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邢台地方普通话语言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地方普通话是介于地方方言和标准语普通话之间的一种过渡语,研究地方普通话对提高方言区人民普通话水平有很大帮助。本文从语音、词汇两方面分析了邢台地方普通话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2.
刍议龙岩地方普通话中的方言语法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岩城乡群众中流行的"地方普通话"和国家推广的规范普通话相比,存在着一些属于方言性质的语法成分,这些方言成分的存在对龙岩人与其他方言区之间交际带来的影响不如方言语音特征影响明显.考察龙岩地方普通话与规范普通话语法方面的差异以及龙岩地方普通话中带方言性质的语法现象存在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晴 《科技信息》2009,(12):245-246
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我国的国家通用语。用标准的普通话与人进行交流,是现代人必备的文化素养之一。提高普通话口语水平是学习者的共同愿望。由于普通话与其他地方方言之间的最大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因此,学好普通话,关键是语音方面的学习。运用歌唱方式进行普通话语音训练,能使单调的语言学习充满快乐,使枯燥的语音训练充满情趣,有助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特有的语流音变现象 ,普通话轻声词是方言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难点。对数以千计的普通话轻声词进行梳理归类 ,定性分析普通话轻声词的韵律类型、构造类型、语意类型 ,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以期帮助人们多角度认识和学习普通话轻声词  相似文献   

5.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方言词汇是普通话词汇丰富发展的不竭源泉之一。方言有其自身使用的价值。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不同方言区的人能够以普通话顺利进行交际。在方言区推广普通话,从一定角度看,是推广文化,普及教育。文山方言与普通话承载着各自的历史使命,它们之间是并存并用,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6.
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的语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清书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5):52-53,57
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是指武平人所说的带有武平方音、词汇和语法等成分的普通话。按国家语委划分普通话的等级标准,大致上是三级以下的普通话。离标准普通话尚有一段距离,但使用率很高,绝大多数的武平人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普通话。分析武平话、普通话与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的关系,找出它的特点,对武平人学习普通话,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有具体的帮助;对归纳、概括武平人的语言使用的特征,丰富有关汉民族共同语的研究,有理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玉林白话资料的研究,从玉林白话与普通话比较的角度,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玉林人一些误讲现象进行比较辨正,进而帮助玉林人更有效地学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8.
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是指武平人所说的带有武平方音、词汇和语法等成分的普通话。按国家语委划分普通话的等级标准,大致上是三级以下的普通话。离标准普通话尚有一段距离,但使用率很高,绝大多数的武平人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普通话。分析武平话、普通话与武平人所说的普通话的关系,找出它的特点,对武平人学习普通话,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有具体的帮助;对归纳、概括武平人的语言使用的特征,丰富有关汉民族共同语的研究,有理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或变体。研究方言对提高方言区人民普通话水平很有帮助。本文着重从构词法上分析了邢台方言中的名词词缀。  相似文献   

10.
闽台客家人所说的"地方普通话",在性质上应该属于"汉语次标准语";台湾客家"地方普通话"是在学习国语的过程中,形成的带有客家方言成分的次标准的国语;福建客家"地方普通话"是福建客家在学习汉语标准语的过程中形成的带有客家方言成分的次标准语;闽台客家"地方普通话"的调研个案,说明两岸客家人所说的普通话具有更多的共同点,客家话内部的高度一致性同样表现在他们所说的普通话之中。  相似文献   

11.
韶关市城区绝大多数人会说普通话,但这种普通话是方言向标准普通话的过渡语,或称地方普通话,它受粤语的影响很大,在词汇上掺杂着不少粤语的因素。本文分析了韶关市城区普通话对粤语词汇的吸收和使用表现出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站测试信度高,意味着通过该站测试的普通话水平成绩,能真实反映出一个人的普通话语音标准程度、词汇精确程度和语法规范程度。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站要提升测试信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普通话水平测试,提高高校领导层的重视程度,增加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豫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除了词汇、语法外 ,主要表现在语音 ,尤其表现在声调的差异上。这也是豫西学生说普通话的最大障碍。我们将这些已经以普通话为主要交际语言 ,却仍保留着地方语音特色的“普通话”称为“方言普通话”。本文试图找出豫西地区“偃师‘方言普通话’”与普通话在声调方面的差异及对应关系 ,从而达到辨正及推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一种音变现象,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有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可以根据语感去推测,而无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要掌握轻声只有死记硬背。本文在仔细分析“有规律的轻声词”和“无规律的轻声词”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进行整理的建议,希望能够给无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轻声带来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5.
“地方普通话”在汉语中的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汉民族标准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地方普通话、过渡语、官话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认为汉语可分为两大部分,即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汉民族共同语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期。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分为标准语和次标准语,标准语就是普通话,次标准语就是以标准语为摹仿学习的对象而形成的不够标准的普通话。标准语是断代的、相对静态的概念,汉民族共同语是历时的、多层次的、动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了解普通话语音的特点,对于方言区人们学习普通话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声母、韵母、声调、音变四个方面对普通话语音的特点加以说明,试图指导方言区人们学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汉民族标准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地方普通话、过渡语、官话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认为汉语可分为两大部分,即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汉民族共同语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期.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分为标准语和次标准语,标准语就是普通话,次标准语就是以标准语为摹仿学习的对象而形成的不够标准的普通话.标准语是断代的、相对静态的概念,汉民族共同语是历时的、多层次的、动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技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掌握和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我国各行业相关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的等级标准作了明确规定。文章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应试者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形式、评分标准等,提出了相应的应试技巧,意在帮助应试者有效提高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展、推广并普及普通话的工作日显重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方语言众多是其历史悠久、文化传统丰富的标志之一。因此,正确、辩证地处理好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对于传播各地文化、推动经济发展乃至促进民族大团结至关重要。探讨芜湖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对应规律,不失为了解芜湖方言、全面推广普通话的有效方法,有利于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地方传统。  相似文献   

20.
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为依据,结合普通话声母、韵母发音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并制作了"普通话声母、韵母发音动画"课件.实践证明,本课件对普通话声母、韵母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