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转基因生物自产生之日起就成为国内外论争的主要问题。唐娜.哈拉维对转基因生物并没有简单地予以拒斥或者接受,而是从其赛博格的理论出发进行解读。她分析了转基因生物的特点,剖析转基因生物被拒斥的根源——传统科学观所坚持的基因的纯洁性以及传统科学哲学维护的"谨慎的见证者",继而哈拉维引入"技术科学"对此进行批判。文章通过解析哈拉维对转基因生物的解读,进一步对哈拉维的后现代解读进行反思以期加深对转基因生物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理工科研究生对转基因食品认知态度的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研究理工科研究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变化,继2010年12月调查之后,2013年6月随机调查了490名理工科研究生,结果表现出新特征:除了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仍旧保持较高程度的认知,共有78.02%的人持"谨慎支持"或"中立"态度,持绝对"支持"或"反对"的比例较小;在价格相当时优先购买传统食品的比例由99.30%下降到77.29%;降价对消费倾向影响较大,当转基因食品便宜40%时总计会有61.12%的人购买该类食品,但仍有11.84%的人表示价格再低也绝不购买转基因食品。分析结果表明:理工科研究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较为理性;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转基因生物认知态度有重要影响;多数人对转基因生物持支持或谨慎支持态度;价格因素是影响消费倾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1983年转基因烟草的问世,到1996年转基因作物全球的商业化种植,基因工程为多个领域尤其是食品领域带来了深刻的技术革命。转基因生物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转基因技术可用来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的作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928名理工科研究生的调查结果,他们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均表现出相当程度的认知,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接受态度仍然表现出一定的分歧: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研究持"支持"和"谨慎支持"意见的比例共计为75.2%,而持"反对"和"谨慎反对"意见的比例也占到20.6%;在价格相当的前提下,表示"会优先选择传统食品"的比例为99.3%,也有12.1%的人表示即使转基因食品的价格再低也决不会购买,比例均与欧盟、美国和北京普通社会公众的调查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研究策略,对传统生物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传统生物育种技术可以看作是手工工艺技术,顺从自然,通过"做""培育出"生物,属于海德格尔的前现代技术范畴。转基因技术则是由分子遗传学理论引导的现代技术,理论基础更深,具有"制造"和"座架"的本质特征,属于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范畴。两者具有本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1,(17):74-75
截至2010年底,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已达1.48亿公顷;随着我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的实施,更多转基因新品种进入商品化阶段。我国是转基因农产品进口大国,年进口近5000万吨,加工品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7,(7):57-57
1984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实验室培育出第一批具有快速生长特性的转基因鱼,随后,以提供优质食品蛋白来源为目的,世界范围内,迄今已成功研制了30多种转基因鱼,这些转基因鱼包含了当今世界水产养殖的许多重要品种。但是,尚无一例转基因鱼释放到自然水体中进行商品化养殖,遗传生态安全及其控制技术已成为转基因鱼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转基因鱼实现产业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最后10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重要农作物和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转基因羊“多莉”,转基因大豆、水稻等一系列重大生物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进入21世纪,基因工程及其和应用科学快速发展。以生物材料(生物材料特指任何带有遗传信息并能够自我复制或者能够在生物系统中被复制的材料)为核心的生物技术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之一。生物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深刻。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给人类昭示这样一个相互矛盾的事实: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科学技术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智能机器人、网络虚拟、生物克隆、转基因生物、太空旅行等的出现使人获得了一种科学技术无所不在的生存方式--"科技化"生存.  相似文献   

10.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3,(22):54-55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站报道,万圣节,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异装聚会中,一定又有许许多多怪模怪样的外星人形象出现了——有的长着大脑袋,有的长着小眼睛,有的长着圆耳朵,还有的满嘴长满尖牙。但你没有见过生活在水下的外星生物吧?根据《外星人的宇宙: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4,(5):76-77
正在过去的几年中,海洋生物学家亚历山大·谢苗诺夫在靠近北极圈海域,拍摄到了无数令人惊奇的北冰洋软体生物。这些神奇的海洋生物长相怪异,外形奇特,在摄影师梦幻般的灯光照射下,它们有如绚丽的花朵、神秘的幽灵,甚至有的更像是来自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8,(7):43-43
由于外源基因插入染色体组位点的邻近序列对其表达有显著影响即位点效应,不同整合部位引起的位点效应,常造成各个转基因动物系之间外源基因表达巨大差异,甚至可使外源基因沉默,转基因效率低和整合位点效应是造成大型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技术上解决效率低和位点效应问题,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在国家863计划“使用基因打靶和BAC技术制备t-PA突变体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2005AA206620)课题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5):115-119
实践的缺失导致了生物个体性问题的解释困境,而已有的依存性与敏感性理论仍然不能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以科学实践哲学作为理论背景,从实践维度中的理论解释过度到实践解释,认为生物个体性生成于情境化的实践过程中,具有地方性的特征。在科学实践哲学的视域中,生物个体性问题补充了其以往的实践缺失,满足生物作为一个个体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情境化选择的结果,生物个体性是具有动态维度的情境化产物。  相似文献   

14.
<正>转基因大米比饮用水还安全吗2009年10月,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出现在《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中,获得了农业部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水稻可在湖北省生产应用,"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作物就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生物物种上,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简称GM Food).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农业转基因作物发展历史,介绍了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管理概况,并提出了重庆市对农业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用非营利转基因技术倡导组织生物强化的生物技术专家阿纳斯塔西娅·博德纳尔的话来说,开发第一批经过基因改造的农作物时,“我们仿佛看到了火箭喷气背包”——未来的超级营养作物将为菜篮子带来奇异的产品,喂饱这个饥饿的世界。可是直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剖析"生物信息"概念隐喻解释的本质,指出分子生物学中的生物信息概念并不是生物分子世界内在意义的表达,而是科学家将符号序列作为符号存在的主体性认识的结果;认为隐喻解释作为强微观还原论的产物,其实质否定了生物信息概念在生物学中的自主性.然而,正是隐喻解释下的科学研究所引发的生物语义思考,为研究生物分子内在的符号系统、探寻生物信息的生成机制、进而建构完善的生物符号学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上,关于转基因产品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中国国内关于转基因产品的争论则日趋激烈。争论的核心是转基因Bt棉(一种能杀虫的基因棉)。争论起于一次会议 2002年6月3日,“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学术研讨会”召开。研讨会由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等单位组织,来自中国农业生物研究及国家环保等方面的领导、专家、学者,就世界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透视转基因食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按照我们对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承诺,自2002年3月20日后,国外的转基因食品会不断地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面前。然而,国内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害性知之甚少。转基因食品真的是像某些人所称的那样绝对有利而无害吗?本文试图从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危害、生态环境危害、生物多样性危害以及经济贸易危害等四大方面分析其潜在危害性,并针对现有的相关对策进行思考,以期引起大家对转基因食品的警觉,慎重对待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