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湖裸鲤的起源和花斑裸鲤的种群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分析,探讨了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的起源关系及其进化模式.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支持了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3个mtDNA谱系的划分.形态上具有高鳃耙变异的个体未形成特有的进化枝,证明了第一鳃弓外鳃耙变异并不具有系统发育意义.对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进化枝扩散模式的网络分析表明,黄河独有的单倍型A1是一个创立者单倍型,全部青海湖裸鲤的样品来自于它的辐射,而青海湖裸鲤可能仅仅起源于黄河花斑裸鲤两个主要支系中的一个.Fs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暗示了青海湖裸鲤和柴达木盆地花斑裸鲤在历史上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青海湖裸鲤谱系多样化发生在大约0.2734Ma前,并且在约0.0658Ma前发生了一次局部的种群扩张,而柴达木盆地花斑裸鲤可能在约0.0693Ma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瓶颈效应”.我们还发现种群扩张存在于主要由青海湖裸鲤组成的亚枝A1和由黄河花斑裸鲤独有的亚枝A21中,估算的最近共同祖先年龄(TMRCA)分别为(0.2308±0.01)Ma和(0.1319±0.015)Ma,这一估算与青海湖和黄河分离的“共和运动”地质年代大致相符.这些结果说明了晚更新世末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对青海湖、黄河和柴达木盆地鱼类多样性演化及其生物地理学格局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重金属Hg2+对青海湖裸鲤肾脏组织的细胞毒性;以含有Hg2+的浓度为0.0025、0.005、0.01、0.02mg/L的培养液培养裸鲤肾脏组织细胞;结果表明,0.005mg/L的Hg2+浓度为裸鲤肾脏细胞毒性死亡的临界浓度,且裸鲤肾脏细胞的死亡率随Hg2+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培养基的Hg2+浓度达到0.02mg/L时细胞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3.
青海湖裸鲤的种群结构和线粒体DNA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湖裸鲤55个个体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探讨了种群结构和群体遗传多样性。用MEGA2.1软件分析了碱基组成和序列变异;以黄河花斑裸鲤为外群,构建了单倍型的NJ树;用Arlequin Ver.2 000程序计算了群体内遗传变异值(Fst)。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群体没有显著的种群结构,提示青海湖裸鲤群体内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π=0.7828±0.0532),青海湖裸鲤种群很可能在历史上遭受过严重的“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4.
对花斑裸鲤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水温14-16℃,p H6.1-7.1,溶氧6.6-7.6 mg/L的条件下花斑裸鲤刚刚孵化的仔鱼全长8.02-8.31 mm,身体淡黄色,沉于水底,依靠卵黄囊提供能量;孵化后第4天,仔鱼背鳍原基开始分化,身体背部、肌节和卵黄囊之间出现大量点状黑色素斑;孵化后第6天仔鱼开始平游,并开口摄食,全长达到11.93-12.46 mm;第11天卵黄囊基本消失,仔鱼依靠外源性营养进行生长发育,全长达到14.41-15.02 mm。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裸鲤油脂中脂肪酸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醚-正乙烷混合溶剂提取青海湖裸鲤油脂;用氢氧化钾-甲醇酯交换法甲酯化,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组成,鉴定了15种主要脂肪酸,其中以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主。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组织学石蜡切片技术和HE染色,对青海湖裸鲤肌肉组织和鳃组织的组织学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肌纤维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其间含有一定的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等结构,肌纤维的直径和密度分别为104.37±3.57μm,41.67±1.25根/单位面积;鳃由鳃弓、鳃耙、鳃丝构成,其中鳃丝由许多的鳃小片组成,鳃丝长6.77±0.33 mm,鳃弓宽度403.42±54.35μm,鳃小片长度141.83±9.72μm,鳃丝宽度54.46±4.86μm,鳃丝间隔397.79±3.19μm。青海湖裸鲤肌肉和鳃的组织结构基本与普通鱼类相同,但在肌纤维直径和鳃内毛细血管等方面上仍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测定了20尾青海湖裸鲤肌肉营养成分,并首次对鱼肌肉中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9.28%,脂肪为1.73%,灰分为1.25%,水分为78.38%。在测定的汞、砷、铜、锌、铅和镉6种微量元素中,汞的含量为0.123 4 mg/kg,砷为0.130 6 mg/kg,铜为0.255 mg/kg,锌为2.255 mg/kg,铅为3.485 mg/kg,镉为0.09 mg/kg。其中锌的含量超过国家食品规定标准将近7倍。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生化检测方法测定了拉萨河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并首次对肌肉中的23种脂肪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拉萨河尖裸鲤肌肉(干样)中蛋白质含量为74.40%,4种微量营养元素钙(Ca)1.85%、镁(Mg)1.48%、钾(K)1.68%、磷(P)0.68%;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25.96%,4种鲜味氨基酸的总量为23.39%;肌肉中含量较高的23种脂肪酸中,n-3型(EPA)与n-6型(DHA)含量分别为39.27%和5.38%,比其他淡水经济鱼类含量高。研究表明拉萨河尖裸鲤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裸鲤、鲤鱼的血红蛋白的电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对鲤科(Cypiinidae)2种鱼类: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鲤鱼(Cypiinus Carpiw Linaeus)的血红蛋白进行了分析研究讨论了两者血红蛋白的种间差异以及它们各自的遗传特异性,以期积累生化遗传学资料,以便进上步在生化水平上为临别物种的牧民性和它们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提供佐证。结果显示:两种鱼类各自的血红蛋  相似文献   

10.
采用肾细胞染色体直接制片法及Levan提出的标准,对青鲫(♀)×兴国红鲤(♂)杂交F1代染色体数目及组型分析表明:此杂交F1代鱼的肾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50条.染色体组型按着丝点位置可分为四组,其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9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5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78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48条.每个染色体小组均由3条同源染色体组成,表明此杂交鱼为三倍体,核型公式为3n=9m+15sm+78st+48t.臂数NF=174.  相似文献   

11.
以在青海湖收集的寄生于青海湖裸鲤的湟鱼棘头虫(Echinorhynchus gymnocyprii)4个季节的样本研究湟鱼棘头虫种群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种群的平均丰度,感染强度和感染率都没有明显季节变化。这与湟鱼棘头虫温度依赖死亡、中间宿主的季节数量动态,宿主食性的季改变有关。湟鱼棘头虫种群在宿主种群的分布在各季度中都是聚集性的,这与宿主食性的分化及第一中间宿主(钩虾)的分布不均匀性有关。雄虫体  相似文献   

12.
鱼肉有着丰富的脂肪酸,尤其是必需脂肪酸,它不仅对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水体环境的变化,鱼类肌肉脂肪酸组成也会发生改变。文章以拉萨河鱼(裸鲤)脂肪酸组成为样本,同内陆淡水鱼(鲫鱼)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对比,从而分析脂肪酸组成在不同水体环境下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大量养殖营养价值较高的高原鱼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强氧化自由基对裸甲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强电场放电方法把O2、H2O加工成强氧化羟基自由基水溶液,投加于裸甲藻藻液中,研究其对裸甲藻的杀灭情况以及对裸甲藻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海水羟基比值浓度达到0.68 mg/L时,裸甲藻从0.89×104/mL减少到未检测出;羟基水溶液比值浓度为0.6 mg/L时,裸甲藻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于检测方法的最低限值.实验结果表明,羟基在较低的质量浓度下便能完全杀灭裸甲藻、彻底分解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有望成为治理赤潮新的绿色、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EM)对建鲤血液指标及耗氧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微生态制剂EM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养建鲤,经45天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建鲤的生长比对照组快,两项血液指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耗氧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铬(Ⅵ)对鲤血清电解质水平的影响及其在鱼体中的蓄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orm氏水体染毒法,以Cr(Ⅵ)浓度(mg/L)0,21.5,46.4,100染毒6月龄鲤2周,测定血液指标,结果表明:Cr(Ⅵ)引起染毒鲤的血清渗透压下降,血清Na^+,K^+,Ca^2+浓度升高和Cl^-浓度降低.此外,血糖浓度有升高趋势,谷丙转氨酶(SGPT)活性仅高浓度组高于对照鱼.铬蓄积量大小依次为肠>鳃>肝>肌肉,随着浓度增高,鱼体铬蓄积量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溶氧水平对梭鱼幼鱼能量代谢与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低氧胁迫对梭鱼(Liza haematocheila)幼鱼能量代谢与氧化应激的影响,选择体重为6~10g的梭鱼,在溶氧水平从7.18 mg/L降至0.60mg/L过程中测定其耗氧率和排氨率,计算幼鱼相对应的氧氮原子比(O∶ 2 N);又在溶氧水平大于6.0mg/L、4.5 mg/L、3.0 mg/L、1.5 mg/L、0.5 mg/L时,分别测定幼鱼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乳酸(LD)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抗超氧阴离子活力(ASOR)、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随着溶氧水平的下降,梭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总体呈降低趋势,氧氮原子的比值在溶氧水平3.23~1.92 mg/L时达到最大,在溶氧水平1.03~1.60 mg/L时达到最小;溶氧水平为6.15mg/L时,肝脏中LD、SOD、T-AOC、ASOR、MDA均显著大于其它溶氧水平下的相应指标(P<0.05).溶氧水平下降过程中,肌肉组织中的SOD、MDA、TAOC差异不显著(P>0.05),溶氧水平在0.5 mg/L时,LD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这表明,梭鱼能通过降低耗氧率和排氨率、改变代谢底物和提高肌肉、肝脏组织无氧代谢能力等方式,达到新陈代谢的平衡,以适应低氧生活.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铜绿微囊藻通过以多刺裸腹溞为媒介生物的食物链对红鲤肝和鳃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铜绿微囊藻密度为5.0×103 cells/mL时,红鲤肝细胞的损伤表现为细胞肿大,细胞核变形,细胞质空泡化;鳃细胞的损伤程度主要表现为细胞肿大,但整个细胞形状基本完整.2)当铜绿微囊藻密度为5.0×105 cells/mL时,红...  相似文献   

18.
岁水是兴国县境内的两大河流之一,河长56.1 km,流域面积77.7 km2,占全县径流量的23.6%。据调查,岁水保护区具有以下优势:(1)水质好,溶解氧为6.48 mg/L-7.72 mg/L,透明度为20 cm-30 cm,pH值为6.4-7.2;(2)水生生物丰富;(3)鱼类种类繁多,共5目10科30种;(4)兴国红鲤资源丰富,为优势种;(5)兴国县已建立了国家级兴国红鲤良种场,该县已具备保护兴国红鲤种质资源的设备与技术。因此,认为有必要在兴国县建立兴国红鲤种质资源保护区,而岁水是理想的场所。  相似文献   

19.
运用毒理学实验方法,研究双酚A(BPA)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对发头裸腹溞的急性致毒效应.结果显示:双酚A对发头裸腹溞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4.129、11.094、9.116、6.815 mg/L;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发头裸腹溞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63.460、15.065、4.272、0.865 mg/L.BPA和DMP对发头裸腹溞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682 mg/L和0.087 mg/L,其死亡率和上述两种雌激素质量浓度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且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半数致死浓度逐渐降低,发头裸腹溞对DMP的敏感性高于BPA.根据化学物质对溞类的毒性评价标准,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分别为中毒和高毒物质.  相似文献   

20.
鲑点石斑鱼幼鱼耗氧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测定流水中溶氧量的方法,对鲑点石斑鱼幼鱼耗氧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鲑点石斑鱼幼鱼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鱼平均体重25 .625 ~28 .111 g ,水温17 .6 ° C 时,按鱼体重计( 下同) ,耗氧率为1 .517 μg/(g·min) ;33 .4 ° C 时,耗氧率达7 .230 μg/(g·min) .水中溶氧量对鲑点石斑鱼耗氧率的影响只在一定的范围内起作用,在水温26 .0 ~27 .3 ° C、盐度33 .6 、鱼体重289 .50 ~338 .98 g 条件下,溶氧量低于1 .8 mg/ L 时,耗氧率随溶氧量降低而急剧下降;高于1 .8 mg/ L时,耗氧率几乎不受水中溶氧量的影响.溶氧量( X) 与号氧率( Y) 的关系可以用 Y= 0 .198 4 X3 -1 .734 8 X2 + 4 .869 3 X- 1 .549 表示.鲑点石斑鱼的耗氧率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在水源p H8 .1 、盐度33 .69 、水温25 .8 ° C 条件下,鱼平均体重21 .411 g ,17 :00 耗氧率最高,为6 .127 μg/(g·min) ,09 :00 耗氧率最低,为3 .052 μg/(g·min) .与测定昼夜变化的各项条件相同时,鲑点石斑鱼在安静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