同义词的成因,在哲学范畴、心理学范畴给出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于艳  陈全献 《科技信息》2009,(2):99-100
从Hopper和Thompson提出去范畴化的概念并对名词和动词两种词类范畴的去范畴化现象进行研究之后,国内外很多的学者进行了更多的广泛深入系统的研究,但是作者发现他们对去范畴化概念的定义及其翻译还未能达到统一,无一质疑Hopper和Thompson划分词类的标准。本文试图在分析Hopper和Thompson、刘正光等人名词去范畴化的研究的基础上修正并进一步明确去范畴化的定义:去范畴化是范畴成员丧失原有范畴的本质特征游离出此范畴的动态过程。去范畴化的结果是范畴成员的再范畴化。词类去范畴化和词类再范畴化共同构成了词类范畴化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西周金文形容词的词义系统进行研究,发现西周金文形容词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词义上的相互联系使西周金文形容词形成一个系统,其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同义词、反义词和类义词的聚合关系上。从甲骨文到西周金文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聚合关系是不完全相同的,这说明词语的变化不仅是单个的词的变化,也是词语聚合关系的变化,从一个共时的词汇系统到另一个共时的词汇系统,词语的聚合关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西周金文形容词中同义词、反义词和类义词的聚合关系有的一直在语言系统中传承,直到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范辉 《科技信息》2011,(3):230-230,247
英语中的同义词,虽然很多字面意思相同,但是在隐含意义,表达强度以及情感色彩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为了避免造成的遣词欠妥当,表达不准确等问题,在选择同义词时,同义词之间的差异是不能被忽视的。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词语意义,表达强度,感情色彩,语法,以及词语的搭配上分析同义词之间的差异,并探究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中准确的选择合适的词语。  相似文献   

7.
翻译中的范畴问题是指在词语翻译中由于原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范畴不同而引起的不对等问题。在类典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视角下,英汉翻译中的词语范畴在类典型、范畴域、范畴层次性和文化意义上存在不同,并且存在范畴的缺失现象。词语翻译的本质,模式被赋予新的意义。这有助于对等方面译文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量化同义词关系的改进特征词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量化同义词关系的改进的TF-IDF文本特征词提取方法.该方法将在同一文本中出现的某个词的同义词做为一个集合,在传统TF-IDF方法计算的词语权重的基础上对同义词集合中的词语及其相关词进行权重调整,通过相似度对同义词集合中的词语进行了合并加权.实验证明该方法对文本中的同义词及其相关词进行了有效处理,提高了文本特征词提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翻译中的范畴问题是指在词语翻译中由于原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范畴不同而引起的不对等问题。在类典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视角下,英汉翻译中的词语范畴在类典型、范畴域、范畴层次性和文化意义上存在不同,并且存在范畴的缺失现象。词语翻译的本质,模式被赋予新的意义。这有助于对等方面译文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语言接触现象作为主要视角,通过构词语素、词义、同义词等方面比较分析平果白话与南宁白话词汇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语言中,意义完全相同的同义词极少,多数同义词除了有语义上的细微差别外,还有着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语言交际者能更好地理解英语同义词,准确地运用同义词,在教学中应注重同义词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近义"说是目前对汉语同义词最流行的界说,以为同义词是"意义相同、相近的词",同义词=等义词+近义词.这种同义词观界域含糊、概念混乱,误解等义词,误用、误解近义词,以(或"兼顾")整个词为辨析单位.若干年来,它对汉语同义词,特别是古汉语同义词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理论上模糊、混乱;词义辨释上使同义词的构组、立义、辨异诸方面产生种种弊病,因而不能出现精审的辨释成果,至今无法产生一本科学的中型古汉语同义词词典.因此"近义"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表明是误说,应当坚决、彻底废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单纯的辨义研究不足以指导英语近义词的有效使用的实际,文章提出了在原有的语义辨析的基础上着手近义词的语用研究的看法,并通过调查分析Cobuild语料库中提供的真实语料,试着对英语中容易误用的两个近义词wish和hope从搭配形式(包括语法形式及词汇形式)及搭配意义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对比研究,希望能为这两个词的区分及有效使用提供指导,也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研究者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田"与"狩"在甲骨卜辞中构成一对同义词,但在与地名、狩猎对象、其他动词、否定副词及方位词的搭配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岁"、"年"、"祀"在甲骨卜辞中不能构成一组同义词,从三个词的历时搭配上可以证明这一点。从共时与历时的视角考察词语搭配情况,有助于我们考察同义词或类义词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同义并列式复合词是由两个单音同义词临时组合,后来逐渐凝固形成的。这些复合词与汉以前文献中的单音同义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第一部释字本义的字典《说文解字》揭示了释词与被释词之间存在的多种语义关系,而同义训释是其中基本的一种。释词与被释词通过多种途径最终形成现代的并列复合词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渐变的过程,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词典》同义词释义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语释义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同义词的释义,缺陷尤为明显,我们指出了三类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7.
Tooth likephosphaticprotoconodontsand“con odont likefossils”arecharacteristiccomponentsoftheEarlyCambriansmallshellyfossils (SSF )withaworldwidedistribution .Theyarerepresentedexclu sivelybyisolatedscleritesandareoften presentinaceticacid etchedresiduesfromLowerCambriancar bonates .SincethefirstreportofProtohertzinaMis sarzhevsky 1973fromthebasalCambrianoftheYangtzePlatformin 1977[1] ,andalongwithenthusi asticresearchactivitiesonthesmallshellyfossilsandcandidatesectionsforaglobalPrecamb…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成果颇丰,涉及范围广,延续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同义词研究蓬勃发展的趋势,取得了很大进步.同义词界定标准趋向统一,古汉语同义词辨异方法也逐渐系统化.同义词研究成果涌现,大多集中于单音节同义词研究,而复音节同义词研究尚显不足,如中古汉语复音同义词研究目前还较少涉及.  相似文献   

19.
同义词可分为完全同义词和部分同义词。同义词的差异主要可以从词义词语色彩用法这三个方面来考虑。英语同义词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对英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山茶属分类文献中,将弄岗金花茶Camellia longgangensis、毛籽金花茶、陇瑞金花茶处理为淡黄金花茶的异名,中华五室金花茶、直脉金花茶、多瓣金花茶、武鸣金花茶处理为变种-多变淡黄金花茶的异名;对这些被归并分类群做分类探讨。对它们15个居群的花、果实、种子、叶片形态进行研究。以花瓣合生高度、花色特征、子房室数、果皮厚度、种皮是否被毛、叶质及厚度与侧脉关系作为主要分类性状,并根据相似性将种群分为3个分类群组进行性状比较,分析变异,结果显示:除子房室数外其它主要分类性状在3个分类群组之间表现出明显分化。因此,认为将这些分类群归并作淡黄金花茶一个种是不恰当的。结合模式标本检查以及原始文献分析,作者建议将毛籽金花茶、陇瑞金花茶处理为弄岗金花茶的异名,把直脉金花茶、多瓣金花茶处理为中华五室金花茶的异名,并改种名为多变金花茶,两者与武鸣金花茶同为独立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