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就在于以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本质就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相应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内在机理可从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和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两个层面来探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政府要从夯实组织基础、技术基础、微观基础、产业基础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相关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辽宁大部分信息产业存在脆弱性与重复建设,集群创新网络不成熟、缺乏创新力、与各产业之间的融合度较低、产业融合大部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等问题,从促进信息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与物流业的融合、建立创新网络等方面提出了辽宁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路径。总体上,辽宁省要正确引导和鼓励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特别是信息技术在物流、通信等第三产业的应用,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从制度和技术等多方面创新,加强法制和政策保障,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辽宁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是当今新技术革命中最为活跃、最有渗透力的高新技术领域,也是产业忧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绍兴县近几年来用信息技术营造区域经济新忧势,在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开展网络助销,拓宽流通领域;建立电子政务,忧化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实施CAD应用工程为抓手,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信息技术与纺织产业的结合,加快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的步伐 1.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扩大计算机在传统产业领域的覆盖面。绍兴是纺织大县,因此应用和推广信息技…  相似文献   

4.
合理有效的产业结构能够带动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一国的产业结构是其经济资源禀赋与现实经济实力之间的联结机制与转换器。高新技术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目前,我国传统产业结构所占比重较大,如何通过高技术产业来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优先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是方兴未艾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突破口,更是杭州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重要力量。智慧经济发展要坚持"产业智慧化"和"智慧产业化"并举,既要大力培育新兴智慧产业,又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杭州智慧化发展的基础当前,杭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各类产业平台集聚效应凸显,但同时也面临着区县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以及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任晓香 《科技信息》2009,(17):49-49,63
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性,全面分析了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内容和任务,指出了信息产业改造传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辽宁科技参考》2004,(3):39-40
德国和英国虽属经济发达国家,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两国均加速了传统工业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在改造传统产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比较突出的是:  相似文献   

8.
邓达  韩仁东 《科技资讯》2010,(10):242-243
本文在对创意产业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创意产业关联方式的特殊性。本文指出,创意产业位居所有传统产业的高端,其特殊的产业关联方式广泛存在于该产业内部、该产业其他产业之间、不同区域的产业间,以及该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应当通过创意产业关联性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广东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途径和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连年居国内首位,但传统产业仍然是广东经济的主体。面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传统产业原有的比较优势日渐消失。如何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模式引领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将直接影响着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型工业化步伐。  相似文献   

10.
我国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其技术核心是要实现制造业的信息化,以信息技术发行传统产业,以信息技术重组产业形态。  相似文献   

11.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既要重视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又要关注优势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商业服务业作为传统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迎接全球信息革命,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迈向辉煌的21世纪,省政府将全省信息化建设及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为促进我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升级的一项重要战略.省政府于十一月十二日在杭同期召开和举办的全省信息化工作会议及“信息化在浙江”暨第二届中国杭州国际信息技术展览会,是今年我省信息化工作的一项  相似文献   

13.
阜新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了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从阜新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分析了1987—2003年阜新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利用这15年来的相关数据建立了阜新产业结构的经济计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将各个产业及其分行业对阜新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的步伐,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和替代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应注重内部结构调整,用现代化服务技术替代传统服务业等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指出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新时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有力地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文章探讨了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认为信息技术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产业集聚与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知识产权和标准竞争不断加剧,泛在化网络环境正在形成.本文提出,中国应当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作用,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兼容、融合集成、军民互动、市场导向、跨越发展的方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注重发展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关键元器件及其材料等核心基础产业,以及宽带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信息服务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完善信息技术产业政策体系,力争到2020年前后,把我国建设成为信息技术产业强国.  相似文献   

15.
产业融合(Industry Convergence)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是社会生产力进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产业融合不仅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拓宽产业发展空间,还推动了关联产业的彼此交融和创新. 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重要的位置已成为全球普遍共识.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和扩散,一些建立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分工基础上的产业边界渐渐模糊,在原产业边界处开始融合、生成新的产业类型.  相似文献   

16.
当人类的历史步入21世纪,信息技术毫无疑问地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也随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它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新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使社会各经济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思维方式及其行为方式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社会的巨大变革中,传统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等有了新的推动力量。同时,新经济引发了新一轮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21世纪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网络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它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分析陕西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其优化途径.认为陕西省产业结构的特点是第一产业总量缓步增长而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总量增长迅速,比重快速上升,而第三产业快速增长.陕西省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但也存在着第二产业发展滞后,竞争力低下,缺乏集群效应和主导产业模糊等问题.产业结构的优化可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发挥集群效应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工业化对于碳排放的影响,认为在目前“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中国面临着工业化和低碳化的两难选择。我国工业低碳化的实现,国家应当从制度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灵活运用金融、税收、投资倾斜、项目扶持等优惠措施抢占先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