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学校体育锻炼中,不同的锻炼情境对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体育锻炼感觉量表》对参加实验的120名大学生心理应激及体育锻炼感觉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两种不同体育锻炼情境,都可以有效地降低心理应激水平;而且在任务目标气氛的锻炼情境中效果更好;结论:疾病流行期"不同情境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各维度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2.
肖冰 《科技信息》2010,(24):26-27
目的:探析"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854名学生测评,筛查出180名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且自愿参加本实验的大学生,以羽毛球和篮球为教学内容,并创设不同体育锻炼情景,每周进行3次练习,每次60分钟,持续练习17周。结果:实验后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得分较实验前有不同程度降低;体育锻炼项目对心理健康影响,集体项目稍优于个人项目;不同体育锻炼情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竞争性锻炼情景组优于娱乐性锻炼情景组,娱乐性锻炼情景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与积极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锻炼感觉量表》和《幸福进取者问卷》等对重庆市4所高校309名学生进行问卷施测。结果:最优尺度分析显示运动项目、锻炼时间和锻炼感觉对积极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β=0.125-0.370),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参与感、跑步等多个预测变量对积极心理健康维度具有显著预测效应(β=-0.108-0.385)。结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特点可有效预测其积极心理健康水平,在进行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指导时,需注意不同锻炼特点所产生的心理健康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通过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及心理压力、心理适应研究,可以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压力、心理适应状况以及心理压力、心理适应能力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大小.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中国大学生心理适应量表(CCSAS)>对新疆8所本科高校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心理压力方面,贫困生在家庭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两组学生在心理压力其他维度和总分无显著性差异.在心理健康方面,贫困生在性心理障碍和强迫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两组学生在心理健康其他维度差异均不显著.在心理适应方面贫困生在学习适应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在心理适应的其他维度和总分差异均不显著.除抑郁和依赖维度外,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与心理压力维度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与心理适应各维度得分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贫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面临较多家庭压力,具有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心理压力大小和心理适应能力强弱均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运用锻炼态度量表,对内蒙古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学生锻炼态度各分量表的得分较高,锻炼态度较为积极,但每周锻炼的次数和每次锻炼时的强度偏低,锻炼实际较差,二者形成较大反差;有无体育课程的教学引导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形成有较大影响.从强化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优化体育课程结构、改善校园体育锻炼环境等方面,提出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锻炼实际之间差距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研究四川大学生锻炼目标对身心的影响,重点分析锻炼目标对自我效感和心理的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间有着相互作用,同时体育锻炼的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对大学生的身心影响作用有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运用量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研究了体育锻炼、延安体育精神对主观锻炼体验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锻炼量的体育锻炼对主观锻炼体验的作用不明显,中锻炼量的体育锻炼能有效提升积极幸福感,有效减弱心理烦恼和疲劳感,大锻炼量的体育锻炼既能提升积极幸福感同时又能增强心理烦恼和疲劳感.2)中、大锻炼量的体育锻炼均能提升延安体育精神的水平,而且中锻炼量的体育锻炼的影响作用较大.3)延安体育精神能提升积极幸福感,减弱心理烦恼和疲劳感.4)延安体育精神是体育锻炼影响主观锻炼体验的中介变量,在大、中锻炼量到主观锻炼体验三个维度的路径中均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参与中锻炼量的体育锻炼以及提升延安体育精神水平均有利于改善主观锻炼体验,延安体育精神在体育锻炼影响主观锻炼体验的作用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体育参与程度、体育锻炼频度、体育锻炼负荷等不同体育参与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心理测量法(SCL-90)对大连市高校的421大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常性的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在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前提下,保持一定频度(每周3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方式更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在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的锻炼负荷对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资本、心理健康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修订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心理健康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各维度随人口统计学变量变化而不同,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同时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共同作用,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在不同灾害情境下社会群体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对象,运用行为经济学实验方法,通过研究不同灾害情境下大学生的捐赠意愿,探讨了大学生群体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设计了包括捐赠情境量表、利他人格量表、温情效应量表、共情量表和捐赠意愿量表的实验方案.基于290份有效实验问卷样本,测试了BP神经网络模型,运用这一模型分析了在强情境和弱情境下的各个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捐赠意愿的影响权重占比,由此刻画在不同情境下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捐赠意愿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强情境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温情效应和情绪共情,各自占比分别为33.31%和28.82%;而弱情境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温情效应和认知共情,各自占比分别为37.98%和32.22%.表明不同灾害程度情境下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不同,但温情效应是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长春市8所高校62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冬季体育锻炼的实地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学生对参加冬季体育活动感兴趣,但锻炼频次和时间偏少;男生参加冬季项目的情况要好于女生;大学生参予冬季运动动机主要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男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项目以雪地足球、篮球和排球为主,女生则以滑冰、羽毛球和乒乓球为主;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主要采取"自发小群体"这一形式;"余暇时间太少"和"学习就业压力大"是制约大学生冬季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通过归纳与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经常性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按照体育人口的标准,将新乡市大学生分为体育人口与非体育人口,进行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得出大学生体育人口在身体形态、机能以及素质三方面均显著优于非体育人口,大学生体育人口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显著优于非体育人口,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传统体育养生方法的健身价值及其对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促进功能,把养生思想和锻炼手段相结合,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的运动形式,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传统体育养生内容丰富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能促使大学生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还能促使学生注意身体内部的活动规律和运行机理,身心并炼,真正达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干预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分析法就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和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能够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对于增强大学生体质、缓解竞争压力、提高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大学生精神压力过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锻炼行为状况及其对锻炼坚持心理的影响,研究采用自编的《中学生锻炼自我效能量表》对广州市越秀区中学的学生锻炼自信心及锻炼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不同锻炼频率的锻炼行为之间在外部环境、身体感觉、社会支持,以及运动风险上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异;不同锻炼持续时间的锻炼行为之间在外部环境、身体感觉、社会支持,以及运动风险上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异;不同锻炼坚持时间的锻炼行为之间在外部环境、身体感觉、社会支持,以及运动风险上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锻炼动机测量》量表对渤海大学178名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体育协会与非体育协会大学生的锻炼动机排序依次是健康动机、乐趣动机、社交动机,只是能力动机和外貌动机的排序不同;体育协会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锻炼氛围都显著性高于非体育协会大学生;在能力动机强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女子院校学生体育现状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女子院校学生的体育意识良好,但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有一定的脱节,多数学生除了体育课外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女子院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有:缺乏体育锻炼的氛围,现有体育课开设时间短、课时少.体育社团的建立不够完善,参加体育社团活动的人较少.提出了增加对学生体育活动的资金投入、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健康总是与体育锻炼有不解之缘。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与同龄人相比,他们可能面临更多的竞争、挑战、选择和机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而提高他们的健康素质,增强他们的体质,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任务,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探讨建立课外体育锻炼健身处方的必要性,提出其构建模式,以便教师更好地指导和督促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学生更有目的的开展课外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