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高校学生饮用水优选的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集成的综合评估法对高校学生饮用水状况进行评价;基于6种因素、4个评价对象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法求出高校学生选择饮用水方案的顺序,为评估多层复杂系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最后,得出高校学生应选择直饮水作为日常饮用水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2.
地质环境评价是输变电工程环境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尚未系统的开展输变电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因此,针对川西地区影响输变电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行的地质环境因素特点,选取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地震风险、交通(路网密度)、人口(劳动力)密度等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川西地区输变电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分级表明,地质环境质量"优良"主要位于若尔盖、红原地区;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及"较差"地区广泛分布;地质环境质量属"差"级别主要分布于丹巴、康定的大渡河及其龙门山断裂区域等,最后通过所建立评价体系对研究区内石板箐500 kV、丹巴500 kV、甘泉500 kV等变电站场区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评价结果能较好地为输变电线路规划、选线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袁健 《科技信息》2013,(13):397-399
电网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通常要面对一个由互相关联的多个部分构成的复杂系统,这种复杂系统的决策属于多因素决策问题,其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最优解。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网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的标准,然后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多专家指标权重评价的基础上,对评价准则形成一系列权重组合,采用重心法和双系数法对备选方案的三角模糊数进行排序,获得电网建设风险评价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张晖  佘蕊  张宁池  王艳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5):10746-10754
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 5G)通信技术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和差动保护领域,为配网的故障精确定位、隔离与恢复供电提供了新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5G配网建设领域的技术经济学分析并不多,许多投资运营商仍对其成本持怀疑态度。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基于网络拓扑结构5G通信的配电网改造经济性评估体系,克服了通过历史数据获得指标可操作性低的局限性;通过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决策指标进行归一化,并利用不确定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主观、客观权重以及综合权重,提高权重因子的准确性;最后利用正态分布的模糊函数法对某省基于5G配电网改造进行综合评价,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量资料的分析研究,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流程、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土地利用规划对区域环境影响的评价模型,并以青岛开发区为例对该地区的区域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将规划过程分为识别组织目标、识别组织行为、确定对象与子系统和建设子系统优先级排序等几个主要阶段. 定义了行为和对象的关联度矩阵,基于聚类方法确定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建设需求. 并给出了子系统优先级排序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完成子系统优先级排序.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车辆路线优化研究在对客户点商品需求特性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先基于客户点多重特性进行聚类分析后进行线路优化的思想.首先,将语言变量值用梯形模糊数表示,对客户点和二级准则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次,采用模糊集成方法将二级准则指标集成到一级准则指标上,将集成后的一级指标属性值拆分为4个分属性值参与聚类算法计算,并通过设计的聚类有效性指标选取合理的聚类结果;然后,应用模糊TOPSIS方法计算各类内的客户点优先级权重;最后,构建了客户点被选择服务的评价函数式,并与动态规划方法结合进行线路优化.文中还通过实例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与现有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方法优于单纯以距离和客户点优先级权重为测度单位的方法,线路优化结果合理,并能应用到存在大规模客户点的车辆路线优化问题中.  相似文献   

8.
郭彬  刘阳  郭伟东 《科技信息》2013,(8):58-59,61
本文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行动导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排序法等统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同时构建了量化评价数学模型,并对行动导向的教学评价进行了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PREEST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系列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苏丹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根据DEA模型分析苏丹在未来20年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构建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科学等五个子系统,从五个子系统中选取39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五个子系统的发展指数,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五个子系统的权重。结合发展指数与权重的五个子系统,得到了苏丹的综合指数。再对苏丹每年可持续发展的效率进行评价,并提出了20年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0.
基坑工程建设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多、施工安全风险高等问题,针对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工艺多样、周边环境复杂的特点,通过博弈论组合赋权与可拓评价模型相结合,对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首先,以安全检查标准为基础,结合工程实际和现有文献,多角度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主观权重、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利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将其综合,再进行安全等级的划分,进而计算出评价对象的关联函数和关联度,最终得出总目标层所属的安全等级。对佛山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实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可拓评价模型的安全等级评定结果基本符合现场实际,该方法有效且可行。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合理地安排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序列,在构建公路建设项目排序参数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TOPSIS的公路建设项目排序模型。该模型以影响参数为因素指标集,以公路建设项目为论域集,构建了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序列矩阵,应用[0,1]线性变换将其标准化;充分考虑专家知识经验以及数据本身蕴涵的信息,采用AHP与熵值法综合确定影响参数的权重,并将标准化决策矩阵与参数权重相结合,构造了加权标准化决策矩阵;基于运筹学中的TOPSIS法,确定了公路建设项目的正负理想方案;通过计算公路建设项目与负理想方案的贴近度来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序列。最后以5条公路建设项目排序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物流中心规划和建设的有效性,针对物流中心建设序列问题的多阶段多指标决策实质,以熵权和理想解法为基础,结合Delphi法和灰色关联法提出了一个物流中心建设序列的多阶段多指标决策模型:首先利用Delphi法确定各阶段内建设项目的指标值,然后采用熵权法求出各阶段内指标权重;其次应用理想解法和灰色关联法对各阶段内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再通过集成各阶段的评价结果确定物流中心项目的建设序列.最后应用实际案例验证了该模型能有效地解决物流中心建设序列的多阶段多指标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复杂网络理论下的电网分区及输电断面搜索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有效地进行电网输电断面的搜索,提出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分区及输电断面搜索方法。首先,根据GN算法对电网进行分区,对其无法避免的3台及以上串供结构进行检测和修正,以模块度为指标确定最优分区方案,搜索分区断面;其次,根据最小割集思想,基于Karger方法对分区断面进行搜索,获取电网的输电断面。所提方法在新英格兰39节点和某地区实际电网中的应用验证了其搜索输电断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配电网改造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对用户供电质量和保证各种运行条件的前提下,制定可行的电网规划方案.配电网改造和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电网现状分析、电力负荷预测、网架规划、配电自动化规划等.县城配电网改造和规划是通过对县城现状电网进行分析,采用总量和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预测县城近期和远期负荷,结合负荷预测结果进行变电站选址及容量确定,并提出变电站的中压线路改造和规划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电气计算分析及工程量汇总,并对改造和规划方案进行了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5.
构建骨干网架是差异化规划电网以提高其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的关键手段,基于设备重要度和抗灾效益评估的阶梯式分级骨干网架建设能够兼顾电网建设的抗灾性和经济性。本文根据系统源、荷和支路的重要度评估,提出了分级骨干网架构建方法,以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为基础并考虑设备等级、使用寿命和折旧价值,构建差异化建设投资成本计算模型,以各级负荷典型用户为代表建立负荷侧停电损失模型并与发电侧和电网侧效益组成分级骨干网架抗灾效益,结合成本模型形成差异化建设经济效益评估体系。最后以IEEE 118系统为例搜索分级骨干网架并设计多种抗灾建设方案,通过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证明了分级骨干网架建设的经济性和抗灾效益评估体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线路中无功功率的分配改变,可能会影响关键线路的分布。文章以传输介数和改进的潮流转移熵为计算手段,同时考虑了有功和无功,以这些因素为基础提出了线路综合关键度。关键线路的断开使得电网的连通性变差,为维持系统稳定,电力系统需要切除部分负荷,故文章使用基于最优潮流的失负荷量验证辨识方法的准确性。将IEEE39节点系统作为物理电网模型,计算得出关键线路排序。并从信息系统攻击使得电网线路发生故障,采用基于最优潮流的失负荷量验证上述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线路综合关键度可以较为准确地辨识出关键线路。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规范城网及县城配电网规划建设,从总体要求、配电网网络及线路建设、配变和开闭所建设、设备选择等方面对晋城城网及各县县城电网规划建设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架空输电线路涉鸟故障防治措施的精准性,对江西电网2005—2019年期间的337起涉鸟故障进行统计分析,提取电压等级、杆塔类型、导线排列方式及绝缘子串型等杆塔结构特征,以及农田、水库、林区、河流和鸟类迁徙通道等地理环境特征.根据统计结果计算不同杆塔结构特征对涉鸟故障的影响度,拟合地理环境特征指标值与杆塔距离的关系式,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计算这2类特征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运用线性加权法构建输电线路涉鸟故障风险等级的量化评估模型.基于历史故障数据,划分出杆塔涉鸟故障的风险等级,通过评估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实现电网涉鸟故障的差异化防治,进而降低输电线路的跳闸率.  相似文献   

19.
电网发生大面积冰灾情况时,多条输电线路存在覆冰故障隐患,电网稳定运行受到严重威胁,需要提前制定输电线路融冰方案,合理安排融冰顺序。针对此问题,分析输电线路覆冰继续运行给电网带来的停电风险,将与待融冰输电线路相关联的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展开,将传统削负荷模型改进后应用于输电网与变电站主接线的组合网络,建立断路器可靠性模型,计算靠后融冰线路因继续运行的电网停电风险;利用计及风速及降雨影响的输电线路覆冰增长预测模型,计算输电线路的覆冰率,根据覆冰率门槛值确定待融冰线路集,基于覆冰严重度模型构建系统全局的覆冰指数指标;综合考虑电网停电风险及系统全局覆冰指数建立输电线路融冰紧迫度指标,动态更新待融冰线路并决策融冰顺序。最后,以IEEE RBTS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力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引入生态足迹分析模型,结合电力工业的实际情况,从电力的发、输、配、售4个环节所占用的生态资源进行综合考虑,构建了电力消费资源账户.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力工业发展生态足迹的量化分析计算模型.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采集电力发展与生态足迹测算有关数据,运用本文提出的量化分析模型,计算出了2000—2008年山西电力生态足迹的结构和变化趋势.计算结果有效地反映了山西电力工业煤为主的单一能源结构和随之带来的污染和排放问题,为科学规划山西电力工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