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学报综合反映高校学术成果,具有导向、培养、宣传、储存功能。同时,高校学报作为一种出版物,兼具文化性与学术性的双重属性。在高校的永续发展中,担负着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特定任务,用有形的文本见证学术文化,以无形的力量引领学术文化建设发展,在引领学术精神、彰显办学特色、推进学科发展、培育学术新人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发展形势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学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正规和系统的办刊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报的快速发展,无论从学术数量的增多还是从学术质量上的提高都有了很大进步.一些高校还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报模式,使得我国的学术发展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对我国高校的办学和科研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高校学报发展的实际,从高校学报发展的测度和发展的方向,对高校学报的发展形势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建华  田雪芹 《科技资讯》2011,(34):216-216
学术权力是学校与生俱来的权力,行政权力是伴随着学校事务的延伸和扩大而产生的,是学校事务的一种拓展。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已经演变为高校中颇有争议的一对关系,也是当今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关系之一。目前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急需得到改观。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编辑作为期刊内容的传播者,其判断力直接关系到学报登载文献质量的优劣及学术价值,影响着学报是否能完成传播学术信息、承传学术思想、积累学术文化、促进学术创新的出版使命。学报编辑的判断力主要包括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准确的真伪判断力、独特的学术判断力、成熟的市场判断力四个方面。只有具备了这四种判断力,才能潜心打造出具有统筹理念、求真品格、专业追求、开拓意识的学报精品,以适应社会发展学术传承、理论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新升本科高校学报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出现了一批新升本科的高校。这些高校不论在办学规模、学科建设及师资力量上发展都很快。作为学术交流的窗口,这些高校的学报也面临着发展提高的问题。本文结合华北科技学院学报的办刊实践,提出了新升本科高校学报应通过准确的办刊定位,突出特色的学科内容及加强制度和作者队伍建设等方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而不断提高学术质量,发挥自身优势,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6.
高等院校文科学报作为学术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既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舆论阵地,又是经济建设的“助推器”。面对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态势,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应当牢记高校学报的学术使命,以“传播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为己任。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只有提高编辑素质、严格自律,严把质量关,坚决抵制学术腐败才能不辱使命。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高校学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来看,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在个体上与其他省份的优秀学报比较,也存在着一定不足。黑龙江省高校学报的办刊原则和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矛盾,导致高水平的稿源流失;黑龙江省高校学报的网络数字化、专业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建设还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学科建设能促进学报良好发展,学科建设中的专业研究方向的确立为学报的特色化和专业化奠定基础,学科建设中人才梯队的组建为学报的发展形成一支水平较高的专业作者队伍。另一方面,学报对学科建设有推动作用,高校学报是学校学术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学报又是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同时高校学报还为学科建设起到信息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的关系,进而提出了高校学报在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中应起的作用,即学报应该为推动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横向和纵向发展搭建学术平台;应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中某一学科发展;有责任培育哲学社会科学中某一学科的作者(科研工作者),从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认为学报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更新主编办刊理念,探讨编辑、作者、读者良性互动的方法,研究学报的走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科学办刊,创新办刊。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的选题与组稿,对提高学报的载文质量至关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报的生存与发展。结合《西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发展实践,指出高校学报在选题组稿中,要重视学术创新,重点反映本校前沿性的研究成果;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重视博士研究生的优秀论文,扶植培养年轻的学术人才;注意吸收外来优秀稿件,提高学报的办刊活力。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报是多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学术园地,也是反映高校学术水平的窗口,因而办好高校学报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论成人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内在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高校(以下简称“成高”)的学报定位与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办刊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报的学术质量,影响着学报特色的形成。学报编辑部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针对制约学报学术质量提高的各种影响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对策,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促进学报学术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报作为我国学术期刊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全面反映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高校学报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闭门办刊、优质稿源匮乏、受众萎缩、信息化水平不高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学报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高校学报要想扭转现状,必须在办刊理念、运作模式等方面大胆革新,以最大限度地促进高校学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余高专学报》2012,17(5):F0002-F0002
《新余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新余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新余学院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156页。国际标准刊号为lSSN2095—3054,国内统--TU号为CN36—1315/G4。《新余学院学报》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9J(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著名文献检索系统的全文收录和上网期刊,也是全国千余所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期刊。《新余学院学报》还与北京五洲盛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华艺数位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文化传播企山/确立了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报是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报作为高校的一个“橱窗”,不断向社会展示本校的教学科研成果和学术状况;人们往往可以通过这个橱窗,窥视学校的概貌,衡量这个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因此,一个学校的学报,与这个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紧密联系着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前进。与此同时,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组成部分之一的高校学报,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成长,据有关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报数字化学术平台建设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数字化出版的趋势,建设高校学报数字化学术平台非常必要和重要。分析目前已经建立和在建的高校学报数字化学术平台,他们设立的稿件在线处理系统、在线服务和管理系统、在线办公系统等,确实提高了学报数字化出版的进程。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亟待改进的地方,在内涵和外延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地加深和拓展。  相似文献   

17.
学报和学科建设关系密切,均以学术工作为中心。学科建设为学报提供了充足的稿源,有利于提升学报质量,其学术梯队建设有利于形成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学报作者队伍,为学报特色化建设奠定了基础。而高校学报可以通过创办特色栏目推动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整合学术资源,催生新兴学科,培养作者队伍,支持学科人才梯队建设,促进科研成果传播,传递学术信息,推动教学研究,为学科建设服务。编辑要有意识地主动为学科建设服务,实现学报和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共同推动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报是反映高等院校教学、科研水平的窗口,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体现,而学术质量是高校学报的命脉所在。面对数量众多、层次不齐的各类高校学报,如何在竞争中生存并谋求发展,是每一个学报编辑都应当思考的问题。应通过树立正确的办刊理念,在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环节严格控制稿件学术质量,从而提高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安徽省高校学报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新闻出版局于2009年7月28—30日开展了全省高校学报评比活动(“三优”评比)。《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积极参加了此次评比活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学报学术质量,为繁荣发展科技文化事业,加速安徽崛起作贡献。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的学报是和高校教学科研情报紧密结合的,办好学报对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科学研究、活跃学术空气、交流信息、推广成果,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学报与教学科研的关系高等学校担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高校学报显然是不能离开这个基础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